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維一體

四維一體

四維一體是《一般平衡論》(汪葉斌 著)中提出的一個宇宙模型,認為宇宙是“質量→能量→空間→時間”的四維一體,即所謂:質量生能量,能量生空間,空間生時間,時空生萬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維一體
  • 外文名:integration of four dimensions
  • 來源:汪葉斌《一般平衡論》
  • 釋義:宇宙模型
概述,宇宙萬物,奇點玄子,時間空間,質量能量,

概述

四維一體是《一般平衡論》(汪葉斌 著)中提出的一個宇宙模型,認為宇宙是“質量→能量→空間→時間”的四維一體,即所謂:質量生能量,能量生空間,空間生時間,時空生萬物。
宇宙是一個包含宇宙萬物、奇點玄子、質量能量、時間空間不斷運化的過程:宇宙從奇點而來,又向著奇點而去(奇點→宇宙→奇點);萬物由玄子而來,又朝著玄子而去(玄子→萬物→玄子)。宇宙時間空間隨著宇宙質量能量互化而變化——質能變化左右宇宙時空的變化。
四維一體
★質量生能量——能量產生於一質量變成另一質量過程中——質量轉變產生能量——宇宙的質能守恆。
★能量生空間——宇宙大爆炸時的能量有多大,宇宙的空間就有多大——奇點能量產生宇宙空間。
★空間生時間——宇宙的空間尺寸左右宇宙時間變化——有了空間才有時間。
★時空生萬物——宇宙有了時間空間才會有萬物——萬物存在於宇宙時間空間中。

宇宙萬物

一般平衡論的宇宙觀認為:宇宙是一個不斷運化的過程;宇宙是“質量→能量→空間→時間”的四維一體;宇宙空間有限,宇宙時間無限;宇宙質能守恆;宇宙質能互化過程左右著宇宙時空;宇宙是圓形的;宇宙是旋轉的;宇宙是簡單的;宇宙是孤立的。
★宇宙是一個包含宇宙萬物、奇點玄子、質量能量、時間空間不斷運化的過程:宇宙從奇點而來,又向著奇點而去(奇點→宇宙→奇點);萬物由玄子而來,又朝著玄子而去(玄子→萬物→玄子)。
★宇宙是“質量→能量→空間→時間”的四維一體:質量生能量,能量生空間,空間生時間,時空生萬物;
★宇宙空間有限,而宇宙時間無限。宇宙的空間左右宇宙時間變化,宇宙的時間空間隨宇宙質量能量互化而變化:宇宙(大)→奇點(小)→宇宙(大)→…的無窮循環。
★萬物的時間均有限,惟有宇宙時間無窮。萬物的時間與所屬物的空間對稱,不同空間有不同的時間,萬物的時間隨所在物的空間不同而不同。宇宙時空隨著宇宙質能的轉化而變化,奇點玄子沒有空間也就沒有時間。
★宇宙質能是守恆的。質量和能量相互轉化是宇宙平衡循環的普遍形式,宇宙的質能之和是一個常數。質能轉化左右宇宙時空的變化。宇宙絕多數質能呈正反粒子形成宇宙的核心。
★能量源自萬物從平衡到不平衡,從不平衡到新平衡過程——由一物質變成另一物質時釋放或吸收能量:物質結構層次愈小,所吸收或釋放的能量愈大;物質在一定能量環境下會轉變成另一種物質。
★宇宙是圓形的。宇宙中心正反粒子的引力與所有星系天體的反引力平衡。圓是宇宙萬物存在的自然形狀。
★宇宙是旋轉的。萬物的旋轉包括自轉和繞核運動,旋轉運動是宇宙萬物保持平衡的基本形式。
★宇宙是簡單的。宇宙愈接近奇點愈簡單,愈遠離奇點愈複雜。宇宙從簡單到複雜,又從複雜回歸簡單過程中,簡單的正反粒子結構始終占宇宙總質能的絕大比重。簡單更利於存在。
★宇宙是孤立的。惟宇宙是一個至大無外(無外部環境)、獨一無二(沒有對稱方)的封閉系統。
★宇宙由萬物構成,萬物由玄子構成,當宇宙運化到奇點狀態時萬物都呈玄子。奇點是整個宇宙全部質量能量、時間空間的匯集點。

