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纖維與脫墨

回收纖維與脫墨

《回收纖維與脫墨》是一本2018年出版的圖書,由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回收纖維與脫墨
  • 作者:(芬蘭)Ulrich Hoke
  • 出版社: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1841656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是芬蘭造紙工程師協會組織編寫的20本造紙書中的一本。
書的內容包括:回收纖維的定義,分類,以及相關法規;然後介紹回收纖維的加工工藝和單元操作,廢紙造紙、紙張測定,以及廢料處理。
該書與*版相比較,完全更新,已經編入新的內容,具有很好的實用價值。對於回收纖維法律法規方面有比較新的規定,在纖維回收方面採用比較新的技術等。
*章定義廢紙回收的主要術語,概述廢紙收集與利用,描述全球或者地區的供需平衡,並討論一定量原生纖維的生產是滿足全球造紙纖維平衡。
第二章介紹在歐洲造紙生產鏈有關立法和自願協定。在造紙生產鏈,志願協會的承諾可以減少違法事件,廢紙回收的歐盟宣言就是*顯著的例證。歐盟廢棄物管理條例和廢紙回收的其他法令的影響也需要審查。
第三章主要是關於手機系統和分選技術。為了達到高的回收率,重要的是儘可能收集市場使用的紙和紙板,滿足重新造紙的質量要求。收集系統具有複雜多樣,但是都需要除去雜質。分選方法越來越自動化,但是有些特殊情況仍需要人工分選。
第四章是關於紙和紙板的可回用性。從回收技術來定義紙產品的工藝設計標準。可脫墨性是重要的指標,這與印刷用油墨,印刷技術和紙的質量有關。粘膠物可除去性是另一重要參數,這與造紙時使用的膠有關,還與交套用技術,以及紙和紙板表面性能有關。
第五章介紹廢紙製漿的主要單元操作。這些單元操作保證二次纖維質量並除去雜質。介紹了纖維懸浮液的流變性,單元操作的技術基礎,以及物理原理。
第六章介紹單元操作組合。單元操作進行最佳化組合,可提高廢紙製漿系統效率。本章介紹軟體工具用於建模,並進行系統模擬和最佳化。
第七章介紹化學助劑用於廢紙回收系統,特別是生產白紙或者白色掛麵紙的脫墨系統。使用脫墨化學品就是使油墨從纖維上脫落並除去。脫墨效率用油墨除去或者紙上黑點來描述,這些又與油墨種類和印刷方式有關,還與紙張表面情況、脫墨過程物理/化學參數有關。為了增進脫墨漿的光學性能,脫墨以後還需要漂白。由於漂白費用較高,漂白的廢紙漿只用於生產高檔印刷紙,例如:超級壓光紙,低定量壓光紙,辦公用紙。通常,漂白採用兩段漂,主要採用全無氯漂白方式。回用紙製漿系統用水循環,逐步達到全封閉。因此,對循環水的處理,除去有害物質、微生物十分重要。
使膠黏物無害化是廢紙製漿重要工藝技術。造紙廠將膠黏物定義為在纖維懸浮液中或者生產過程水系之的有粘性的物質。這些物質可能在後續加工中沉積於紙機網布、烘缸和輥上。而機械方法不能除去這些粘性的雜質,也稱大膠黏物。使用化學助劑可以減少這些大膠黏物的粘性,然而,廢紙造紙中水溶性的微細膠黏物的研究尚需努力。
第八章介紹造紙過程或者多次循環後原生纖維的變化。為了證明植物纖維可以多次回用,研究了纖維的回用後的化學與物理性質。與多次使用後纖維的變性相比較,印刷和包裝工程引入的雜質,以及纖維碎片是廢紙造紙的主要問題。
第九章討論了測定懸浮液物理性質的特殊需求和技術。這種技術就是線上測定技術,能夠線上測定,過程控制和反饋。
第十章討論廢紙回用過程的環境問題,包括廢液,固廢和殘餘物。還討論生態效應及碳印跡,包括典型造紙廠的特徵環境數據。
第十一章的關於膠黏物快速測定模型建立和除去膠黏物的實踐介紹。膠黏物快速測定對於生產廠家來說就有重要意義。近紅外光譜技術為這種測定提供可能,但是這種技術需要建立測定模型,這些模型的化學數據也來自膠黏物含量的化學值測定。本章介紹了採用高效液相色譜方法定量測定有害膠黏物的方法,或者紙漿中膠黏物含量的化學值,結合近紅外光譜技術,建立數學模型,就可以對紙漿中的膠黏物含量進度定量預測。

