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原鄉偶書二首·其一

回原鄉偶書二首·其一

《回鄉偶書二首·其一》原詩出自唐朝詩人賀知章,已選入國中語文課本第一冊,有初等文化水平的人大都能背誦。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回鄉偶書
  • 創作年代:唐朝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譯文:
風華正茂時離開家園,回家時已經兩鬢蒼蒼,家鄉的兒童也把他當成外來客。面對著熟悉而又陌生的環境,這一切怎能不讓他傷懷呢?時光易逝,世事滄桑,彈指間的感慨在樸素無華的語言中自然地抒發出來。    對“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字讀音往往拿不準,“衰”字在現代國語里有三種讀音:
1.讀suō,同“蓑”。《說文·衣部》:“衰,草雨衣”。經傳古籍多作“蓑”,本是以草編成的雨衣,南方多用棕櫚毛製作,俗稱“蓑衣”。“衰”字這一音義,現代口語裡已不用了,完全為“蓑”字所替代。
2.讀cuī。常用的意義有二:一是指舊時的一種用粗麻布製成的喪服,後來又寫作“縗”。《廣韻·灰韻》:“縗,長六寸博四寸,亦作衰。”一是用於“等衰”,即由大到小依一定等級遞減的意思,如《左傳·桓公二年》:“故天子建國,諸侯立家,鄉置側室,丈夫有貳宗,士有隸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親,皆有等衰。”引申為減退。《廣韻·支韻》:“衰,小也,減也,殺也。”這些用法多見於古典詩文。
3.讀shuāi。衰微、衰落、衰弱等的意思。《論語·微子》:“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廣韻·脂韻》:“衰,微也。”這也是現代常用的音義。
那么,“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字讀音又是什麼?讀shuāi,還是讀cuī?此處“衰”字的意義很明白,是指鬢毛減少,疏落,而不是衰老的意思。再從整首絕句的韻腳來看,與“衰”字相押的是首句“少小離家老大回”的“回”和末句“笑問客從何處來”的“來”。此三字在“詩韻”即“平水韻”中屬同一灰韻,它們的韻腹(主元音)和韻尾本相同,大抵都是ai,唯韻頭(介音)開合有別。宋元以後,由於語音發生演變,北京話和其他許多北方話原灰韻的開口(即《廣韻》的哈韻)字,如“該、開、、孩、皚、哀、胎、台、來、哉、猜、才、鰓”等,其韻母變讀為-ai;而合口(即《廣韻》的灰韻)字,如“瑰、盔、灰、回、桅、摧、衰、堆、頹、雷、杯、裴、胚、梅”等,其韻母則變讀-ui或-ei。    因此,無論從字的意義或全詩的用韻來看,這句詩中的“衰”字自然當讀為cuī。不僅我們在課堂上這樣講讀,人民教育出版社統編的中學語文課本國中第一冊、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選編的《唐詩選》(上冊,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4月第1版,68頁)和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唐詩鑑賞辭典》(1983年12月第1版,52頁)也都注讀cuī。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