奇點玄子

一般平衡論將宇宙萬物分成宇宙、萬物、奇點、玄子等四種物質存在形態,並定義如下:宇宙是一個外無環境——內有結構的特殊系統(至大無外);宇宙奇點是另一個外無環境——內無結構的特殊系統;玄子是外有環境——內無結構的特殊系統(至小無內);萬物是外有環境——內有結構的一般系統。一般平衡論中的“物質”概念包含著宇宙、萬物、奇點、玄子等四種存在形態。玄子是物質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物質層次有限。
宇宙、奇點、玄子都屬於特殊系統,惟萬物屬於一般系統。萬物即一般系統的基本特徵就是外有環境、內有結構。奇點是宇宙運化過程中的一個特殊時點——從原宇宙到新宇宙中整個宇宙全部質能和時空的匯集點,既是原宇宙的終點又是新宇宙的起點。宇宙是一個包含宇宙萬物、奇點玄子、質量能量、時間空間不斷運化的一個過程。宇宙從奇點而來,又向著奇點而去;萬物由玄子而來,又朝著玄子而去。萬物構成宇宙,玄子構成萬物,當宇宙運化到奇點狀態時萬物都呈玄子。
一般平衡論中所說的“萬物”是指除宇宙本身、奇點和玄子以外的一切東西——包括宇宙自奇點大爆炸到新奇點之間的所有:從微觀呈正反粒子…中子質子、原子分子等不同層次的物質結構;從巨觀呈行星、恆星、黑洞、星系…不同層面的天體系統,從生命觀呈由原子分子構成的各類生命系統。宇宙是萬物構成的宇宙,萬物是宇宙中的萬物,所以稱“宇宙萬物”。玄子是構成宇宙萬物的基本材料,只有在奇點時萬物才呈玄子狀態,所以稱“奇點玄子”。
物質在不同層面的天體系統下呈現不同的層次結構,而不同的層次的物質也構成不同的天體系統(物質結構與天體系統對稱):物質在奇點狀態成為玄子——玄子聚斂成奇點(玄子←→奇點);物質在黑洞狀態成為正反粒子——正反粒子構成黑洞(正反粒子←→黑洞);在中子星狀態成為中子——中子構成中子星(中子←→中子星);在恆星狀態成為原子——原子構成恆星(原子←→恆星);在行星狀態下多種原子構成為各種分子——各種分子構成行星(分子←→行星)。在地球生物圈的生命狀態下,部分元素構成細胞——細胞構成生命(細胞←→生命)。
一般平衡論認為,正反粒子生產於奇點大爆炸的頃刻之間,是物質結構最簡單的系統,也是“萬物”最基本、最初級的存在層次。宇宙中絕大多數的正反粒子在大爆炸之初就形成黑洞,並成為宇宙或星系的核心;只有絕小數的正反粒子成為中子質子,一部分中子質子聚合為原子核,並成為原子的核心,進而吸引電子後便膨脹為原子。同樣的物質在不同的環境和條件下形成不同的物質結構,不同的物質在特殊環境和條件下可變成相同的物質。
一般平衡論認為,正反粒子占宇宙總質量和總能量的絕大比重,正反粒子湮滅時所釋放的能量至少是核裂變能的1000倍,且絕大多數的物質是以正反粒子形態存在於宇宙及星系的中心。這就是說,在“宇宙萬物→奇點玄子→宇宙萬物”過程中,宇宙中絕大多數的玄子僅到生成正反粒子為止,能進一步形成中子質子、原子分子(包括從正反粒子到中子質子之間還有多少個未知物質層次)等更為複雜的系統,只有絕小部分的物質。所以,正反粒子是宇宙中結構最簡單、質能最龐大、存在最穩定的物質形式。

