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龍路街道

四龍路街道

四龍路街道,因轄區主要幹道四龍路而得名。1960年4月,歸銀山城市人民公社。1962年9月22日,改名為白銀路人民公社。1968年9月25日,白銀路與公園路人民公社會合併後稱育紅路街道人民公社。1971年4月,改稱育紅路人民公社。1977年1月20日,更名公園路人民公社。1980年9月13日,從公園路公社析置17個居委成立四龍路街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四龍路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 甘肅省白銀市
  • 電話區號:0943
  • 郵政區碼:730900
  • 地理位置:駐友好路39號
  • 人口:4.15萬人
  • 方言:蘭銀官話、中原官話
  • 氣候條件:中溫帶半乾旱氣候
  • 火車站:白銀市火車站和白銀西火車站
  • 車牌代碼:甘D
概況,沿革,地理,人口民族,行政區劃,機構設定,經濟發展,黨建建設,

概況

四龍路街道位於白銀城區東北部,地勢北高南低。東至礦山東大溝,與砂破崗接壤;西臨中學巷、鐵路貨場;北至露天礦。面積15平方千米,人口14521戶45418人(統計時間不詳)。轄8個社區。辦事處駐友好路39號。主幹道有四龍路、友好路、建設東路、冶金路、銀山路、中學巷、十字街等。轄區北側礦山蘊藏著金、銀、銅、鐵、硫磺、鉛鋅、白礬、綠礬、膽礬等多種稀有金屬。

沿革

1960年4月屬銀山城市人民公社(1962年9月22日改為白銀路公社)。
1968年9月25日,白銀路與公園路公社合併為育紅路街道公社。
1971年4月更名為育紅路公社。
1977年1月20日更名為公園路公社。
1980年9月13日,從公園路公社析置17個居委成立四龍路街道,因轄區主要幹道四龍路而得名。
1995年末,面積15平方千米,人口1.24萬戶4.15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1132人,轄10個居委會,按序數命名(四龍路第一至第十),以及26個家委會。
2001年6月,將10個居委會和26個家委會合併為十字街、向陽村、建設路、友好路、紅衛村、四龍路、大型、礦山路8個社區,38個居民小組。

地理

四龍路街道,甘肅省蘭州市白銀區街道名,地處城區東北部。東至礦山東大溝,與砂破崗接壤;西臨中學巷、鐵路貨場;北至露天礦。地勢北高南低。

人口民族

四龍路街道辦事處,駐友好路39號。轄四龍路、友好路、建設東路、冶金路、銀山路、中學巷、十字街等街、巷、路。1995年底,有10個居民委員會,26個家屬委員會,計1.24萬戶,4.15萬人,其中回、滿、東鄉、壯、蒙古、土家、撒拉、白、侗、苗、彝、藏、維吾爾、錫、伯、鄂倫春、裕固、俄羅斯、等少數民族人口1132人,約占2.68%。

行政區劃

2001年6月,街道將原有的10個居民委員會和26個家屬委員會合併為8個社區居民委員會,38個居民小組。分別是十字街社區、向陽村社區、建設路社區、友好路社區、紅衛村社區、四龍路社區、大型社區、礦山路社區。

機構設定

街道機關設四室一科一站三所,即黨政辦公室、綜合治理辦公室、社區事務辦公室、財務室、武裝部、計生站、民政司法所、城管所、勞動和社會保障事務所。街道社區幹部共有93人,大中專以上文化程度占50%以上,街道先後榮獲先進基層黨組織、綜合治理、計畫生育、城管衛生、社區衛生服務等多項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經濟發展

轄區內有白銀公司、二十一冶金建設公司、磷肥廠、市百貨大樓、區百貨公司、白銀公司一中、白銀公司幼稚園、二十一冶俱樂部及白銀公司、二十一冶職工醫院等單位。白寶鐵路橫貫境內,銀山路北通礦山,南接109國道,交通運輸便利。這裡人口密集,市場繁榮,是白銀最繁華的鬧市區。

黨建建設

轄區總面積15平方公里,下轄14521戶,居民45418人,街道黨委下轄1個黨總支、10個黨支部,共有黨員310名。近年來,街道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科學發展觀,緊緊把握經濟建設中心,認清形勢,搶抓機遇,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社會事業蓬勃發展,黨建和精神文明建設創新不斷。街道黨委先後被評為省、市先進基層黨組織,街道辦事處獲得全國體育先進街道、省、市文明單位、市雙擁先進集體等市級以上榮譽80多項。1993年被評為“街道之星”。
街道社區建設蓬勃發展。街道以“雙優”社區創建為主線,拓展社區服務,建立社區服務中心;發展社區教育,創建學習型社區;繁榮社區文化,開展社區特色文體團隊活動;美化社區環境,推廣社區綠化認養;加強社區治安,成立黨員義務巡邏隊,不斷完善社區功能,逐步把街道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有序、設施配套、服務完善、環境優美、秩序良好、文化豐富、安全穩定的現代化新型社區。
街道黨建工作創新不斷。街道黨委以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不斷加強黨委班子建設和黨員幹部隊伍建設,認真實施黨員分類管理,深入開展凝聚力工程,進一步增強了黨組織的戰鬥力、向心力和號召力。同時,以社區黨建聯席會為抓手,加強與轄區單位黨組織的共建聯誼,實現社區黨建的橫向拓展和縱向延伸,在全社區形成了以街道黨委為核心,以社區居委黨總支為基礎,以社區黨員為主體,轄區單位共同參與的社區黨建新格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