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祭

四時祭

四時祭,歷史可追溯至夏商周時期,分為春祠祭、夏礿祭、秋嘗祭、冬烝祭,對應農曆的一月十五、四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時祭
  • 節日時間:農曆1月、4月、7月、10月的15日
  • 節日類型:民間習俗
  • 流行地區:中國
  • 節日起源:夏商周
  • 節日活動:祭祀祖先,供奉祭品
  • 節日意義:祭祖
  • 設定時間:農曆1月、4月、7月、10月
節日起源,節日習俗,節日變遷,

節日起源

早在國家文明誕生之前,至少在神話中的神農氏時代,華夏先民就選擇了以農耕為主的經濟生產道路,因此他們對四季的變化感受特別深刻。古老的太陰曆與四季相結合,每季第一個望日(農曆十五)的重要性就超越了其他望日,後來與中國人最普遍的信仰和中華傳統信仰的基石——祖先崇拜相結合,成為在夏商周三代就很流行的四時祭祖儀式。
先秦重要典章制度選集《禮記》的《王制》篇載:“天子諸侯宗廟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嘗,冬曰烝。”這是說天子與諸侯在每一個季節都祭祀他們的祖先,不同季節的祭祀儀式有不同的名稱。經歷過焚書坑儒的秦朝之後的大量儒家典籍都是在西漢時期被默寫出來的,其中不免有些錯誤,東漢經學家鄭玄後來對這一段文字進行了糾正,說:春礿祭、夏禘祭是夏代和商代的名稱,周代就改為春祠祭與夏礿祭。這裡透露了一個重要信息,四時祭祖是早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夏就形成的重要祭祀儀式。

節日習俗

在夏商周時期舉行四時祭祖儀式的不僅是天子、諸侯,普通民眾也這么做。漢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四祭》中對四時祭祖的原因、具體時間以及供奉的食物進行了詳細記錄。他解釋一年四次祭祖的原因是四季成熟的作物不同,供奉給祖先的祭品應該用每一個季節最早成熟的作物,即正月春祠祭的供品是韭菜,四月夏礿祭的供品是新麥,七月秋嘗祭的供品是黍稷,十月冬烝祭的供品是新稻。很明顯,四時之祭選在每一季的第一個月,也就是即春季的正月、春季的四月、秋季的七月、冬季的十月,根據太陰曆中時間節點的重要性推測,四時祭祖的具體時間是在這些月份的望日,即十五日。董仲舒強調以四時作物祭祖是符合天地自然規律的神聖而嚴肅的事情,不僅不能錯過合適的祭祀時間,祭祀時還要齋戒沐浴。也就是說,四時祭祖是將作為經濟基礎的農業耕作、作為信仰基礎的祖先崇拜以及法地事天的傳統哲學觀念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一種儀式活動,從天子到普通民眾都必須給予高度重視。

節日變遷

大約從漢代開始,古老的四時祭祖儀式逐漸發生了變化。比如春祠祭與歲首慶祝活動結合,發展為元宵節。夏商周三代曆法有別,歲首在不同月,漢武帝時期訂立了新的曆法,採用夏正月為一年第一個月,也就是今日農曆正月,處於正月中的春祠祭也就逐漸成為新年慶祝活動的一部分。此外,氣候的變化也是四時祭祖儀式變化的重要原因。在距今4000多年的夏代,氣候溫暖、濕潤,年平均氣溫比現在高2-3°C,冬季平均氣溫比現在高3-5°C,商代與周代雖然經歷了冷暖氣候的交替,但整體比現代溫暖。這就意味著夏代制定的四時祭祖儀式的季節限定供品在漢代無法實現,比如在較為寒冷的正月韭菜不能自然生長,在還不夠溫暖的農曆四月十五成熟最早的大麥也尚不能收割,因此正月十五的春祠祭逐漸成為新年慶祝活動的一部分的同時,四月十五的夏礿祭則因為沒有合適的供品而消失了,夏礿祭相關的祭祀內涵後來融入了時間相差不多的寒食節、清明節。
在四時祭祖儀式的變遷過程中,宗教信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三元節名稱的出現就與道教崇奉的三官大帝密切相關。三官又稱三元,是三位掌管人命運的神,即天官紫微大帝、地官清虛大帝、水官洞陰大帝,三官各司其職並分別在各自的誕辰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下界,或為百姓祈福(天官賜福),或為民眾赦罪(地官赦罪),或為人解厄(解厄水官),由此形成了上元節、中元節和下元節三個道教節日。唐代是三元節鞏固的重要時期,《冊府元龜》載:唐玄宗曾於開元二十二年頒敕天下,要求民眾在每年三元節期間要禁斷屠宰。
七月十五不僅是道教的中元節,也是佛教的盂蘭盆節。盂蘭盆節是以供養三寶,超度父母及歷代祖先,施食眾鬼為主要內容的佛教節日。“盂蘭”為梵語“解倒懸”之意,佛教認為人生前作惡,死後魂魄便會沉淪暗道,受倒懸之苦。“盂蘭盆”是一重盛裝紙錢和百果用以祭祀和施捨的盛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