圖書目錄

第1章 回收紙的統計和定義
1.1、概論
1.2、等級分類和定義
1.2.1 歐洲回收紙的分類
1.2.2 美國回收紙的分類
1.2.3 其他地區的回收紙分類
1.2.4 歐洲回收紙的術語和定義
1.3. 紙和紙板的循環鏈
1.4. 統計
1.4.1 總則
1.4.2 回收紙收集
1.4.3 回收紙利用
1.4.4 歐洲回收紙和其他纖維
1.4.5 歐洲不同等回收紙的回收利用
1.4.6 全球回收紙貿易
1.5參考文獻
第2章 立法
2.1 歐盟廢棄物新條例-廢紙回收的重要工具
2.2 歐盟成員國的任務
2.3 造紙工業的重點 14
2.4 行業的互補行動和自願承諾 15
2.4.1歐洲廢紙回收宣言 16
2.4.2對負責廢紙採購和質量控制的指導方針 17
2.5 REACH和廢紙回收 18
2.5.1 REACH 法規 18
2.5.2 回收資源與REACH 19
2.5.3 信息:REACH的要求及可能性 20
2.6 廢紙循環利用的殘渣,填埋法令和預防 21
2.7 包裝和包裝廢棄物條例 23
2.8 廢棄物的運輸規則 24
2.9 回收再利用與食品相關的法規 24
2.10參考文獻: 26
第3章 廢紙的收集、來源、分選、質量以及儲存 28
3.1前言 28
3.2 回收系統和設備 30
3.2.1消費前再生紙 30
3.2.2消費後再生紙 30
3.2.3 不同回收系統的效率 31
3.3再生紙的來源 32
3.3.1 西歐的纖維流向 33
3.3.2 再生紙的潛能 35
3.4 再生紙的分選 36
3.4.1 人工分選 36
3.4.2 自動分選 38
3.5 回收紙處理 51
3.5.1散包回收紙 51
3.5.2 回收紙打包 52
3.5.3 文化紙粉碎 52
3.5.4 可用資源指南 52
3.6 回收紙的品質特徵 53
3.6.1 質量控制的前提 53
3.6.2 水分含量 53
3.6.3 灰分含量和肖伯打漿度 55
3.6.4 組成和其他性能
3.7 回收紙的存儲
3.8參考文獻
第4章 紙和紙板產品的可回用性
4.1可回用性的總體狀況
4.2 可回用的技術方面
4.2.1回收紙中的非紙張組分
4.2.2 二次成漿性能
4.2.3 不需要材料的除去
4.2.4 與食物接觸的使用性
4.3 脫墨
4.3.1 不同印刷產品的脫墨性
4.3.2 通過印刷技術脫墨
4.4膠粘劑套用的剝離 94
4.5 參考文獻
第5章 纖維回用過程的單元操作與設備
5.1 概述
5.2 紙漿懸浮液的流體力學
5.3 流變效應介紹和纖維懸浮液處理
5.4 分離過程的評價和模型
5.5 單元操作介紹
5.6 碎解和製漿
5.6.1 基本原理
5.6.2設備
5.6.3疏解
5.7 篩漿
5.7.1目標和集成系統
5.7.2物理原理 138
5.7.3基本篩選和機器設計 139
5.7.4壓力篩的基本物理機理 140
5.7.5模擬壓力篩和篩選系統 149
5.7.6 機械和設計參數 155
5.7.7 篩漿結果 164
5.8 離心場分離 176
5.8.1 目標和整體系統 176
5.8.2 基本物理原理 178
5.8.3 機械設備和操作 186
5.8.4 HC除渣器 187
5.8.5 MC除渣器 190
5.8.6 LC除渣器 190
5.9纖維分級 200
5.9.1 纖維分級的原因和目標 200
5.9.2 纖維分級的設備和過程
5.10 浮選
5.10.1 目標和整體系統 203
5.10.2 浮選原理 205
5.10.3 浮選過程 207
5.10.4 典型的操作條件 212
5.10.5 浮選槽及其工作原理 214
5.10.6 脫墨漿的主要質量標準 220
5.10.7 實驗室脫墨槽 222
5.10.8 脫墨技術的新發展 228
5.11脫水
5.11.1 脫水的目的與整體系統 230
