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突艾蛛
- 拉丁學名:Cyclosa sedeculata (Karsch,1879)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 亞門:螯肢亞門
- 綱:蛛形綱
- 亞綱:柄腹亞綱
- 目:蛛形目
- 亞目:新蛛亞目
- 科:園蛛科
- 亞科:園蛛亞科
- 屬:艾蛛屬
- 種:四突艾蛛
- 分布區域:四川、河南、安徽、浙江、湖北、湖南等
- 功能類別:捕食性天敵
物種信息,形態特徵,雌蛛,雄蛛,生活習性,分布範圍,國內分布,國外分布,
物種信息
中文名:四突艾蛛 (sì tū ài zhū)
拉丁學名:Cyclosa sedeculata Karsch, 1879
界 Animalia - 動物界 (dòng wù jiè)
門 Arthropoda - 節肢動物門 (jié zhī dòng wù mén)
綱 Arachnida - 蛛形綱 (zhū xíng gāng)
目 Araneae - 蜘蛛目 (zhī zhū mù)
科 Araneidae - 園蛛科 (yuán zhū kē)
屬 Cyclosa - 艾蛛屬 (ài zhū shǔ)
形態特徵
雌蛛
體長3.70—4.80。體長3.90者,頭胸部長1.35,寬1.05;腹部長2.85,寬1.65。背甲大部分黑褐色,僅胸區呈紅褐色。胸甲深褐色。螯肢、顎葉、下唇黑褐色。步足黃色,有褐色環紋,少刺。腹部背面灰褐色,前端稍尖,後端具有上下左右4個疣狀突起,故名四突艾蛛。中央有一條淺色縱紋,此紋向兩側分支,在第一對肌痕後方兩側有黑斑兩對,前一對小,後一對大,後面一對上還散生白色斑點,腹面中央黑色,有一對銀白色半月形小斑。紡器位於腹部全長的2/3處。外雌器長方形略見圓,垂體短寬,無環紋,正中有小剛毛二行,遠端稍增厚。
雄蛛
體長4.10—4.50。背甲赤褐色,頭部向前突出。腹部背面淺褐色,散生不規則的褐色碎斑,觸肢器中突較粗短,遠端圓鈍,不呈雙叉狀。
生活習性
常見於稻田及其他農作物上張小網。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
中國(陝西、河南、安徽、浙江、湖北、江西、湖南、福建、廣西、四川)。
國外分布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