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草中間

回到草中間

《回到草中間》是2013年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許俊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回到草中間 
  • 作者:許俊文
  • 出版社: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10月1日
  • 頁數:326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03324536, 7503324538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回到草中間》收錄了許俊文散文58篇。篇篇精彩,字字如珠。《回到草中間》文字的魅力不在於有什麼華麗的辭藻,也不在於他有什麼奇崛的神思,他就那么娓娓道來,就讓你欲罷不能。他把身邊的每個人、每寸土地、每縷風都寫活了,你讀他的文章,不覺得是他寫的,而是他代替你寫的。他身邊的人,就是你身邊的人;他腳下的土地,就是你腳下的土地;他身邊的風,就是你身邊的風。
《回到草中間》收錄了許俊文散文58篇。篇篇精彩,字字如珠:《一壇藏在民間的酒》;《禪湖筆意》;《仰天堂記虛》;《轉場的生靈》;《太朴山的美學元素》;《這么好的一座山》;《元四小箋》;《尋醉杏花村》;《桃色石橋步》;《蛙鳴城更幽》;《一盤鬧市棋》;《在一首詩里駐足》;《河流的憂鬱》;《鄉村散板》;《一些東西隱藏著》;《大地的精靈》……

作者簡介

許俊文,1954年生,安徽省定遠縣豆村人。種過地,教過書,當過兵。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2002年因病提前退休,現定居皖南美麗小城池州,供職於杏花村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曾出版長篇報告文學《淮河魂》《血祭江海》《皇都末日》等,散文集《預約秋風》《留在生命里的細節》。數十篇作品被《新華文摘》《作家文摘》《散文》(海外版)《讀者》《青年文摘》等報刊轉載,併入選多種全國優秀散文年選、大學教材、高考試卷等。其《鄉村的風》《節氣》《俯向大地的身影》《懷霜》《菊魂》《泥土》《這么好的一座山》《遙寄蒼茫》《回到草中間》等作品,被全國眾多院校選入各種形式的考試試卷及港台中學生閱讀文選。先後8次獲得安徽省報紙副刊年度優秀作品一等獎及安徽省文學獎。

圖書目錄

序·坐對一盆蘭蘭草
序·一個人的精神還鄉許春樵
第一集自然風
穿越青海長雲
一篙秋水到河源
漈下村慢板
一壇藏在民間的酒
禪湖筆意
仰天堂記虛
轉場的生靈
太朴山的美學元素
這么好的一座山
元四小箋
尋醉杏花村
桃色石橋步
蛙鳴城更幽
一盤鬧市棋
在一首詩里駐足
河流的憂鬱
第二集田園曲
鄉村散板
一些東西隱藏著
大地的精靈
土地詞典
觸摸村莊的脈搏
露珠里的村莊
草垛
有些事兒總會發生
俯向大地的身影
閃爍在時問深處的眼睛
暗物質
故土散曲
尋找不回的世界
下禾灣的早晨與黃昏
站在舊時光里的門
往事裡的小人物
敬畏草藥
一匹驢的救贖
回到草中間
路有些你並不清楚
回鄉札記
留在生命里的細節
巡遊在生命兩極
1966年12月10日的雪
母親的麥子
看山
鄉村生靈
我的豆村
遍地碎屑
第三集心靈史
1974:我的心靈小史
1960:胃
一個人的江湖
流年
路讖
煙事
軍歌柔軟
遙寄蒼茫
懷霜
一百二十九顆釘子
醉月
步行之美
傾聽民歌
預約秋風
呵護明月
坐對一盆蘭
沐浴塵埃
請不要打擾夜晚
後記