5.11.2 脫水原理 233
5.11.3 脫水設備及其效率 236
5.12 洗滌
5.12.1 洗滌的目標與整體系統 242
5.12.2 洗滌原理
5.12.3 洗滌設備
5.13 分散與搓揉
5.13.1 目標與整體系統
5.13.2 物理原理
5.13.3 機械設備與操作
5.13.4 分散機與搓揉機的套用
5.14 打漿
5.14.1 目標與整體系統
5.14.2 物理原理
5.14.3 打漿機設備及其設計
5.14.4 打漿機套用
5.15 打漿引起纖維性質變化
5.16 混合和儲漿
5.16.1 目標
5.16.2 原理
5.16.3 設備 275
5.17 致謝 277
5.18 參考文獻 278
第6章 紙和紙板的回收纖維工藝設計 292
6.1 引言 292
6.2 設計原則 292
6.2.1 效率和成本 292
6.2.2 漿料製備工藝設計的方法學 294
6.2.3 模擬與仿真 296
6.3. 特定紙種的工藝設計 299
6.3.1 印刷紙與書寫紙 299
6.3.2 商品脫墨漿(商品DIP) 305
6.3.3 薄頁紙 306
6.3.4 包裝紙 307
6.3.5 紙板 310
6.4 用水和漿渣管理 313
6.4.1 漿渣和污泥處理 313
6.4.2 用水管理 315
6.5 工藝布局成本效益的評估 319
6.5.1 評估相關技術層面 319
6.5.2 包裝紙的工藝布局選項評估 320
6.6 參考文獻 323
第7章 脫墨化學品 326
7.1. 脫墨化學 326
7.1.1 脫墨化學的作用 326
7.1.2 脫墨的方法 326
7.1.3 油墨成功脫除的前提條件 327
7.1.4 油墨剝離化學 296
7.1.5 浮選脫墨化學 303
7.1.6 洗滌法脫墨化學 309
7.1.7 其它 309
7.2 脫墨漿的漂白 309
7.2.1 漂白的重要性 309
7.2.2 保留木素式的漂白 309
7.2.3 降解木素式的漂白 309
7.2.5 漂白的其它影響 309
7.3. 過程水的處理 309
7.3.1 微氣浮(DAF) 309
7.3.2 纖維回收機 309
7.3.3 消泡劑 309
7.3.4 殺菌劑 309
7.3.5 特殊助劑 309
7.4. 膠黏物控制 309
7.4.1 礦物質脫黏 309
7.4.2 聚合物脫黏 309
7.4.3 膠黏物的定著 309
7.4.4 其它脫黏方法 309
7.5 廢紙漿的酶處理 309
7.5.1 再生纖維品質的提升 309
7.5.2 酶法脫墨 309
7.6 參考文獻 309
第8章 二次纖維的造紙性能 437
8.1 二次纖維與原生纖維的區別 437
8.1.1 引言 437
8.1.2 回用過程對纖維化學性質及形態的影響 438
8.1.3 回用過程對漿片性質的影響 450
8.1.4 廢紙回用的實驗模擬的有效性 453
8.2. 與殘留污染物及油墨相關的二次纖維的質量問題 458
8.2.1 污染物的分類 458
8.2.2 污染物脫除技術 460
8.2.3 污染物對二次纖維質量的影響 462
8.2.4 RCF生命周期的模擬 469
8.2.5 單參數模型 471
8.3. 造紙過程中的二次纖維 478
8.3.1 概述 478
8.3.2 廢紙的降級使用與品質提升 478
8.3.3 脫墨工藝的得率對紙漿性質的影響 479
8.3.4 通過機械處理提高RCF的造紙性能 482
8.3.5 磨漿對脫墨漿的影響 484
8.3.6 磨漿處理對角質化化學漿纖維的影響 485
8.3.7 回用漿對紙機濕部化學的影響 490
8.3.8 RCF工藝中水耗的降低 492
8.3.9 DIP漿的運行特性 501
8.3.10 RCF用量的提高對高品質印刷用紙品質的影響 503
8.3.11 辦公廢紙RCF的潛質 507
8.3.12 RCF漿料抄造包裝用紙過程中面臨的挑戰 509
8.4. 參考文獻 513
