固鎮古城一是指位於河北邯鄲武安市冶陶鎮固鎮村西北50米低凹處,為春秋至戰漢時代古城址。
基本介紹
- 位置:河北邯鄲武安市冶陶鎮固鎮
- 時期:春秋至戰漢時代
- 史載:《讀史方輿紀要》
- 單位性質: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時間:2013年
固鎮,固鎮文化,固鎮縣古城遺址,
固鎮
《正義》說:“武安故城在潞州武安縣西南”五十里;《讀史方輿紀要》載:“武安故城在今縣西南五十里。”在縣西南五十里一帶,只有固鎮城址,因此,固鎮古城亦有武安故城之說。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固鎮文化
●武安的鋼鐵業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武安固鎮便是一座蘊藏著千年冶鐵歷史的古城。
●戰國時期,冶鐵業是邯鄲的一項重要手工業行業。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我國考古家在武安固鎮發現了元代煉鐵遺址。從史料中可知,武安一帶的冶鐵業到了元代已成為邯鄲一帶的冶鐵中心。
●固鎮古城曾為武安縣治所在地,隋代時,縣城遷至的武安縣城,遂固鎮古城被稱為“故城”。
武安蘊藏有種類繁多的礦產資源,是我國著名的煤炭和高品位的鐵礦石產區,擁有豐富的“兩黑”——煤、鐵資源,因此武安鋼鐵業在冀南地區可謂首曲一指。然而你可知道,武安的鋼鐵業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武安固鎮便是一座蘊藏著千年冶鐵歷史的古城。當我走近古城遺址,看到那些依稀可見的古人留下的煉鐵爐遺蹟,思緒便穿越時空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
發達的冶鐵業
戰國時期,冶鐵業是邯鄲的一項重要手工業行業,趙國都城邯鄲已成為北方最負盛名的冶煉中心。當時邯鄲的冶鐵業與宛(今河南南陽)、棠溪(今河南四平)、臨淄(今山東臨淄北)和燕下都(今河北易縣)等冶鐵城市同享盛名。出現了以冶鐵致富的郭縱、卓氏等貨殖家。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載:“邯鄲郭縱以鐵冶成業,與王者埒富。”由此可見,郭縱依靠冶鐵起家,是趙國冶鐵業的典型代表。
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我國考古家在武安固鎮發現了元代煉鐵遺址。遺址位於固鎮古城以西300米處,發掘時有煉鐵爐12座,現僅殘存5座,其中一座保存較好,殘高2.1米,壁厚0.9米,呈鼓形,最大直徑1.7米,最小直徑1.3米,爐內壁為紅砂岩砌成,內磨耐火土,壁上凝結有氧化鐵和煉渣(多為褐綠色),爐址周圍均有陶片,多為碗,形大、粗糙,有的腕底有字,為元代遺物。高爐經測定亦為元代產物。1962年,固鎮鐵礦投產開採時,曾發現古代採礦的工具和坑口,主要為露天開採,遺憾的是當時沒能保護下來。
1979年,邯鄲地區文物管理所對固鎮漢代冶鐵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該遺址位於固鎮村北,固鎮古城東側當地俗稱“藥葫蘆地”的台地上。此次發掘共開
挖探溝4條,出土了相當數量的鐵器,包括犁、鏟、鐮、馬銜、鉤、鏵、爐條、裁刀等物件,以及一部分熟鐵半成品。在遺址內發現冶鐵爐殘基、殘爐壁和數量較多的爐渣、碎礦石層、耐火磚、紅燒土以及白灰、木炭、爐塞等,此外,還發現有灰坑、工作場地、窖穴等遺蹟。由此可見,當時的冶鐵業無論從形式上還是在技術上都已具有一定的規模和水平。
