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亞·歐姬芙

喬治亞·歐姬芙

喬治亞·歐姬芙(1887年11月15日一1986年3月6日),是一位美國藝術家,被列為20世紀的藝術大師之一。歐姬芙的繪畫作品已經成為1920年代美國藝術的經典代表,她以半抽象半寫實的手法聞名,其主題相當具有特色,多為花朵微觀、岩石肌理變化,海螺、動物骨頭、荒涼的美國內陸景觀為主。她的作品中常充滿著同色調的細微變化,組成具有韻律感的構圖,某些時候歐姬芙畫中的物品外輪廓,讓觀者感到此物品的輕脆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喬治亞·歐姬芙
  • 外文名:Georgia Totto O'Keeffe
  • 國籍:美國
  • 出生日期:1887年11月15日
  • 逝世日期:1986年3月6日
  • 職業:藝術家
  • 主要成就:被列為20世紀的藝術大師之一
  • 代表作品:《月梯》《雲上》《未來》
人物經歷,晚年生活,去世遺產,

人物經歷

青少年時期
歐姬芙出生在美國威斯康辛州的太陽草原市。父親Francis Calyxtus O'Keeffe 和母親Ida Totto O'Keeffe經營乳牛場為生。全家有七位兄弟姐妹,歐姬芙排行第二,上有一位哥哥。
歐姬芙紀錄片封面歐姬芙紀錄片封面
歐姬芙在威斯康辛州長大,就讀市政廳學校,並跟當地的水彩畫家莎拉·曼爾(Sarah Mann)學畫。隨後她到麥迪遜市就讀高中。不過只上了2年(1901年到1903年),原因是他父母在1902年舉家搬到維吉尼亞州的威廉斯堡,讓歐姬芙留在麥迪遜與姑母同住,再念一年高中。1903年歐姬芙轉學到維吉尼亞的崔頓主教學院,1905年高中畢業。
大學之後
大學時,歐姬芙選擇芝加哥藝術學院,2年後她轉去紐約市參加藝術學生聯盟。1908年她師事畫家威廉·馬里特·切斯(William Merritt Chase)。並以油畫“無題”贏得藝術學生聯盟中的威廉·馬里特·切斯獎。此畫作“無題”畫得是一隻死亡的兔子與銅罐。此獎也將歐姬芙送到紐約上州的喬治湖區,參加藝術學生聯盟的夏令學校。1908年,歐姬芙到紐約291畫廊觀賞雕塑家羅丹的水彩畫展時,遇到她未來的先生,也就是畫廊主人兼攝影家,阿爾弗雷德·史蒂格利茲(Alfred Stieglitz)。
歐姬芙著名的花朵微觀畫作:畫冊封面歐姬芙著名的花朵微觀畫作:畫冊封面
1908年歐姬芙回到芝加哥當插畫家,1910年她得了麻疹,返回維吉尼亞的家中休息。在這兩年間,她體認到自己並沒有以畫家維生的覺悟,也無法從學術訓練的框架中跳脫出來,因此幾乎是停止繪畫的狀況。
直到1912年,歐姬芙參加維吉尼亞大學的暑期課程,被老師阿隆·貝蒙(Alon Bement)啟發,貝蒙介紹歐姬芙當時教育家阿瑟·衛斯禮·道(Arthur Wesley Dow)的理念:藝術家應善用線、色彩、面與形來詮釋自己的理解和感覺。歐姬芙強烈的被吸引了,並開始嘗試將自己的風格融入其中。
1912年到1914年間,歐姬芙在德州的亞美力哥公立高中教書,夏季時替老師貝蒙當助教,一直到1916年。這段期間,她也曾在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附設教師學院(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的課程,並遇到了啟發她的阿瑟·衛斯禮·道。當時是1914年的夏天。
1915年,歐姬芙轉去南卡羅萊納州的哥倫比亞學院教書,1916年,為了要在西德州州立大學謀得教授一職,她曾短暫回去紐約繼續未完的教師學院課程。這一年可說是歐姬芙真正找到自己畫風的一個關鍵時期,一年前她在南卡羅萊納州時,試著用炭筆繪出一系列抽象的主題,並寄給紐約的朋友安妮塔·普力茲分享。安妮塔相當喜愛這系列畫作,遂將作品拿給291畫廊的史蒂格利茲看,他發現了歐姬芙的繪畫天份,當下決定要將這系列畫作展出,1916年的5月,十幅歐姬芙的炭筆畫在291畫廊以團體展的一部份正式展出(據稱當時史蒂格利茲並未通知歐姬芙,是展出之後安妮塔才告知歐姬芙)。1917年的4月和8月,由於第一展出的評價不錯,史蒂格利茲又替歐姬芙辦了兩次個展。