第9章 檢測方法 519
9.1檢測方法及說明 519
9.2 脫墨檢測方法和可脫墨性評價 519
9.2.1 脫墨漿的光學性能 519
9.2.2 基於圖像分析的粒子測量方法 524
9.2.3 脫墨過程的得率 529
9.2.4 印刷品可回用性的評價 530
9.2.5 脫墨性評價 531
9.3 膠黏物檢測方法和膠黏物去除能力的評價 535
9.3.1 大膠黏物 536
9.3.2 微細膠黏物和其它細小膠黏物 539
9.3.3 其它膠黏物檢測方法 543
9.3.4 膠黏物可去除性評估方案的套用 544
9.4 檢測和評價可回用性的其它方法 545
9.4.1 非紙成分分析 545
9.4.2 PTS方法 PTS-RH 021/97 546
9.5 回收紙的入境檢驗 546
9.5.1脫墨用印刷紙的入境檢驗 546
9.5.2 取樣設備 547
9.6 參考文獻 551
第10章 二次纖維造紙過程中的廢棄物及非再生紙品的終處置 562
10.1紙廠廢棄物及生活垃圾的分類 562
10.2. 二次纖維造紙過程中固體廢棄物的利用與終處置 563
10.2.1 固體廢棄物的組成及特性 565
10.2.2 廠內預處理 571
10.2.3 內部及外部燃燒車間中的能量回收 575
10.2.4 堆肥及農業套用 587
10.2.5 用於其它工業 593
10.2.6 填埋 598
10.2.7 新的發展 602
10.3. 未被回用紙品的利用及終處置 608
10.3.1 在處置MSW過程中,未被回用紙品(簡稱NRP,下同)的填埋 608
10.3.2 NRP作為家庭生物垃圾的組分進行堆肥處理 609
10.3.3 NRP作為MSW的組分進行焚燒 610
10.3.4 NRP的焚燒 611
10.4. 來自二次纖維造紙及廢水處理的廢水 617
10.4.1 未經處理的廢水的表征 618
10.4.2 廢水的處理 619
10.4.3 處理後廢水的表征 632
10.4.4 封閉水循環 634
10.5 參考文獻 644
第11章 廢紙製漿過程中膠黏物的生物酶法控制 651
11.1 背景 651
11.1.1廢紙利用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651
11.1.2 膠黏物的定義、來源、性質和危害 652
11.1.3膠黏物的分類 656
11.1.4 膠黏物的分析和檢測方法 658
11.1.5 膠黏物的控制方法 663
11.2 近紅外技術快速測定膠黏物可行性研究 651
11.2.1 實驗與方法 652
11.2.2 校正模型的建立基本步驟及參數的選擇 654
11.3 廢紙漿膠黏物近紅外快速檢測方法的建立 657
11.3.1 實驗方法 658
11.3.2 有機溶劑抽提和HPLC-ELSD聯用測定廢紙漿中膠黏物含量 659
11.3.3 近紅外校正模型和外部驗證模型的樣品選擇 661
11.3.4樣品預處理及樣品的近紅外光譜圖 664
11.3.5近紅外預測模型的建立 665
11.3. 6膠黏物預測模型的外部驗證
11.3.7校正模型重現性評價 670
11.4 生物酶法控制廢紙漿膠黏物的研究
11.4.1脂肪酶和酯酶去除廢紙漿中膠黏物
11.4.2 脂肪酶和酯酶處理對浮選後廢紙漿中油墨及膠黏物去除的影響
11.4.3 脂肪酶、酯酶處理對漿料物理性能的影響
11.4.5多種生物酶分段處理控制廢紙漿中膠黏物的效果評價
11.5 廢紙漿中膠黏物性質和酶處理機理的研究
11.5.1實驗方法
11.5.2漿料存放時間對THF抽出物及其中膠黏物含量的影響
11.5.3生物酶處理前後廢紙漿THF抽出物的分子量變化
11.5.4 生物酶處理前後廢紙漿中膠黏物的化學結構變化
11.6 參考文獻 694
附錄:
回用紙和紙板歐洲標準等級目錄,1999年2月
前言
定義
編號系統
名詞解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