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葉貫眾

單葉貫眾

單葉貫眾,鱗毛蕨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星散分布在貴州和雲南東南部的石灰地區,數量極少。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屬瀕危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單葉貫眾
  • :蕨類植物門 Pteridophyta
  • 亞門:真蕨亞門 Filicophytina
  • :薄囊蕨綱 Leptosporangiopsida
  • :水龍骨目 Polypodiales
  • :鱗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
  • :耳蕨族 Trib. Polysticheae
  • :貫眾屬 Cyrtomium
  • :單葉貫眾 Cyrtomium hemionitis
  • 分布區域:星散分布在貴州和雲南東南部的石灰地區。
  • 英文名:Cyrtomium hemionitis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繁殖方法,栽培技術,病害防治,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4-28厘米。根狀莖直立或斜升,密被披針形深棕色鱗片。葉簇生,葉柄長4-28厘米,基部直徑1-3毫米,禾稈色,腹面有淺縱溝,通體有披針形深棕色鱗片,鱗片邊緣全緣或有睫毛狀小齒,常扭曲;葉簇生,通常為單葉(即僅具1片頂生羽片)或有時有1-2對側生羽片,三角卵形或心形,下部兩側常有鈍角狀突起,長4-12厘米,寬35-10厘米,基部深心形,先端急尖或漸尖,邊緣全緣或波狀;有時下部深裂成一對裂片或成1對分離的羽片;具3出脈或5出脈,小脈聯結成多行網眼,腹面微凸出,背面不明顯。葉為革質,腹面光滑,背面有毛狀小鱗片。孢子囊群遍布羽片背面;囊群蓋圓形,盾狀,邊緣有小齒。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200-1700米的石灰岩地區常綠闊葉林林下岩石隙中。海拔上限1800米生於石灰岩地區山脊的常綠闊葉林下岩石縫隙中。

分布範圍

分布於雲南東南部西疇、麻栗坡和貴州西部石灰岩地區。原認為本種為中國特有,在越南北部和中部發現有分布。
特產於中國西藏(波密)、雲南西北部及四川西部。

主要價值

貫眾具有治病和防病的雙重功效,特別是對多種病毒有強大的抑制作用,並可明顯的抑制腫瘤細胞。,貫眾已得到普遍的重視,發展前景廣闊。
貫眾具有藥食兩用價值,幼葉可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是山野菜中的極品。貫眾對流感桿菌、腦膜炎雙球菌、志賀和福氏痢疾桿菌均有殺滅作用,新貫眾對雜菌也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同時還具有驅蟲殺蟲的功效。
氣味:(根)苦、微寒、無毒。
主治:
1、鼻血不止。用貫從根研末,取一錢,水沖服。
2、各種下血(包括痔下血、漏下血以及腸風酒痢等)。用貫眾去掉皮毛,焙乾,研細。每服二錢,空心服,米湯送下。或加醋、糊和藥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米湯送下。或將藥燒存性,研細,加麝香少許。每服二錢,米湯送下。
3、婦女血崩。用貫眾半兩,煎酒服。
4、產後流血過多,心腹徹痛。用狀如刺猥的大貫眾一個,全用不銼,只去毛,以好醋蘸濕,慢火灸令香熟,冷後研細。每服三錢,空心服,米湯送下。此方名“獨對湯”。
5、赤白帶下。治法同上。對久病者亦有效。
6、長期咳嗽,痰帶膿血。用貫眾、蘇方木等份。每服三錢,以水一碗,生薑三片,煎服。日服二次。
7、白禿頭瘡。用貫眾、白芷,共研為末,調油塗搽。
8、漆瘡作癢。用貫眾研末,調油塗搽。
9、雞魚骨鯁。用貫眾、縮砂、甘草等分,研為精末。棉包少許含口中,嚼汁嚦下。久則骨刺隨痰吐出。