2005年河北省文物局在考古發掘中,也發現了漢代冶鐵遺址。漢代煉鐵遺址位於古城遺址的西部,面積15000平方米,爐渣的積厚很深,且隨處可見。殘爐嵌鑲於土崖上,底徑1米有餘,並發現有約l米厚的木炭灰燼和碎礦石層,還有重約20公斤的未冶煉成鐵的礦石燒結塊。據考古專家們分析,當時煉鐵所用燃料均為木炭或木柴。
西漢時期,冶鐵業已成為邯鄲手工業的支柱行業。西漢武帝之前,冶鐵業有官營和民營兩種,官營主要打造武器服務軍隊,民營主要打造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服務百姓。到漢平帝時實行鹽鐵專營,官營鹽鐵,漢王朝在中央於大農令(大司農)之下設鹽鐵丞,總管全國鹽鐵經營,各郡國設鹽鐵官或鐵宮,經營鹽、鐵的生產和銷售。漢武帝時,全國設鐵官49處,武安為其一。這足以說明固鎮的冶鐵業在邯鄲乃至全國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隋、唐、宋時期,除設定管理冶鐵的官員外,固鎮的冶鐵工藝已有現代煉鐵業的雛形。據1940年版《武安縣誌》記載:宋初冀州刺史武安人蔡審廷,其祖父蔡綰曾任武安苑城三冶使。同時,在北宋中期,武安的煉鐵工藝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從武安發現的礦山村宋代煉鐵爐可以得到佐證。礦山村的宋代煉鐵爐位於武安礦山村,遺存有兩座,其中一座高約6米,底徑3米,爐體中部較低,頂部較粗,爐壁厚約40至80厘米,以礦石和沙質耐火土砌成。該爐往北10米處,另有一高爐遺址。據考古專家考證後認為,
它是國內最古老、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座宋代煉鐵爐遺址。
據《武安縣誌》記載:在元代時,今武安固鎮曾設有“鐵冶提領”,管理邯鄲一帶的冶鐵業,可見武安一帶的冶鐵業到了元代已成為邯鄲一帶的冶鐵中心。
明朝時期,固鎮的冶鐵業發展緩慢,但民間的冶鐵業仍未間斷。到了清代,特別是道光年後,由於清政府的腐敗和外國侵略者的入侵,再加上世道不穩,戰亂頻繁,冶鐵業曾一度出現了荒廢甚至完全停止。據《武安縣誌》記載:明代時,武安苑城還設有“三冶使”,隨著冶鐵業的減少,至清代已中斷。
戰略防禦之地
固鎮古城在歷史的歲月中除冶鐵業輝煌外,獨特的地理位置,也孕育出許多名士。
據《固鎮村志》記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蘇秦在此約六國之士合縱連橫抗擊秦國;名將李牧也曾在此駐守古城,以南洺河為天塹與秦軍展開過浴血奮戰,二人因此先後被封為“武安君”。
據《史記》記載:戰國時期,秦軍圍攻趙地閼與。趙惠文王召見趙奢來問,趙奢回答說:“道遠地險路狹,就像如兩隻老鼠在洞裡爭鬥,哪個勇猛哪個得勝。”聽了趙奢的回答,趙王心中大喜,便派趙奢領兵,去救援閼與。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狹路相逢勇者勝”典故的由來。
趙奢帶領軍隊離開趙都30餘里,來到武安,就是當時的固鎮古城。有一支秦軍則向東直插武安(今河北武安縣西南),以成犄角之勢,牽制趙軍行動。趙軍留守營壘,養精蓄銳,停留28天不向前進發,反而又加築營壘。秦軍探子潛入趙軍營地,趙奢用美酒美食款待後把他放走。探子把趙軍的情況向秦軍將領報告,秦將大喜,說:“離開國都30里軍
隊就不敢前進,而且還增修營壘,閼與不會為趙國所有了。”隨之,放鬆了警惕。
