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鹽放線菌新物種抗腫瘤活性代謝產物研究》是依託雲南大學,由趙立興擔任負責人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嗜鹽放線菌新物種抗腫瘤活性代謝產物研究
- 依託單位:雲南大學
- 項目負責人:趙立興
- 項目類別: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項目簡介,結題摘要,
項目簡介
擴大微生物的來源是篩選微生物新藥的重要途徑之一,稀有放線菌是發現新結構活性化合物的重要來源。本項目以具有抗腫瘤活性的嗜鹽放線菌新物種(Nocardiopsis sp. YIM 90022、Saccharopolyspora halophila YIM 90500、Streptomonospora sp. YIM 90487)為研究對象,以回響面分析法探索其最適的發酵培養基及發酵條件;以活性示蹤分析結合各種色譜分離手段及製備HPLC技術,對發酵產物進行全成分分離;運用現代波譜分析技術闡明活性物質的化學結構。研究目的:探索嗜鹽放線菌新物種的新基因能否合成新結構類型的抗腫瘤活性化合物。研究結果將為嗜鹽放線菌來源的微生物藥物的研究開發提供理論依據。
結題摘要
從嗜鹽放線菌新物種中發現新的抗腫瘤藥物是微生物藥物研究開發的一個有效途徑。本項目以三株嗜鹽放線菌新物種為研究材料,探索了這三株嗜鹽放線菌的生理生長特徵,用單因子控制、正交試驗設計及回響面分析等方面,結合活性篩選,確定了候選菌株的最佳發酵條件及關鍵因子。結果顯示,添加KCl、NaBr、KI等不同離子的鹽及控制不同鹽濃度,以及玉米粉和酸化玉米漿對代謝產物的多樣性具有顯著影響。經矽膠、葡聚糖凝膠、反相矽膠及高壓製備液相色譜等多種分離技術,從三株嗜鹽菌的發酵產物共分離到55個化合物。經質譜、核磁共振技術、晶體衍射等光譜技術鑑定了40個化合物,發現新化合物7個,正在鑑定中的化合物10個。已鑑定的結構包括核苷類、大環內酯類、生物鹼類、環肽等多種類型,探測到的活性有抗腫瘤、抗菌、抗氧化。 本項目已發表科研論文5篇,均為SCI收錄論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項,參加學術交流會議5次,有力地提高科研水平和在國內外的學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