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花紅絲線

單花紅絲線

單花紅絲線,Lycianthes (Dunal) Hassl.,屬於茄科(Solanaceae)植物。多年生草本,莖纖細,延長,基部常匍匐,從節上生出不定根,莖上常被膜質,透明,具節,直立而開展的柔毛,密或分散。葉假雙生,大小不相等或近相等,卵形,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下延到葉柄而形成窄翅,大葉片長4.5~7cm,寬2.5~3.5cm,葉柄長約8~20mm;小葉片長2~4.5cm,寬1.2~2.8cm,葉柄長約5-15mm;兩種葉片均為膜質,上面綠色,被膜質、透明,具節,分散的單毛,下面淡綠,毛被與上面的相似,稀疏分散於葉脈上,邊緣具較密的緣毛。側脈每邊4~5條,在兩面均較明顯。

基本介紹

來源,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採集加工,近種區別,

來源

來源於茄科紅絲線屬單花紅絲線的全株入藥。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纖細,延長,基部常匍匐,從節上生出不定根,莖上常被膜質、透明、具節、直立而開展的柔毛,密或分散。葉假雙生,大小不相等或近相等,卵形、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楔形下延到葉柄而形成窄翅,大葉片長4.5~7cm,寬2.5~3.5cm,葉柄長約8~25mm;小葉片長2~4.5cm,寬1.2~2.8cm,葉柄長約5~18mm;兩種葉片均為膜質,葉面綠色,被膜質、透明、具節、分散的單毛,背面淡綠,毛被與上面的相似,稀疏分散於葉脈上,邊緣具較密的緣毛。側脈每邊4~5條。花序無柄,僅1朵花著生於葉腋內,花梗長約0.8~1cm,被白色透明分散的單毛,花萼杯狀鐘形,長約5mm,直徑約7mm具明顯的10脈,萼齒10枚,鑽狀線形,稍不相等,長約3~5mm,萼外面毛被與花梗的相似;花冠白色至淺黃色,星形,直徑約1.8cm,冠檐長約1.1cm,深5裂,裂片披針形,長約10mm,寬約3~4mm,尖端稍反卷,並被疏稀而微小的緣毛;花冠筒長約1.5mm,隱於萼內;雄蕊5枚,著生於花冠筒喉部,花絲長約1mm,無毛,花葯長橢圓形,長4mm,寬1.2mm,基部心形,頂孔向內,偏斜;子房近球形,直徑約1mm,光滑,花柱纖細,長約9mm,長於雄蕊,頂端彎或近直立,柱頭增厚,頭狀。

生長環境

生於林下或溪旁。海拔1500~2200m。

分布範圍

台灣、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四川、湖北。

採集加工

夏秋採收,全草鮮用。

近種區別

1、中華紅絲線(變種)
葉較單花紅絲線稍大,莖、葉、花柄及萼外面具有較單花紅絲線明顯而分散的毛,葉背面幾近於光滑;葉柄較長,約1~3cm;花白色。
產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廣東。生於林下,溪邊潮濕地區,海拔635~2000m。
2、紫單花紅絲線(變種)
植株的毛被極少。葉卵形至橢圓狀卵形,先端漸尖至急尖,基部圓形至楔形,兩面均被膜質透明具節的單毛或近無毛;大葉片長5~11cm,寬3.5~6.5cm,葉柄長1.3~2.3cm;小葉片長3~6.5cm,寬2.5~4cm,葉柄長約7~14mm。花冠淡紫色至暗紫色,花梗近無毛,長約5~6mm。花期夏秋間。
產湖北、四川。生長於林下、山谷、水邊陰濕地區,海拔1100~1500m。
3、莖根紅絲線(變種)
植株密被膜質透明具節的單毛,莖匍匐,纖細,延長。葉薄,卵形,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圓形或稍下延成楔形,兩面及葉柄均密被膜質具節的單毛;大葉片長3~5cm,寬2~3.5cm,葉柄長約2~3cm;小葉片長1.2~2cm,寬1.1~1.5cm,葉柄長約5~7mm。花白色至粉紅色。
產雲南、貴州、廣西、廣東及海南島。生長於林下或溪旁,海拔1650~2100m。印度尼西亞的爪哇也有分布。
4、心葉單花紅絲線(變種)
植株匍匐延長。莖及葉的毛被均較單花紅絲線稀疏。葉較小,心形;大葉片長3~4.5cm,寬2.5~3.7cm;小葉片長1~2cm,寬0.8~1.6cm。花冠淡紫藍色至粉紅色。
產四川,生長於路旁或林下,海拔950~1300m。
5、圓葉單花紅絲線(變種)
植株匍匐延長,毛被較稀薄。葉膜質近圓形,先端急尖,基部圓形驟窄成楔形下延。大葉片長2.9~8.5cm,寬2~8cm,葉柄長約4~7cm;小葉片長2~6cm,寬1.5~5cm,葉柄長約2~6cm。花紫色。
產陝西,生於懸岩下,海拔1000m。
6、台灣紅絲線(變種)
小枝的節間長6~12cm。葉柄長1.5~2.5cm;葉片披針形(較中華變種為窄),大葉片長6.3~10cm,寬3~3.3cm,中部以下極寬到兩端漸窄,先端長漸尖或急尖,上面被非常分散的毛,下面僅僅在中脈上被毛,在邊緣上具有較密的緣毛。花序僅1花,花梗長1~1.5cm,在結果時下垂,長約2cm;萼齒開展,鑽形,長約5mm。
產我國台灣省,海拔2500m。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