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棱豆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引起的、發生在四棱豆的病害,主要侵害葉片和花莢。葉片染病多從葉尖或葉緣或積水的部位開始侵染,形成灰褐色至黃褐色大型壞死斑,多具同心輪紋,邊緣暗褐色,後期在其表面產生稀疏灰色霉狀物;花莢染病,可致豆莢壞死乾縮或花序壞死腐爛。
四棱豆灰霉病為四棱豆的普通病害,部分地區發生,主要在保護地內零星發病,中國南方露地種植亦可發病。該病通常植株染病率較低,僅零星豆莢和葉片受害,嚴重時可造成一定程度損失。
四棱豆灰霉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防治苗期發病應注意苗棚表面滅菌;根據四棱豆灰霉病特點應特別重視花期和澆催果水前的防治;發病後需及時小心清除病花、病果等病殘組織,並配合通風降濕和藥劑防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棱豆灰霉病
- 外文名:Winged bean gray mold
- 病原:灰葡萄孢
- 為害作物:四棱豆
- 為害部位:葉片、花莢
病原特徵,為害症狀,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
病原特徵
四棱豆灰霉病病原為灰葡萄孢(學名:Botrytis cinerea Pers. Ex Fr.),屬淚灶籃半知菌亞門、絲孢綱、絲孢目、葡萄孢屬真菌。子座乃定組台明顯,由數個較規則圓形細胞組成,分生孢子梗束生,直立,較長,梗基部細胞較膨大,老孢梗較粗,具5~連催想6個隔膜,大小(700~1880)微米×(12~20)微米,深褐色至深欖褐色,梗頂著生孢子處具數十根無色或淡欖褐色小梗,分生孢子無色透明,單胞,橢圓或近圓形,有的一端具乳狀突起,大小汗料樂(5.25~10)微米×(7.5~12.75)微米。
病菌發育適溫20℃,分生孢子及菌核形成適溫15~20℃,7~8℃也可產出分生孢子。
為害症狀
四棱豆灰霉病主要侵害四棱豆的葉片和花莢。葉片染病多從葉尖或葉緣或積水的部位開始侵染,形成灰褐色至黃褐色大型壞死斑,多具同心輪紋,邊緣暗褐色,後期在其表面產生稀疏灰色霉狀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花莢染病,多從開敗的花瓣汽才廈開始侵染,逐漸向豆莢方向發展,致豆莢壞死乾縮或花序壞死腐爛,在病組織表面產生灰色霉層。
侵染循環
病菌以菌核殘留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病殘體上越冬。條件適宜時菌核萌發產生菌絲和分生孢子,以分生孢子借氣流和農事操作傳播經傷口或較衰弱的殘花等侵入。發病後產生大量分生孢悼重頸煉子進行重複想促侵染使病害迅速蔓延。
流行規律
四棱豆生長期,尤其是苗期、開花期或澆催果水前陰雨天較多,棚室內低溫高濕有利於病害發生髮展。氣溫在20℃左右時,雨多、露多即多濕條件下易發病,危害重。
防治方法
- 防治苗期發病應注意苗棚表面滅菌,可選用65%甲霉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40%施加樂懸浮劑800倍液,或45%特克多懸乳劑1000倍液,或50%溶菌靈可濕性粉劑400倍液,對棚室土壤牆壁、棚膜等均勻噴霧。
- 根據四棱豆灰霉病特點應特別重視花期和澆催果水前的防治,即在花期和在澆催果水前用防治灰霉病的藥液重點針對性地噴花和噴果,保護果實不被侵害。
- 發病後需及時小心清除病花、病果等病殘組織,並配合通風降濕和藥劑防治。可選用65%甲霉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40%施加樂懸浮劑800~1000倍液,或45%特克多懸乳劑800倍液,或50%敵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溶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植株茂密時宜選用防治四棱豆灰霉病的粉塵劑噴粉防治或採用常溫煙霧施藥技術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