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或孢子繁殖。
分株繁殖
1.選地與整地在有樹冠遮蔭的林下栽培。先清除林中雜草、樹枝、石塊,深耕土壤,用篩子過土,除去碎石子,取肥沃壤土或腐葉土與其混勻,施以農家肥。深翻20-25cm,整細整平,做畦。
2.分株繁殖在母株周圍,由根莖生出較多的幼苗,通常在春、秋兩季進行分株。秋季於9-10月份,宜早不宜遲,這樣有一個緩苗和越冬營養準備階段。春季於未萌芽前或葉簇才開始生長時期,選根莖發達、健壯的植株,將蕨苗連根帶土挖起,保持根莖完整,或同時將母株挖出,根據母株根莖大小縱切成若干塊,但需帶芽和根或帶根帶葉易成活,隨起苗隨栽。在整好的地面上,按行株距各40cm挖穴,每穴栽l株,覆土後壓實,以增加根莖與土壤的接觸,然後澆水。緩苗3-5天即成活。在北方秋季分株的,越冬前澆1次凍水,於畦面施一些土肥,蓋一些稻草防寒。
孢子繁殖
需選擇消毒泥炭或腐葉土,裝入播種淺盆,稍加壓實,剪取成熟孢子的葉片,均勻撤布在淺盆內,再噴霧保持土面濕潤。上蓋玻璃,約40-50天發芽;幼苗生長緩慢,需細心養護。

栽培技術

1.鬆土除草栽苗澆水後及時鬆土除草,使土壤疏鬆,最好在土表層鋪一層鋸木,既保濕又減少生草。
2.追肥5月上旬追施1次氮肥,施後澆水;入秋苗枯後,撒施廄肥或追肥,可以起到保苗越冬的作用,並為來年生長打下基礎。
3.澆水水和空氣濕度是栽培蕨類的重要因子。蕨類喜陰濕,經常保持土壤濕潤,苗木生長旺盛,有利於根莖自然繁殖。最好安裝小噴灌設施,可同時增加空氣濕度。
盆栽用土以園土和腐葉土等量混合,或與粗泥炭混合。盆株可擺在室內低光度的角落或朝北的視窗,如不是長久放在明亮光照地方,最好隔天移到較明亮處照曬幾小時。一般正常室溫適合生長,如氣溫超過21℃則須葉面噴水,或把植株放於一碟濕砂或卵石上以提高濕度,如降至IO℃以下時則須減少澆水。在溫暖地方,植株冬季不休眠,要適量澆水.保持盆土稍濕潤即可。生長健壯的植株每半月施淡液肥一次。植株的根系布滿盆土時,即可在早春換盆。

病害防治

常見的病害有炭疽病和褐斑病。炭疽病主要危害植株的嫩葉。被害部位開始在葉緣或葉尖呈水漬狀圓形、近圓形的暗褐色小斑,而後逐漸由幾個病斑擴大成不規則的斑塊,顏色變為焦黃,有的病斑呈雲片狀,邊緣有淺紅色暈圈,後期病斑中部變為灰白色,有許多微小黑點,嚴重時整個葉片死亡。在25℃,濕度為80%至90%時,蔓延迅速。本病以預防為主,在新葉形成的梅雨季節和高溫高濕季節應噴藥預防。發病初期可用75%的百菌清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至1000倍液,或70%的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至1000倍液噴施防治。褐斑病又叫葉斑病或葉枯病。常發生在葉片的頂端,受害葉片初期為小圓形黑斑,後擴大成圓形或近圓形,病斑邊緣黑褐色,中央灰黑色並有小黑點,此後病斑擴大迅速,葉片最後變成黑色,乾枯死亡。其主要傳播途徑是落葉,春夏秋季均可發生,高溫高濕季節易流行。發現有病株要立即隔離噴藥,同時剪除並集中焚燒染病枝葉。噴藥保護可採用50%的多菌靈1000倍液、5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200倍波爾多液防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