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製造科學與工程學院

四川大學製造科學與工程學院

四川大學製造科學與工程學院,由始建於1945年3月的國立四川大學機械電機工程學系發展變革而來。學院現下設4個系、12個從事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的研究機構、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2個校級教學實驗中心、2個院級中心實驗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川大學製造科學與工程學院
  • 校訓: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 創辦時間:1945年3月
  • 所屬地區:四川省
  • 類別:公立大學
  • 主要院系:機械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材料科學與工程、工業設計
  • 現任校長:李言榮 
學院簡介,辦學規模,科研論文,學科建設,學院領導,系部介紹,

學院簡介

四川大學製造科學與工程學院已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歷程。其間經歷了成都工學院機械工程系,成都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金屬材料系等機構調整。1994年由機械工程系、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系、測試技術與控制工程系以及相關研究所(室)組建成立了製造科學與工程學院。2009年機械設計系,機械製造系,機械電子系三系合併為機械系。
四川大學製造科學與工程學院
學院在60餘年的建設和發展中,全院師生員工艱苦創業,求實創新,勤奮工作,形成了自己的學科優勢和辦學風格,承擔並完成了國家、省、市和企業的眾多科研項目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擁有了先進的教學實驗設備和科研環境條件,聚集了許多製造科學與工程學科領域的學者專家,師資力量強,治學嚴謹,教風學風優良,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國民經濟各部門急需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工程管理等方面的高級人才,在製造科學與工程領域享有較高的聲譽。
面對新的機遇與挑戰,學院堅持“以人為本、崇尚學術、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以學科建設為中心,發揚“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優良校風,抓住機遇,跨越發展,為實現學院的各項辦學指標和科研能力達到國內先進學科水平的研究教學型學院的總體目標而努力奮鬥。

辦學規模

製造科學與工程學院現有教職工210人,在109名專任教師中有教授26人,副教授42人,博士生導師12人,國家級專家12人,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7人。學科體系涉及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等四個一級學科,擁有一個博士後流動站、3個博士學科點和11個碩士學科點,已形成了以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和本科教學為主,成人教學與繼續教育為輔的多層次相結合的辦學體制。目前在校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和本科生超過2400人(其中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近800人),是四川大學辦學規模最大的工程學院之一。

科研論文

學院科研教學能力強,承擔了大量的國家、省、市和企業技術攻關研究項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近3年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項,部省級65項;獲發明專利13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科研論文1016篇,核心期刊613篇,其中SCI論文21篇,EI論文81篇,ISTP論文7篇。

學科建設

學院在“以人為本,崇尚學術,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指導下,以學科建設為中心,加強與信息、生物醫學等學科的交叉,發掘並培養新的學科生長點。學院近兩年來在學科建設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新增加機械設計及理論、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兩個博士點;獲得車輛工程、精密儀器及機械、鋼鐵冶金、人機與環境工程四個碩士點;建立了機械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學院現有博士學科點6個,碩士學科點11個,省級重點學科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3個,省級工程中心1個,在學科建設上形成了布局合理的平台,為學院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川省重點學科: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先進制造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人機系統及仿生工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先進材料成型及模具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四川省工程中心:四川省CIMS工程中心
博士後流動站:機械工程
博士授權點:3個
碩士學位授權點:11個
專業學位(工程碩士)培養領域:5個
本科教育專業:4個

