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問天

嚴問天(1915~1984),原名嚴鳴。安徽繁昌人。幼年在家鄉讀私塾,後隨叔父嚴旦到縣城上國小。1938年初投身抗日戰爭,參加國民革命軍第二軍第九師政治部宣傳隊,任中尉宣傳員。同年8月到信陽大剛報社任編撰,寫評論。11月,《大剛報》遷湖南衡陽,升任編撰室主任。1939年春,范長江領導成立中國青年記者學會衡陽分會,嚴為負責人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嚴問天
  • 國籍中國
  • 籍貫:安徽繁昌
  • 出生日期:1915年
  • 逝世日期:1984年
  • 原名:嚴鳴
人物經歷,

人物經歷

1939年秋,入重慶國民黨中央政治學校新聞專修班學習,集體加入國民黨。1940年4月結業回大剛報社,後任主筆。1946年1月,南京《大剛報》出版,任總主筆,負責言論。3月,國民政府還都南京,陳立夫控制南京《大剛報》,進行人事改組,嚴由總主筆改任毫無實權的社會服務部總幹事。此間與參加國共談判的中共代表團發言人范長江時相過從,串聯南京新聞界浦熙修等10餘位知名人士,組織納涼晚會,討論國共談判形勢與國家前途以及宣傳對策。1947年8月,南京、漢口兩處的大剛報社分家。嚴到漢口民營大剛報社任副社長兼總編輯。1949年武漢解放前夕,設法與當時在香港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工委、文委書記邵荃麟及北平軍管會有關負責人范長江取得秘密聯繫,並依照他們的意見,堅持報紙出版,為迎接武漢解放做輿論準備工作;還秘密參加中共鄂中地委城工部在武漢進行策反和蒐集情報的活動。
武漢解放後,他繼續主持《大剛報》的編務工作。1949年底出席政務院新聞總署召開的第一次全國報紙經理會議,被選入主席團。1950年8月帶領報社職工搞公私合營,並於1952年元旦將《大剛報》更名為《新武漢報》,任總編室主任。1955年任武漢市政協副秘書長。歷任武漢市政協第一至第五屆委員、第六屆常委。1984年4月,在住院臨終前被批准加入中國共產黨。
嚴在大剛報社工作期間,主要撰寫社論。其社論文情並茂,鏗鏘有聲,武漢解放前在東南、西南和華中諸省有較大影響。尤其是抗日戰爭時期撰寫的堅持抗戰到底、抨擊投降賣國的一系列社論,觀點鮮明,正義凜然。在湘桂大撤退之後,寫的一系列揭露國民黨軍隊不戰而逃、卻對千百萬流亡的難民大肆掠奪的社論,以及要求國民黨當局儘快實行憲政、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社論,曾激起人們的強烈共鳴。全國解放戰爭時期,他寫的一系列揭露國民黨當局貪污腐化、殘害人民和歌頌人民鬥爭勝利的社論,為國民黨統治者所忌,受到廣大讀者歡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