1917年歐姬芙教了幾年書之後,身體狀況不太好,她申請了長假,搬到氣候溫暖的德州聖安東尼奧市,並開始和史蒂格利茲有書信往來,透過書寫,他們逐漸產生感情,於是在1918年5月,歐姬芙接受史蒂格利茲的邀請,在6月10日搬到紐約。
紐約時期
史蒂格利茲讓歐姬芙借住在他甥女的個人公寓,兩個月後兩人陷入戀情。於是史蒂格利茲離開妻子艾蒙蘭·歐本梅·史蒂格利茲,開始與歐姬芙生活。兩人在紐約市渡過冬春。夏季和秋季則回到史蒂格利茲的家鄉喬治湖。歐姬芙在喬治湖畔畫了不少的寫生作品,透過史蒂格利茲經營藝廊的經驗,也陸續以相當好的價錢賣出許多作品,這些作品裡開始是一些水彩或素描,後來大多數都是油畫,而且越畫越大張,主題也越來越豐富。甚至有一些是曼哈頓的都市高樓風景與夜景,色彩、線、面都已表現出歐姬芙個人的強烈風格。
A Sense of Place 畫冊封面A Sense of Place 畫冊封面
在1918年到1924年間,歐姬芙也認識不少史蒂格利茲在紐約的朋友,如查理斯·德穆思(Charles Demuth),阿瑟·德夫(Arthur Dove),馬森·哈特利(Marsden Hartley),約翰·馬林,保羅·史川德(Paul Strand)和愛德華·史泰欽。這些朋友都是美國重要的現代主義畫家與攝影家,他們對於現代主義的想法和畫風,也影響了歐姬芙。
身為知名攝影師的史蒂格利茲,在1917年歐姬芙第一次在他的畫廊舉辦個展時,就以相機留下了她的身影,兩人住在一起之後,也陸續替她拍了許多攝影作品。1921年的2月,史蒂格利茲舉辦了攝影展。展出共有45張作品,其中多數都是歐姬芙本人,甚至有數張是裸露的,這個展使歐姬芙無可避免的成為眾人話題焦點。
1924年,史蒂格利茲與妻子離婚,並與歐姬芙兩人結為連理,這一年,她開始了最著名的花卉系列,大幅的花朵內部微觀圖,以微妙的曲線和漸層色,組成神秘又具有生命力的構圖。這一系列畫作在1925年展出時,將歐姬芙推到繪畫生涯中的第一個高峰,其中一幅“海芋”以兩萬五千美元賣出,是當時在世藝術家畫作的最高價。也奠定她代表1920年代美國畫家的地位。
新墨西哥州時期
美國新墨西哥州對歐姬芙的中年與晚年生活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在1929年歐姬芙與羅貝卡·史川德拜訪該州的聖大非與陶斯之後,她就深深的受到該地景觀、色彩、岩石的吸引,此後在1929年到1949年間,每年都會到該州旅行(歐姬芙第一次到新墨西哥州的時間最早可追溯到1917年)。1930年她整個夏天都待在該州,收集沙漠上的動物白骨、岩石,寫生並帶這些材料回到紐約作畫。1932年年底到1933年年初,歐姬芙生了一場大病,愈後曾到加勒比海的百慕達休養,在1934年1月才又執筆繪畫。1934年的夏季她再度到新墨西哥州時,無意中發現幽靈牧場,在該地畫了相當多的峽谷、沙漠、荒野的作品。
晚年的歐姬芙,攝影:Carl Van Vechten晚年的歐姬芙,攝影:Carl Van Vechten
就在歐姬芙頻繁來往新墨西哥州和紐約市的這些年間,她的聲望也越來越廣,在紐約市,她接受了幾個榮譽獎項,其中有兩個女性成就獎(one-woman retrospectives)還有芝加哥藝術學院的第一個榮譽學位,以及1946年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所辦的第一個女性畫家個展。1938年威廉與瑪莉學院的榮譽學位,1940年惠特尼博物館的畫冊印刷贊助等。
1946年,史蒂格利茲過世,此後三年,歐姬芙都留在紐約市,除了處理史蒂格利茲的遺產外,幾乎沒有畫作。1949年她正式移居到新墨西哥州,開始在荒漠裡獨居作畫的生活。在整個1950年代,歐姬芙畫了許多泥磚屋等建築景觀主題,還有荒漠夜色,黃昏,與較小型的意像作品等。1958年的《月梯》就是代表作品之一。1958年到1960年間,歐姬芙也開始國外旅行,並將旅行中的風景,融入作畫中。如1962年與1963年的系列《雲上》就是在搭乘飛機時所得到的靈感。

