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之龍

四時之龍

中國古代神話中掌管四時龍,夔龍應龍燭龍相柳。分別為春天的龍即伏羲,又為雷神,夏天的龍一種有翼的龍,秋天的龍又名燭陰,其形象頗怪異,本領也極高強,冬天的龍相柳,又叫相繇,據說是共工之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時之龍
夔龍,應龍,定義,淵源,記載,幫助大禹治水,相關資料,典籍記載,燭龍,相柳,

夔龍

春天的龍
即伏羲,又為雷神,已見前述。
四時之龍
簡介:
想像性的單足神怪動物,是龍的萌芽期。《山海經·大荒東經》描寫夔是:“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有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但更多的古籍中則說夔是蛇狀怪物。“夔,神魅也,如龍一足。”(《說文解字》)“夔,一足,?踔而行”。(《六帖》)在商晚期和西周時期青銅器的裝飾上,夔龍紋是主要紋飾之一,形象多為張囗、卷尾的長條形,外形與青銅器飾面的結構線相適合,以直線為主,弧線為輔,具有古拙的美感。
相關與解釋:
1.相傳舜的二臣名。夔為樂官,龍為諫官。《書.舜典》:"伯拜稽首,讓於夔龍。"孔傳:"夔龍,二臣名。"唐杜甫《奉贈蕭十二使君》詩:"巢許山林志,夔龍廊廟珍。"後用以喻指輔弼良臣。 2.古器物上的夔龍紋飾。夔龍又稱且角龍。3.夔者,見於《書·舜典》,《國語·魯語》,《左傳·僖公二十六年》諸典中,或為樂官,或為木石之怪,或為國名。又作地名,...夔、夒,字形相近,義亦頗相似。《說文》“夔,神魖也,如龍,一足。從夂。象有角、手,人面之形。”

應龍

定義

夏天的龍
應龍:1.古代傳說中一種有翼的龍。相傳禹治洪水時有應龍以尾畫地成江河使水入海。2.古代傳說中善興雲作雨的神。
四時之龍
《辭源》說“應龍”是有翅膀的千年龍,五百年的被稱為角龍。龍是不凡之物,壽命奇長,應龍更是龍中之貴(當然,也有人認為應龍可指遠古的氏族部落和神秘古國——應龍氏和應國)。我國偉大詩人屈原在《天問》中,對應龍如何幫助大禹治水、如何用尾巴在地面上劃出一條江河引洪水入大海等奇事表示不解。

淵源

應龍最早出現是在先前的黃帝時期,《山海經》和《史記》就有記載。大意是以黃帝為首的黃河流域部落與以蚩尤為首的長江流域的部落發生戰爭,雙方都使用各種神奇的動物來幫忙。黃帝這邊的應龍擅長“畜水”,蚩尤那方也有擅長呼風喚雨之靈物,本領較應龍更勝一籌,大雨飄向黃帝這邊。黃帝處於弱勢,就請天女“魃”幫忙止住了大雨,一舉殲滅蚩尤部落。應龍在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殺了蚩尤和夸父。由於戰爭消耗能量過大,本可上天做神的應龍不能返回天庭,無奈到南方生活(因此南方的雨水就比北方要多得多)。

記載

據《述異記》中記述:“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應龍稱得上是龍中之精了,故長出了翼。相傳應龍是上古時期黃帝的神龍,它曾奉黃帝之令討伐過蚩尤,並殺了蚩尤而成為功臣。在禹治洪水時,神龍曾以尾掃地,疏導洪水而立功,此神龍又名為黃龍,黃龍即是應龍,因此應龍又是禹的功臣。應龍的特徵是生雙翅,鱗身脊棘,頭大而長,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齒利,前額突起,頸細腹大,尾尖長,四肢強壯,宛如一隻生翅的揚子鱷。在戰國的玉雕,漢代的石刻、帛畫和漆器上,常出現應龍的形象。
夏天的龍。
應龍生有翅膀,《廣雅》說:“有翼曰應龍”。應龍的原型為夏天的龍星。因為到了夏季,蒼龍七宿升上南方高空,達到了一年中的最高點,好像奮翼翱翔,所以古人就在想像中給南方的龍插上了雙翼。《山海經》提到,黃帝和蚩尤打仗,久戰不下,應龍蓄水,才降伏了蚩尤。殺了蚩尤之後,應龍就到南方住下了,所以南方多雨。如果天氣乾旱,就堆土塑成應龍的形狀,立刻就會風雨交加。所有這一切說法,其實都源於應龍與夏天的龍星關係。

幫助大禹治水

閒居南方,應龍整日無所事事。物華變幻,斗轉星移,一轉眼就到了大禹時代,洪水滔天,生靈塗炭。大禹肩負起拯救蒼生的重任,應龍前來幫忙。漢代的王逸和晉代的郭璞都附和這個神話故事,並強調應龍是有翅膀的。翅膀對於龍來說很重要,因為有翅膀,才有飛的可能,才會導致飛龍形象的誕生。應龍是黃帝和禹兩代的功臣,具備呼風喚雨等偉力並有較高地位,但是翅膀的用處倒沒發揮出來。