後記

給自己的書寫後記,總有一些忐忑與惶恐。往高處拔,難脫自吹之咎;往低處說,又不忍自我抹黑。左思右想,還是不說的好。
一本書來到世上,讀者能夠安靜地讀完它,即是好書;能夠復讀,則是精品;若數十年後還能重讀,那就不啻為神品了。然在當下,這樣的書委實少得可憐。
我無法預測《回到草中間》的命運。
寫作之於我,是非功利的。這一點,我很自信。
長期以來,我一直行走在文學的邊緣,常常站在遠處,靜觀文壇的萬千氣象。我害怕文人扎堆,鄙棄作秀,討厭吹捧,輕視賣弄,且看淡一切與作品本身沒有關聯的世故。
我以乾淨的手寫乾淨的文字。
我總是跟不上時代的節拍。
記憶是我散文寫作的源頭活水。
提煉情感的純度,鉤沉歲月的深度,打磨思想的亮度,體驗生命的溫度,是我遵循的寫作之道。
好散文不外乎:婉轉如河流,樸素如草木,真誠如故交。
散文如同說話。
其實把話說好並不容易。
高聲大嗓是呼喊;語無倫次是混亂,喋喋不休是絮叨,哼哼哈哈是應酬。
散文是小聲說話,雖然微弱,但靈魂可以聽得見。
大話、謊話、空話、套話、欺世盜名的假話,在散文之外去說。
敬畏文字是一種修養。調遣文字是一種能力。
進入散文作品的文字,每一顆都應是受精的卵,具有生命的特質。
處於寫作狀態的我,就是給沒有生命的文字受精。
音樂有低聲部,它使弦律更豐滿。
與時下走紅的影視劇、長篇小說相比,散文即是文學的低聲部。
散文不可能有太大、太多的擔當,作者只需把自己的人格、心靈以及對美的理解呈現給讀著,就足夠了。
感謝知我、愛我的親人和朋友。
也感謝詆毀我的人。
包括感謝疾病、挫折、失敗、苦悶、孤獨。
感謝我的胞衣之地,那個已經荒蕪的豆村。