趙奢送走秦軍間諜之後,就令士兵卸下盔甲,快速向閼與進發。經兩天一夜的急行軍,就抵達離閼與50里的地方,安營紮寨。營壘築成後,秦軍才知道了這一情況,如夢方醒,立即趕來。趙軍中一個叫許歷的軍士給趙奢建議:“先占據北面山頭的得勝,後到的失敗。”趙奢立即派出一萬人迅速搶占了北山制高點。秦兵後到,與趙軍居高臨下,俯擊秦軍。閼與守軍也出城配合夾擊秦軍。秦軍不敵,死傷逃散過半,大敗而歸。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閼與之戰”。
曾為武安縣邑
固鎮古城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時期。作為磁山文化的脈延,商周時就有先民在這裡繁衍生息,春秋戰國時期城池已初具規模,但只是趙國西部一座攻防兼備的軍事要塞。漢初置武安縣,此地為縣治所在。這一說法舊志中多有記載,唐朝張守節在《史記·正義》中寫武安古城所在地:故城在路州武安縣西南五十里。清朝顧祖安《讀史方輿記要》載:故城在今治西南五十里,戰國時趙邑……,漢因置武安縣,後移置今治。今武安西50里處有故城遺址的地方,惟有固鎮。
固鎮古城遺址,位於南洺河北岸的丘陵台地上。西漢初年成為縣治所在地後,修建了南北兩座古城池。南城為縣治的行政區域,北城則是集進攻防禦為一體的軍事要塞,兩城相距不足200米。北城位於遺址的西北角,從上世紀60年代和2005年考古發掘的資料來看,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210米,東西寬140米,占地面積29400平方米。城牆殘存部分僅剩西牆一段,長約110多米,高5.5米,寬為8米,為夯土築砌,土層明顯,厚度為0.1-0.12米。但出土文物較少。
南城與北城一樣,平面也呈長方形,但比北城大的多。南北長720米,東西寬600米,占地面積432000平方米。殘存城牆有兩部分,一是西城牆長約280米,寬8米,殘牆高約4米;另一是東南角殘段,長約10米,高約9米,同為夯土築砌。城內出土文物豐富,除有宮殿遺址建築外,還有灰坑、文化層和墓葬群等。灰坑大小不一,呈橢圓形,直徑3米,深5米;文化層厚3米左右,出土文物豐富,有鐵器、銅器、陶器等。鐵器有釜、犁等;銅器有鬲、豆、壺、盤等;陶器最多,主要有鼎、鬲、罐、盆、豆、瓦等。
從古城遺址規模以及出土的文物可以推斷出,固鎮古城不但是北方由平原向山地過渡帶上一座較早的城池,也是一座集政治、軍事、經濟於一身的繁華城市。
隋代時,縣城遷至武安縣城,遂稱古城為“故城”。宋、金、元、明時期,作為重要冶鐵區,官府在此置鎮設“爐官”,管理冶鐵業。元末明初,頻繁的戰亂,使古城遭到破壞,變成一片廢墟,頑強的固鎮人又在古城南側另建新鎮,改稱“固鎮”。
清乾隆年後,這裡手工業、商貿業已十分發達。作為東連齊魯,西通秦晉商貿走廊的古城和驛站,固鎮的繁華達到最鼎盛時期。清末民初,固鎮成為當時的“武安八大鎮”之一。
與北方許多古城一樣,繁華總被風吹雨打去。據《武安縣誌》記載:公元1213年12月,蒙古兵沿太行山南侵,其勢如席捲,破邢、磁諸州。武安遭搶劫甚重,房屋多毀,城廓變廢墟。元初,武安不足千戶,當時併入邯鄲縣。由於戰亂頻仍,加之水災、蝗災、地震等天災人禍,自元代以來,千年固鎮在歷史的洪流中跌宕起伏:城毀了,重修;房塌了,重建;人少了,移民。就是在這樣極端艱難惡劣的環境下,固鎮人仍然創造出了元代冶鐵重鎮、明代商業重鎮、清代經濟重鎮的繁華與榮耀。(摘自邯鄲日報)
固鎮縣古城遺址
安徽省蚌埠市設有固鎮縣,縣內有多處古城遺址,南京大學、武漢大學考古隊先後在該縣發掘古城遺址,收穫頗豐。,實現“國保”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