相關資料

晉代王嘉《拾遺記》說,大禹治理洪水時,有“黃龍曳尾於前”,與前述之應龍略有不同。又據《巫山縣誌》記載,相傳大禹引導洪水到巫山的時候,有一龍挖掘水道搞錯了方向,一不小心被斬殺。一般的龍就算有引水之功也會冤死於九泉。不論是應龍,還是黃龍,說高點就是部落首領的得力幫手,說低點就是普通士兵,在人類世界中還談不上多少神性。除應龍外,燭龍、勾龍、夔龍等龍形象後來未能見出在後代的發展。
當然,黃龍也可指稱大禹。《山海經》說,禹的父親鯀竊取天帝的“息壤”來掩埋洪水,最後被殺害在羽山的郊外,死後三年軀體不腐朽。天帝派天神用吳刀解剖鯀的軀體,結果誕生了一黃龍,即大禹。這是龍化為人的故事雛形,而後代又多有將人比作龍的故事,如孔子稱讚老子是龍等。

典籍記載

山海經·大荒東經》:“應龍處南極,殺蚩尤夸父,不得復上。故下數旱,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

燭龍

秋天的龍
燭龍又名燭陰,其形象頗怪異,本領也極高強。《山海經》說,燭龍住在西北方的章尾山,又叫鐘山,所以又名鐘山之神。燭龍人面蛇身,體形巨大,身長千里。燭龍閉上眼,就是黑夜,天地就淹沒於黑暗之中,睜開眼,就是白晝,世界重放光明,燭龍不吃飯、不睡覺、平時也輕易不呼吸,因為它一呼氣,就是炎熱的夏天,一吹氣,就變成了寒冷的冬天,還能呼風喚雨。燭龍所居住的西北方的鐘山,是眾鳥褪換羽毛的地方,所以那個地方又叫委羽之山。那裡是大地的邊緣,終年日光照耀不到,因此既陰暗又寒冷,幸虧有燭龍口銜火精為之照明。
這個居於西北的燭龍,就是秋冬之交的龍星,秋冬之交,龍星已經運行到了西北方。
四時之龍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神獸。又名燭陰,也寫作逴龍。人面龍身,口中銜燭,在西北無日之處照明於幽陰。傳說他威力極大,睜眼時普天光明,即是白天;閉眼時天昏地暗,即是黑夜。今文化史家認為,燭龍為北方龍圖騰族的神話,其本來面目應是男根,由男性生殖器蛻變而來。其產生晚於女陰崇拜時代。
山海經.大荒經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謂燭龍。”又《海外經》:“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眠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里,在無晵之東,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參閱龔維英《原始崇拜綱要》。
楚辭.天問
“西北辟啟,何氣通焉?日安不到,燭龍何照?”又《大招》:“北有寒山,逴龍赦只。”
燭龍在雁門北,蔽於委羽之山,不見日,其神人面龍身而無足。(《淮南子·地形訓》)
天不足西北,無有陰陽訊息,故有龍銜火精以照天門中。(郭璞注《大荒北經》燭龍引《詩含神霧》)
萬形經
曰:太陽順四方之氣。古聖曰:燭龍行東時肅清,行西時 ,行南時大 ,行北時嚴殺。(《易緯乾坤鑿度·卷上》)
海外經
“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眠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里,在無晵之東,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
諸說大同小異,顯系本自《海外經》和《大荒經》。
燭龍是人臉蛇身的怪物,紅色的皮膚,住在北方極寒之地。它的本領很大,只要它的眼睛一張開,黑暗的長夜就成了白天;它的眼睛一合上,白天就變回黑夜。它吹口氣就烏雲密布,大雪紛飛,成為冬天;呼口氣又馬上赤日炎炎,流金鑠石,成為夏天。它老是蜷伏在那裡,不吃飯,不喝水,不睡覺,不呼吸——因為它一呼吸,就成為長風萬里。它的神力又能燭照九泉之下,傳說它常含一支蠟燭,照在北方幽黯的天門之中,所以人們又叫它「燭陰」,也寫作逴龍。
燭龍是古人對極光起的別稱之一;