時間空間

一般平衡論的時空觀認為,宇宙空間是有限的,而宇宙時間是無限的,宇宙的空間尺寸隨宇宙時間變化而變化,而宇宙時空隨著宇宙質能轉變而變化。空間不同時間就不同,萬物的時間與所屬物的空間對稱,同一物體在不同時點,空間尺寸也在變化。時間隨著所屬天體的空間及其旋轉運動的變化而變化——時間不是自變數,而是因變數。地球的時空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地球的時空尺寸也是隨著質能轉變而變化。
宇宙空間的大小因宇宙質能轉化而變化:小(奇點玄子)→大(宇宙萬物)→小(玄子奇點)→…,宇宙小到最小時開始變大,大到最大時開始變小。宇宙奇點有多小,宇宙就有多小;大爆炸時的能量有多大,宇宙空間就有多大,物質膨脹到哪裡,宇宙的邊界就到那裡。宇宙是一個由奇點大爆炸開始→膨脹至最大→坍縮為新奇點→新奇點再大爆炸……無窮平衡循環的過程。
當宇宙全部物質都呈玄子狀態、整個宇宙的質量和能量都聚集在一個很小的空間一剎那就是奇點,此刻的宇宙的空間最小,而奇點的時間卻很短。奇點是原宇宙的終點,也是新宇宙的起點,奇點屬宇宙時空和質能的極端狀態——內無結構、外無環境,物極必反是宇宙的普遍規律,宇宙本身也不例外。宇宙小到最小時就會向大的方向膨脹,大到最大時就會向小的方向回歸。
宇宙從一個奇點到另一個奇點過程中,會由玄子演變成不同層面結構的萬物。宇宙從奇點大爆炸產生正反粒子→…中子質子→原子分子→恆星行星→黑洞星系的過程是宇宙膨脹變大過程;從星系黑洞→分子原子→中子質子…→正反粒子→最後回到奇點玄子的過程是宇宙坍縮變小過程。整個地球的原子坍縮為正反粒子時只有一粒豆子大小。宇宙的這種“奇點(小)→萬物(大)→奇點(小)”會一直循環下去…其延續曲線可能呈環狀——宇宙的時間是無限的。
一般平衡論認為,萬物有萬物的時間,宇宙有宇宙的時間,萬物的時間均有限,惟有宇宙時間無窮。宇宙的空間尺寸隨著宇宙時間變化而變化,而萬物的時間卻隨著所屬物的空間尺寸不同而不同。人類所用的時空是地球繞核和自轉運動所形成的時空。太陽有太陽的時空,同是太陽系的行星的空間和時間也不同。銀河系有銀河系的時空,不同的恆星、不同的星系有不同的時空。同一顆恆星從恆星→白矮星→中子星→夸克星→黑洞的不同階段,時空也不相同。人類不能用地球的時空去描述其它星球的時空,更不能用地球的時空去理解宇宙的時空。
宇宙萬物都有各自的平衡循環和生命周期——不同系統、系統不同層次的平衡循環的空間和時間各不相同。物與物之間的區別表現在平衡循環的空間和時間的不同——不同的星系、分子、原子…平衡循環的空間和時間不同,不同種群的生命系統都具有各自的生命周期和平衡循環。萬物在不同層面上進行的平衡循環具有不同的時間和空間——宇宙、星系、 恆星、分子、原子、中子質子…正反粒子平衡循環的空間和時間各不相同;生物圈、種群、個體、細胞…等不同層面上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生命周期。
人類所用的數量單位都是相對目前地球時空而言的。然而,地球的公轉和自轉呈減慢趨勢——地球旋轉越來越慢,所謂的“年”、“日”會變得越來越長。宇宙有宇宙的時空,萬物有萬物的時空,奇點玄子沒有時空,宇宙的不同階段的時空也不盡相同。所以,“多少億光年空間”、“幾百億年時間”對人類生存沒有意義,人類不可能用人類的標準,用地球的時空標準去衡量宇宙、認識宇宙、理解宇宙、表達宇宙。愛因斯坦也認為,時間、空間和物質,只是人們認知的一種錯覺。

質量能量

一般平衡論的質能觀認為,宇宙質能是守恆的。質量和能量相互轉化是宇宙平衡循環的普遍形式,宇宙的質能之和是一個常數。能量源自萬物從平衡到不平衡,從不平衡到新平衡過程——由一物質變成另一物質時釋放或吸收能量:物質結構層次愈小,所吸收或釋放的能量愈大。
一般平衡論的質能觀認為,萬物從平衡到不平衡,從不平衡到新平衡(平衡→不平衡→新平衡)過程中,由一物質變成另一物質時就會釋放或吸收能量:系統的層次愈小(物質結構層次),所吸收或釋放的能量愈大;系統的質量愈大,所吸收或釋放的能量愈大。能量來自或去自於物質的“平衡→不平衡→新平衡”平衡運動過程。
系統有積聚能量過程,就會有釋放能量過程;釋放或吸收能量的大小取決於物質系統之間的平衡關係;系統愈小→引力/反引力愈大→系統愈穩定→釋放或吸收的能量愈大,原子核裂聚變所釋放的能量是原子以上層面化學反應所釋放能量的幾千倍;系統內能量積聚到臨界點時→內部結構平衡狀態改變→釋放或吸收能量;系統與系統之間的能量積聚臨界點時→系統間的平衡態改變→釋放或吸收能量;外部條件變化→系統平衡狀態改變→釋放或吸收能量。
一般平衡論的質能觀認為,物質在“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平衡運動過程中吸收或釋放能量:物質在分子原子層面平衡運動過程中會吸收或釋放化學能;帶電粒子平衡運動過程中釋放電能;光子平衡運動過程中釋放光能;原子核層面平衡運動過程中會吸收或釋放巨大的核能,中子質子以下層面平衡運動過程中將吸收或釋放。物質的層級越小,平衡運動過程中所吸收或釋放的能量就越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