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履歷
學習經歷:
1.1978-1982年 武漢水運工程學院(現武漢理工大學) “船機製造及修理”本科,獲工學學士
2.1984-1987年 武漢水運工程學院(現武漢理工大學) “船舶機械製造與修理”研究生畢業,獲工學碩士學位,導師:周勁南、蕭漢梁教授
3.1994-1997年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學”博士研究生畢業,獲工學博士學位,導師:謝友柏院士、虞烈教授
工作經歷:
1.1982.7-1984.8 武漢水運工程學院(現武漢理工大學)船舶機械工程系 ,助教
2.1987.5-1992.10 武漢水運工程學院(現武漢理工大學)船舶機械工程系 ,講師;室副主任
3.1992.11-1996.10 武漢交通科技大學(現武漢理工大學)船舶機械工程系,副教授;系副主任
4.1996.11-1997.12 武漢交通科技大學(現武漢理工大學)船舶機械工程系,教授,碩士生導師;載運工具運用工程學科主任
5.1998.1-1998.12 武漢交通科技大學(現武漢理工大學)船舶機械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生部主任,校長助理
6.1999.1-2000.5 武漢交通科技大學(現武漢理工大學),可靠性工程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副校長,常委
7.2000.5-2015.7 武漢理工大學,智慧型交通系統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副校長,常委
8.2008.5-2016.1 兼任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黨委書記
9.2015.8-至今 武漢理工大學智慧型交通系統研究中心、能源與動力學院首席教授,博士生導師
10.2014.7至今 內河智慧型航運交通運輸業協同創新平台,主任
11.2015.5至今 國家水運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12.2016.11-至今 智慧型航運與海事安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主任
參選院士
嚴新平是2019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的有效候選人,院士提名
任免信息
2015年7月,免去嚴新平的武漢理工大學副校長職務。
2016年2月,免去嚴新平同志兼任的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黨委書記職務;
研究方向
長期從事水路交通工程領域教學與科研工作,致力於船舶的設備運行安全、航行安全、駕駛安全等研究,在船舶設備磨損診斷、船舶航行風險控制、船舶智慧型輔助駕駛等方面有開拓性成果。重點開展船舶機械磨損故障監測與診斷、船舶軸系運行性能檢測、船舶新能源與能效控制、在航船舶感知與航行管控、智慧型航行與安全控制、船舶駕駛主動安全等研究工作。先後主持國家973、863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和面上項目、國家支撐計畫、重點研發任務專項和高技術船舶科研計畫等國家級科研項目20多項。
社會兼職
1.國際標準化組織ISOTC108/SC5委員;國際航運協會智慧型內河智慧型航運專家組成員(PIANC WG 210 on Smart Shipping on Inland Waterways)。
2.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交通運輸工程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科技委能源與交通學部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學校交通運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和水路運輸與工程教學分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協會“交通運輸”專業認證分委員會委員。
3.交通運輸部交通強國建設綱要起草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交通運輸部交通運輸航海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智慧型交通協會常務理事、第二屆專家委員會委員和水路交通專委會主任;中國船級社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摩擦學分會常務理事和油液監測技術專委會名譽主任;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常務理事和智慧型交通專委會名譽主任。
4.清華大學“摩擦學”、武漢材料保護研究所“特種表面保護材料與技術”和上海船舶運輸研究所“航運技術與安全”等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航天航空大學“綜合交通大數據”、中船重工704所“海洋工程裝備檢測試驗技術”和中船重工武漢船用機械有限公司“海洋工程機電設備”等國家工程實驗室技術委員會委員;大連海事大學“船機修造工程”交通行業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5.國際刊物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M: 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 the Maritime Environment、Journal of Marine Engineering & Technology和國內刊物《機械工程學報》《摩擦學學報》《潤滑與密封》《交通運輸工程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交通信息與安全》《艦船科學技術》等雜誌編委會委員。
6.曾兼任全國機械振動與衝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設備管理協會副會長;中國海事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摩擦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交通信息與安全》主編。
主要學術成果
1. 主編教材4本:
1)《機械系統的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
2)《水上交通安全導論》,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3)《智慧型交通系統-原理、方法和套用》( “十一五”、“十二五” 國家級規劃教材),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第一版)、2014(第二版)
4)《船舶清潔能源技術》(“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第一版)、2015(第二版)。
2. 出版學術著作6本,
1)《長江水運風險評價與安全控制技術》(國家出版基金,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
2)《船舶摩擦學》(湖北省社會公益出版基金,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15);
3)《交通系統的信息融合研究》(國家出版基金,科學出版社,2016);
4)《摩擦學系統狀態辨識及船機磨損診斷》,(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科學出版社,2017)
5)《長江航運安全監管與應急技術》(湖北省出版基金,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17);
6)《可監測性與數字診斷技術》(湖北省出版基金,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18)
3.在國內外發表SCI、EI期刊收錄學術論文230多篇
4. 獲得發明專利91件,其中第一完成人32件,第二完成人11件。
5.科技和教學獎勵:
1)船舶動力裝置磨損狀態線上監測與遠程診斷關鍵技術及套用,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12,第一完成人
2)國家內河高等級航道通航運行系統關鍵技術及套用,國家技術進步二等獎,2016,第一完成人
3)面向行業需求培養套用型創新人才的實踐教學研究,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09,第一完成人
4)新能源船用關鍵技術研究及工程套用,中國航海學會一等獎,2018,第一完成人
5)船舶軸系性能研究與艉軸承研製及其工程套用,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15,第一完成人
6)內河交通運行狀態監控與服務關鍵技術研究與套用,教育部高等學校優秀成果(科技進步)一等獎,2015,第一完成人
7)船舶軸系性能和結構最佳化的理論研究、試驗裝置研製與工程套用,中國航海學會特等獎,2014,第一完成人
8)長江船舶航行動態感知與實施管控關鍵技術研發與套用,中國智慧型交通協會一等獎,2014,第一完成人
9)船舶動力機械遠程診斷系統研製及工程套用,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08,第一完成人
10)摩擦學系統狀態辨識理論與方法研究,湖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2007,第一完成人。
學術成就
長期從事水路交通工程領域教學與科研工作,致力於船舶的設備運行安全、航行安全、駕駛安全等研究,在船舶設備磨損診斷、船舶航行風險控制、船舶智慧型輔助駕駛等方面有開拓性成果。重點開展船舶機械磨損故障監測與診斷、船舶軸系運行性能檢測、船舶新能源與能效控制、在航船舶感知與航行管控、智慧型航行與安全控制、船舶駕駛主動安全等研究工作。先後主持國家973、863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和面上項目、國家支撐計畫、重點研發任務專項和高技術船舶科研計畫等國家級科研項目20多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