相柳

冬天的龍
相柳,又叫相繇,據說是共工之臣。相柳人首蛇身,長著九個腦袋。此龍樣貌醜怪,性情亦兇悍,它所經過和盤踞的地方,立刻就成為腥臭下濕的沼澤,那個地方無論種什麼莊稼都不會生長。相柳最後被大禹所殺,因為其巢穴不能種植五穀,只好將其地墊高,築成祭祀眾位天帝的神壇。
相柳實為冬天的龍星,因為冬天的龍星隱入北方的地下,所以說相柳潛於沼澤。由於在初冬龍星剛剛隱沒的時候,其最後一個星宿即尾宿尚泠泠地懸掛在西北方的天際,而且尾宿由九顆星組成,所以說相柳九首。
順便說一下,所謂龍生九子的說法,就源於龍尾九星,早在《史記·天官書》中,就將尾宿九星稱為九子了。因為尾宿是龍星之體的最後一宿,所以稱之為龍子。
又稱相繇,上古凶神,特長是放毒水污染環境。
四時之龍
《山海經》相關記載
根據《山海經·大荒北經》的記載,相柳蛇身九頭,巨大得能同時在九座山頭吃東西,它不斷嘔吐毒液形成水味苦澀的惡臭沼澤,發出的臭味甚至能殺死路過的飛禽走獸。它隨同共工發洪水傷害百姓,半途遭遇一心治水的禹,共工不能戰勝禹慘遭流放監禁。
相柳繼承共工遺志繼續作怪,禹便殺死相柳,但是相柳的血液腥臭,流淌過的土地五穀不生,彌留時流出的口水更形成了巨大毒液沼澤,禹三次填平沼澤卻三次塌陷,只好開闢整理為乾淨的大水池並為眾天帝在池邊建造宮殿樓閣,稱為眾帝之台。鰩和柳一聲之轉,在山海經中出現的相柳和相繇事跡又基本相同,因此可以認同郭璞的說法,相柳就是相繇。
《海外北經》:“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於九山。相柳之所抵,厥為澤溪。禹殺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樹五穀種。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為眾帝之台。”
《大荒北經》:“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環,食於九土。其所歍所尼,即為源澤,不辛乃苦,百獸莫能處。禹湮洪水,殺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為池,群帝因是以為台,在崑崙之北。”
記載
共工之臣相柳氏九首以食於九山相柳之所抵厥為澤溪禹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樹五穀種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為眾帝之台在崑崙之北柔利之東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面青。
【譯文】
共工台的台角有一條巨蛇,蛇皮花紋似虎斑,頭總是朝象西方,這條蛇就是相柳。它朝向的南方有眾帝之台。相柳遠是共工的臣屬,長有九個腦袋,面孔倒似人,但身子象蛇。青綠色。他的每個腦袋只吃一座山上的食物。他所到之處,地便有陷處便成溪流沼澤。後來相柳被大禹所殺。他的血膏所流之處,腥氣熏天,無罰再播種五穀,為治理這片土地,大禹將腐濕的泥土挖掘出來,堆成土台,就是五帝台。
神話傳說
在帝舜的主持下,人們舉行了莊重的祭祀儀式,上告天帝,下達鬼神,祈祝成功平定洪水。
儀式之後,禹率領眾神和民眾正式開始治水。他吸取父親鯀治水失敗的教訓,採用新的治水策略:順著水性和地勢,以疏導為主,以堙堵為輔。
為此,禹把整個治水工作進行了詳細的分工:他讓應龍負責導引江河主流的洪水;讓群龍負責導引江河支流的洪水;讓火正伯益焚山燒澤,驅散猛獸毒蛇;讓玄龜馱著息壤跟隨自己和眾人,填平深溝,加固堤壩,墊高人們居住的地方。
由於分工明確,方法得當,治水工作從一開始就進行的很順利。在絕望中掙扎的人們終於看到了希望。
可是,這卻惹惱了水神共工,因為洪水是天帝命他降下來懲罰人類的。雖然現在水勢已經無法控制,但卻使他威風八面,享盡人間的供奉。禹治水居然不通過他,那還了得。水神共工決定給禹一點顏色看看。
於是,共工運用神力,把剛剛平靜一些的洪水又“振滔”起來,一直淹到空桑——大地極東的地方。中原一帶,重新變成澤國。他又讓自己的下屬相繇破壞已經建好的治水工程。這相繇,蛇身盤旋,長著九個腦袋。他喜歡吃土,一次就能吃下九座小山;它吐出的東西,會形成水澤,氣味兒令人噁心,苦澀難聞,即使是野獸都無法在附近停留。
相繇到處吃江河堤壩上的土,使河道中的洪水不斷溢出,四處泛溢,淹沒一塊塊陸地。
眼看著前期的工作被破壞得不成樣子,就要前功盡棄了,禹決心用武力對付共工和相繇。在應龍和群龍的幫助下,禹奮起神威,打敗了水神共工,把他趕回了天庭。又誅殺了罪惡難赦的相繇。
相繇被殺後流了很多血,腥臭無比,不能種任何莊稼;他呆的地方,是一個多水的沼澤地,人們無法在此居住。禹派人墊了三次土,都陷了下去。沒有辦法,禹只好把這裡挖成一個大池塘,並用淤泥在池塘邊修建了幾座高台,作為祭祀諸神的地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