學院領導

王傑,院長,全面主持和負責學院行政工作。

系部介紹

機械工程系由始建於1954年的成都工學院機械工程系機械製造工藝及設備專業發展變革而來,2009年7月由製造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系、機械設計及信息工程系和汽車及機械電子工程系合併組建而成。本專業學科1981年獲準為碩士學位授予點,1990年獲準為博士學位授予點,1999年和2005年“機械工程”先後被評為四川省重點學科和國家一級學科,2003年“機械工程”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現擁有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電子工程、車輛工程四個博士點,以及“先進制造技術”和“人機系統及仿生工程”兩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目前有教師47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1人,講師16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0人。
專業簡介:製造業是國家實現信息化和現代化的堅實工業基礎,現代科學技術如信息技術、核技術、空間技術、生物醫學技術等高新技術都是通過製造業的發展而產生並轉化為生產力的。從航天飛船、人造衛星、飛機、電站、汽車、機械裝備到積體電路、計算機、機器人、生物晶片等無一不是通過製造完成的。而現代製造業則是將最先進的信息技術、新材料、雷射技術、自動化技術同傳統的加工和製造方法相結合而產生的,機械工程與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以及材料科學等學科的相互交叉滲透,使機械工程系具有了新的內涵。
機械工程學科主要研究製造系統的設計理論方法、工程套用技術和科學實驗技術。本專業在教學中注重基礎教學、綜合素質培養、實際工作能力培養和個性培養,要求學生掌握現代製造業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使學生成為具備紮實的機械工程、機械設計、電子、計算機、自動化技術及管理知識的跨學科、複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科學研究:在長期的教學、科研和生產實踐中,本系目前已形成了創新設計理論方法和計算機輔助工具、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CAD/CAM)、精密加工檢測及其自動化、製造過程的自動檢測與智慧型信息處理、開放式控制系統體系結構和套用、企業信息化平台和關鍵技術研究、機器人及現代機構學、計算機輔助設計及機械設計、計算機工程圖學及工業設計、先進傳動技術及現代設計方法、模具設計與製造技術、機電一體化、現代設計理論、方法與設計信息的傳輸及處理、汽車、機械電子工程、人機工程、仿生工程、測試技術及信號處理、自動檢測及控制技術、流體傳動及液壓等各具特色的多個研究方向。
主幹課程:工程製圖、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零件、電工電子學、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機械製造基礎、機械設計基礎、工程材料、公差與技術測量、微機原理及套用、AutoCAD及套用,機械測量技術、控制工程基礎、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CAD/CAM)、數控技術、數控工具機、機械製造工程學等。
就業方向:本系培養的畢業生知識面廣、能力強,能從事製造業領域內製造、設計、科技開發、套用研究、運營管理和經行銷售等方面工作,深受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科技公司、外資合資及大型企業的歡迎,畢業生連續多年供不應求。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始建於1958年,1998年正式設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歸屬製造科學與工程學院。該系現有博士生導師2人,教授6人,副教授8人,實驗室1500M2,已有和正在採購中的儀器設備價值約400萬元,為學生大學階段的學習和將來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專業簡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是機械工程、材料工程、計算機套用技術相結合的寬口徑高技術專業,培養工程材料、材料成型、模具設計與製造、計算機套用等領域內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該專業包含材料成型工程、模具設計與製造兩個專業方向。材料成型工程是製造業的基礎,是各類產品製造的先行和必備工序;模具工程是衡量一個國家工藝水平的重要標誌,模具技術人才的社會需求量極大。本專業的學生應掌握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套用技術等相關領域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基本工作能力,本專業的畢業生應能在機械、材料、模具、電子電器、檢測、工業管理、技術貿易等領域內的大中型企業、科研及設計部門中勝任新材料設計開發、材料成型工藝設計、材料的檢測與質量控制、模具設計與製造、熱處理與表面處理、計算機套用、企業信息化,以及管理、教學、技術貿易和其它技術工作。
科學研究:科學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主要指標。我系有重視科技工作的良好傳統,科技工作成績突出。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在國際會議和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近50篇,其中進入SCI光碟版3篇,EI光碟版7篇,各項指標名列我校工科類專業前茅。主要科研方向有:
1)材料成型工藝與技術 2)新材料與特種合金
3)模具設計與製造 4)計算機在材料工程中的套用
教研機構:機械工程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測試技術與控制工程系、工業設計系
科研機構:雷射套用技術研究所、計算機輔助設計製造(CAD/CAM)研究所、機械電子工程研究所、人機工程與醫療設備研究所、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研究室、四川大學托普集團數控研究室、現代設計製造工程研究中心、四川大學乘風閥門技術研究室、金屬智慧型材料研究室、硬質合金先進工具研究所、智慧型材料與微機電系統研究室、醫學工程研究所
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先進制造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人機系統及仿生工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先進材料成型及模具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創新方法與創新設計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四川大學工程訓練中心
國家級文科綜合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四川大學工程設計中心
院級中心實驗室:製造科學與工程技術教學中心實驗室、機械設計技術基礎教學中心實驗室
管理機構:學院黨政辦公室、學院科研科、學院教學科、學院學生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