晚年生活

1962年,美國國家藝術文學協會經過評選,將歐姬芙正式列入五十位傑出成員之一。也是這個時期,75歲的歐姬芙視力開始衰退,診斷之後發現得了黃斑點退化症(Macular Degeneration)這個眼病讓她逐漸損失中央視力和色覺。定居在幽靈牧場的歐姬芙轉向立體雕塑創作,並積極的治療自己的眼病,1973年秋天,年輕的陶藝家尚·漢密爾頓(Juan Hamilton)到幽靈牧場找工作。歐姬芙雇用他幫忙家事處理,兩人很快就變成了關係緊密的伴侶。
歐姬芙除了陶藝創作外,也開始將自己的生平寫成回憶錄。《喬治亞·歐姬芙回憶錄》(Georgia O'Keeffe)在1976年出版。佩里·米勒·阿達托(Perry Miller Adato)的同名紀錄片則在1977年完成,並在全國電視上播放。1972年,歐姬芙獨力完成最後一幅油畫《未來》(The Beyond)。此後到1978年間則以炭筆與水彩畫為主。1978年到1984年間,多以石墨畫為主。
1984年,歐姬芙遷出幽靈牧場,搬到較大的城市聖大非,以便獲得較好的醫療照顧。1986年3月6日,98歲的她在聖文森醫院過世。骨灰被灑在她生前作畫多次的皮德農山,從此山能看到她的幽靈牧場。歐姬芙過世後,美國國家傑出女性榜將她列入其中。在她有生之年,一共獲頒10個榮譽學位,有不少以她為主的相關書籍陸續出版,美國郵政也曾在1927年將她的《紅罌粟花》印成郵票。