序言

一個人的一生其實就是一個不停行走和不斷尋找的過程。
不停行走的許俊文一直在尋找自己的心靈港灣和精神故鄉,所以,他的散文與世俗的物質世界和燈紅酒綠都市表情在相互對立與相互拒絕中僵持不下。住在城裡的許俊文有自己的房子、孩子、位子、票子,但沒有自己的心靈口糧和精神居所,所以他在和城市同床異夢的彆扭中,以文學的名義,逃離城市,潛回了豆村。
豆村是許俊文散文中的一個文化符號,是他面對城市的精神資源,她是生生不息、自然純樸、奉天承命、造化精靈的象徵。豆村並不富裕,但那裡有母親《俯向大地的身影》,有《下河灣的早晨和黃昏》,有《鄉村的風》,有《露珠里的村莊》,有太多《留在生命里的細節》,書中被許俊文美化、詩化、神化了的鄉村風景是作為物化世界裡的一種反價值的存在,真實的豆村修改了城市的虛情假意,靈動的豆村顛覆了城市的僵硬和枯燥,純樸的豆村消解了城市的殺機暗藏。許俊文的散文中有一個不在場的人文背景,那就是城市或物化世界,他的散文是在城鄉兩種文化、兩種價值、兩種理想的尖銳衝突中完成最後意義的。許俊文不寫城市就像陶淵明寫《桃花源記》、郁達夫寫《雁盪山秋月》一樣,青山秀水的背後提前隱去了一幅幽暗的畫面,且隻字不提。
許俊文沒有一篇散文寫城市,但他卻是站在城市裡寫鄉村的,沒有城市視角,就不會有如此詩情畫意的鄉村,許俊文是在城市失落、失望後潛回鄉村的,由當年的逃離鄉村,到如今以文字的方式重返鄉村,從起點到終點,作家宿命般的畫了一個圓,這一精神還鄉的旅程,既可以看作許俊文城市生活的失敗,也可以看作他在精神上對這個過度功利化和過分物質化世界的放棄和反抗,儘管這種反抗徒勞而脆弱,但他除了筆下文字,實在沒有更好的辦法了。散文集中《陌路風景》一輯雖是西部戈壁的苦旅,皖南山水的徜徉,但其心靈目標和情感方向與陶醉豆村的《故土散曲》仍然是一致的,時間地點變了,行走中的精神還鄉的宗旨不變。“風是鄉村魂”,“精神還鄉”是許俊文散文的魂。
弗洛伊德的理論中把一個人的“童年經驗”作為潛意識的邏輯起點,並斷言童年記憶將影響一個人一生的氣質、人格、心理、性格的形成,部隊、城市、體面的工作不僅沒能從本質上改變許俊文,反而使他在刻薄的生存對比中加速了他精神還鄉的步伐,童年以及童年成長中的故鄉記憶沉澱發酵後,已然成為一種不可修改的生命密碼和人格定勢。
許俊文寫鄉村呈現出三種樣貌,豆村是厚實的美,西部是粗獷的美,皖南是空靈的美,唯美主義是許俊文散文的一個鮮明的藝術氣質。鄉村的風、早晨的露珠、秋天的霧、冬天的雪,在許俊文的筆下,全都人格化地活了,“一路上青的山,綠的水,白牆黑瓦的人家,走著走著,冷不丁就陷落於一片粉紅的沼澤,眼睛一時都適應不過來,山中,溪畔,村院,甚至懸崖邊,到處都是妖嬈的桃花”, “你瞧那晚風中的炊煙,怎么看都像是一幅懸腕揮就的狂草,雲煙盡態的樣子,該虛的地方虛,該實的地方實,那是我們在宣紙上無法做到的。”許俊文在漫不經心中極細膩準確地勾勒出鄉村詩一般的靈秀,畫一般的幽靜,夢一般的斑斕。
散文離詩歌最近,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說,“詞以境界為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許俊文的散文不僅有詩詞的形式境界,更有詩詞難以抵達的世事洞明的人生境界。在許俊文唯美主義的鄉村里,看不到“低矮的草房和苦澀的井水”,也看不到作家對鄉村貧窮和落後的質疑與批判,他以一種感恩和感激的情懷,以一種朝聖的姿勢撲進了故鄉的懷抱,這個養育了自己生命的故鄉不欺不詐、不聲不響、不怒不怨、不卑不亢,默默地迎來送往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她是籍貫上的故鄉,也是精神上的故鄉。譬如,他寫土地、莊稼與人的關係,“莊稼該是泥土這部《聖經》上最神聖的文字,它是上帝送給鄉村最好的禮物。泥土與莊稼,莊稼與人,都是上帝一一安排好了的,誰也離不開誰。一團泥土,就是一句百讀不厭的經文,曾祖父讀過,祖父讀過,父親讀過,他們的兒孫還得繼續讀下去。一個生命,又一個生命,在泥土裡摸來摸去,摸著摸著就摸老了,直到連泥土也摸不動的時候,這些生命就該被泥土撫摸了。”讀著這樣厚重√隴傷的文字,我們的心靈怎能不為之感動!所以,許俊文在看到許多農民搬家進城後,流露出了淡淡的傷感,因為他比那些逃離故鄉的人更了解外面的世界。
一個作家必備的天賦是文學感覺,這幾乎就是從事文學創作的前提。許俊文散文的另一個重要品質,就是他的文學感覺準確、到位、細膩,充滿了想像力。如果說文學感覺好在一般作家那裡是靈光乍現,而在許俊文這裡則是信手拈來,比比皆是,幾乎到了隨心所欲的地步,“年輕的女子蹲在河邊洗菜,河水也洗著洗菜人的影子”,“任何一條河流的死亡,都意味著我們人類生命的部分死亡”,“立了夏,霧就不同了,綃一樣薄,小南風的手指輕輕一揭,就破了。” “還有那些看得見和看不見的鳥,也在說,並且是一派亂說,說著說著,遠山就被它們說得沒影兒了;又說了一會兒,近山也沒影兒了……”“無數滴雨水落在密密匝匝的樹葉上,都是為了成全一條河流的誕生,秋浦河正是從一片樹葉上誕生的,或者說,秋浦河是從樹葉上走下來的河流,一片樹葉的高度就是秋浦河的高度……”許俊文的感覺能力無疑是這一代散文作家中出類拔萃的一個,他用足了自己的文學天賦,也把自己的散文創作推向了一個相當的高度。
許俊文是一個成熟的並且具有獨立個人品質的散文作家,他不隨波逐流,也不屑於摻和文字之外的獻媚與沽名,儘管他的敘事手段與情感方式是傳統而古老的,但他的文學感受力和藝術創造力卻是鮮活而全新的。從功利的意義上說,許俊文的散文價值是被低估了的,好在他是一個已經找到了精神故鄉的人,所以,他有足夠的自信和自由繼續記錄下自己的心靈獨自和情感方向並能保持住一如既往的從容和淡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