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通捶

何為四通捶:意與勢通;勢與法通;法與氣通;氣與力通。此乃四通捶之“四通”由來。

四通捶是流傳在山東濰坊地區的一種拳術,原名“貼煞臥陡功”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通捶
  • 時間:明末清初
  • 所創:張超
  • 含義:意通;勢通;法與氣通;氣與力通
據說明末清初,由著名形意拳名師“禿爪龍”張超根據易經所創,他取形意拳之精華,創編了八大式,每一大式有八大變化,共有六十四變化。八式在演練時,既可相互連環,又可兩人對接。此拳結構簡樸無華,技擊性強,屬短打範圍。其特點是多取裹勁,能上下兼防、攻守兼備,適於近身短打。一靜一動,內多含蓄;倏伸 倏縮,捷柔若猿;足底勁穩,安如磐石。
清道光年間,馮六望落魄濰縣,寄住西關邊家,蒙邊相庭多方照顧,馮六望感激不盡,遂將“貼煞臥陡功”傳於邊相庭和兒子邊淮、邊殿魁,故稱邊家錘。因拳理要求內外兼修,“意與勢通,勢與法通,法與氣通,氣與力通”名曰“四通捶”。即:1、軟步功(脫胎劈拳),2、馬式(脫胎馬形),3、單叉子(脫胎燕形)4、鐵馬撞城門(脫胎崩拳)5、橫捶(脫胎駘形)6、剪捶(脫胎龍形)7、小式功(脫胎鑽拳)8、鏜子捶(脫胎虎形)
-------陳曉峰摘自《濰城陳氏世家簡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