去世遺產

由於1980年代歐姬芙修改遺囑,將幽靈農場和其他遺產都留給漢密爾頓,其家人認為相當不公。1986年,歐姬芙的家人與漢密爾頓為了遺產問題訴諸公堂。此遺產之爭最後庭外和解,兩方同意成立非營利基金會,負責保管和展出歐姬芙的作品。
1997年,歐姬芙博物館在聖大非市成立。基金會也正式轉入博物館中,展出她的攝影、畫作、檔案等等。今日歐姬芙的作品主要有下列博物館收藏,除歐姬芙博物館外,還有大都會博物館、芝加哥藝術學院、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費城美術館與美國國家畫廊。
1993年,一名堪薩斯州銀行家R. Crosby Kemper Jr花了550萬美元買下藝術經銷商Gerald Peters手中的28幅水彩畫,經銷商聲稱是歐姬芙在1916年到1918年間的畫作,名為《峽谷國度》(The Canyon Suite),隨後銀行家將這些畫捐給美國密蘇里州堪薩斯市坎貝爾當代藝術博物館。這些畫作並沒有被歐姬芙博物館列入作品名錄,經查證後為偽畫(新聞)。2001年經銷商Peters將550萬美元退給Kempers。
1999年,歐姬芙博物館館長芭芭拉與研究中心的愛密麗一同出版了作品目錄,2029件作品,共有兩大冊,完整的列出從1901年到1984年裡歐姬芙作品的年代和細節。
我不信任文字/文字和我一點都不友好/畫家使用文字/就好像嬰兒在學走路/最好讓圖畫自己發言/而不是再加上些文字
過去在我身上發生了什麼以及如何發生的/我覺得那不乾別人的事/只和我有關/你只用看看畫作/覺得在畫裡面能夠看到些什麼/你就有權看這么多/就允許你看到這么多
別人的視角,永遠也不如你自己的好/與生俱來,因為最終這就是你的全部/失去了它,你就失去了自我以及所有的一切
我當初要知道就好了
沉靜的獨白、舒緩的樂曲,畫面上一個有著雕塑般面龐的女人正凝神作畫。
一下子,人就被帶進那個年代、那個氛圍,心不由地莊重起來。
之前,收到岡底斯的簡訊:去找影碟《喬治亞·歐姬芙》看,我已看過兩遍,相信你會喜歡。喬治亞·歐姬芙?何許人?我一頭霧水。
直到電影開始,關於喬治亞·歐姬芙,我的了解僅限於岡底斯的介紹:她是美國的一位女畫家,丈夫是攝影家。看片子前不看任何介紹,一向是我的習慣。
不用說,這位就是女主人公了。
她的面容如此堅毅,氣質如此獨特。
她和丈夫阿爾弗雷德·斯蒂格里茨的相遇、相愛,偶然又自然,當然,還有必然。
畫室里神秘、幽暗的光影中,斯蒂格里茨對歐姬芙充滿愛意的目光令人難忘。對她身體各個部位的審視與拍攝,成為他感受愛、表達愛的一種方式。“我對你所有的感情都凝結在這個瞬間。”他在暗房裡拎著濕漉漉的圖片對歐姬芙說。
“我們一點兒錢都沒有,是吧,斯蒂格里茨先生?”
“藝術家不為錢而工作,他為樂趣工作。”……
“我從來不指望你什麼,除了你是個偉大的璀璨明星,而我要搭你的便車。”
這是他們的一段對話。
是的,是斯蒂格里茨將歐姬芙介紹給紐約的藝術界,是他不收一分佣金為畢卡索、布拉克、羅丹,包括歐姬芙舉辦畫展,是他聽到歐姬芙想要一個孩子時大發雷霆:“你在這個世界上就是來畫畫的!不是來養育子女的,是畫畫的!畫畫!”
去新墨西哥州的陶斯,開始是一種逃離。然而,那裡的峽谷、沙漠、荒原如此壯美、如此絢爛,歐姬芙被深深吸引。
從此,她生命中的大半時光在那裡度過----旅行、居住、創作。那裡成為她靈魂與自我的棲息地。
相戀的時候,一個深情的擁吻、一個不經意的牽手,那樣自然而動人。
即使情感出現危機,斯蒂格里茨到醫院探視,歐姬芙自始至終沒有一句話,但那滿眼的淚水,早已讓人感受到她內心的狂瀾,隱忍,是因為,她依然愛他。
斯蒂格里茨曾對歐姬芙說:你找到了自己,成為了自己,擁有健康和活力,如我所願。我成功了,你也是,但是我們都各自失去了一部分,這就是我們生活的諷刺。
當她在超市聽到斯蒂格里茨中風的訊息,從收銀台直奔機場,正趕上陪伴他最後一程。而“想死在她懷裡,”一直是斯蒂格里茨心中的一個宏願。
當斯蒂格里茨去世多年,暮年的她作品完成時仍會想:現在斯蒂格里茨先生會怎么看?因為,實際上,他要喜歡就好了,這比別人喜歡對她來講更重要。
當片尾的字幕打出:
阿爾弗雷德·斯蒂格里茨於1946年去世時,其作品已幾乎被世人遺忘,歐姬芙耗費後半生的精力恢復其美國現代攝影之父的名聲。”
“到她1986年98歲高齡去世時,喬治亞·歐姬芙已經成為歷史上最傑出的女畫家。”
我終於知道:
她一生都愛他。
她的影響力如此之大。
應該說,整部片子拍的含蓄而藝術,至始至終充滿美感。無論畫面、音樂,還是演員的演技都無可挑剔。尤其是美國西部的自然風光,更是美的令人震撼。
但,真正的震撼來自觀片後關於歐姬芙和斯蒂格里茨的網上搜尋。
歐姬芙真美:桀驁不馴的面容、挺拔豐滿的乳房、修長妖嬈的雙手……
還有她的那些繪畫作品:花卉系列,動物骨骸以及風景。
美且寓意深遠。
她常以巨大的花朵為主題,畫面清澈、純淨,只用少數幾種顏色,賦予畫布神秘而富有生命力的氣質。
歐姬芙作品中的構成不管是風景或花卉,都溶入暗喻著女性性器官的形狀。
也許她自己並不承認,但觀者似乎並不難感受到這一點。
還有,她的丈夫阿爾弗雷德·斯蒂格里茨竟然在美國攝影和現代藝術的發展過程中具有如此舉足輕重的地位。
當喬治亞·歐姬芙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青年畫家時,他早已功成名就,斯蒂格里茨慧眼識英才,以他的強有力影響,把她推介給美國藝術界。難怪,電影裡,無論是《歐姬芙》人體系列展覽,還是他在291畫廊為喬治亞·歐姬芙舉辦的畫展會有那樣的轟動效應。
他的風景、人文攝影,以及為歐姬芙拍攝的人體如此唯美、如此浪漫。尤其是後者,那些生命的韻律與美的靈感,由於攝影家的瞬間把握,已成為永恆。這些傑作,是沐浴在愛河裡的他們獻給對方的愛的禮物。
無疑,斯蒂格里茨的照相機成為他們世紀愛情的見證者。
歐姬芙九十八年漫長的一生,本身就是一部引人入勝的傳奇。
她的巨大的成功源於她從小就知道自己要什麼,以及為此要捨棄什麼。
她執著、堅定,永遠不會被任何觀念和潮流所淹沒。對她影響最大的美國前衛藝術先驅斯蒂格里茨,即使後來成為她的丈夫,也未能真正改變她的心靈之旅,她的藝術始終是按自己的邏輯發展。
她說:我有生以來一直非常膽小,但我從來沒有因為膽小而不做我想要做的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