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天富

喬天富

喬天富,四川綿竹市人。 1954年出生;1970年當兵。現任解放軍報高級記者,中國文化名人。 中國攝影家協會理事,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常務理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喬天富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四川綿竹市
  • 出生日期:1954年
  • 代表作品:《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大閱兵》,《軍中姐妹》
  • 職稱:高級記者
簡介,人物事跡,著作,

簡介

七十年代曾是我團政治處宣傳乾士,後調師.軍.直到解放軍報社.
喬天富擅長於重大新聞事件的採訪,他參加過: 1976年唐山大地震, 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 1980年我國第一次向南太平洋發射運載火箭, 1981年秋季華北軍事大演習, 1984年國慶35周年大閱兵, 1986年老山防禦作戰, 1987年大興安嶺特大森林火災, 1991年南方大水災, 1997年三峽大壩截流, 1998年特大洪災, 1999年國慶五十周年閱兵盛典, 2005年中俄軍演、“神舟5號”,
2005年“神舟6號”載人航天等重大新聞事件的採訪,他用勇敢、智慧在新聞現場捕捉稍縱即逝的瞬間,在新聞攝影界創造了許多次“第一”。
近三十年來,他的新聞攝影作品曾獲獎數百次,其中: 《飛向太平洋──運載火箭點火起飛》獲1980年全國好新聞獎, 《瀆職者的窘境》獲1987年全國好新聞一等獎,同時獲1987年度“全國最佳新聞照片獎”, 《世紀大閱兵》獲1999年中國新聞獎三等獎。 《神六飛天》獲中國新聞獎二等獎。 《冷的邊關熱的兵》、《神舟飛天圖》、《中俄軍演》分別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攝影藝術獎。
喬天富自入伍以來,因作戰勇敢和工作出色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榮獲1987年《全國十佳新聞攝影記者》稱號,1991年獲“首屆范長江新聞獎”提名榮譽。

人物事跡

喬天富從事新聞工作39年,任解放軍報記者32年。他把我軍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融入自已的新聞攝影實踐,形成了鮮明的攝影釆訪風格。他數十年如一日,總是沖在血與火的第一線,很多優秀的新聞照片是用命拼出來的。他是軍報記者中上戰場最多的人,執行急難險重任務最多的記者。
1979年2月,他當記者後執行的第一次採訪任務就是上戰場。他剛調入軍報,主動請纓參加邊境自衛還擊作戰採訪。在攻克同登、諒山戰鬥的槍林彈雨中經歷了生與死的嚴峻考驗。2月17日戰鬥打響,午夜,他向北京發回第一批戰地新聞照片和文字稿。他拍攝的《大炮上刺刀》、《攻克同登火車站》、《插向敵後》、《友誼關凱旋》等新聞照片給讀者留下深刻印像。他隨部隊向諒山敵後穿插時遭敵襲擊,是掩護他的偵察兵和一塊大石壁救了他的命。途中,一顆炮彈在他前方數十米爆炸,他匍匐在地,壓扁了萊卡相機的鏡頭蓋和遮光罩。
喬天富喬天富
1986年,老山前線,他第二次上戰場。3個月中,他跑遍了老山、八里河東山的前沿陣地,參加了拔點戰鬥,在老山主峰度過除夕之夜,拍攝的新聞圖片展示了前線官兵英勇戰鬥形象。為了上最前沿那拉口子陣地,他偽裝成給前沿陣地運送彈藥的士兵,用編織袋兜著照相機穿越著名的“百米生死線”。在一次反擊戰鬥中,我炮兵陣地中彈起火,數百箱彈藥隨時可能爆炸,千鈞一髮之際,他沉著冷靜地攝下了戰士們不顧生死,從烈火中搶運彈藥的壯烈瞬間。
1987年大興安嶺撲火救災。5月9日,他是首都新聞界第一個從北京趕到火災現場的攝影記者,是第一個向北京發回獨家新聞照片的記者。《解放軍報》在首都各大報中率先以獨家新聞的形式辟欄刊出一組新聞照片,新華社轉載並向全世界發了通稿。5月14日,他在漠河的原始森林中被大火包圍,36小時斷水斷糧,跟著森警官兵靠著指北針向黑龍江突圍得以脫險。
1991年,我國南方發生特大洪災。他到達湖北新洲縣時,縣城四面被洪水包圍,舉水河把洪水高高舉起,滾滾濁浪高出縣城4-6米。7月10日凌晨,護堤開始滲漏,城中6萬居民面臨滅頂之災,他臨危不懼,冒著大雨突入縣城,攝下了某舟橋旅四營和空降兵冒死堵決口的畫面。
2008年初,我國南方發生特大雨雪冰凍災害。喬天富快速行動,到達重災區湖南郴州市。他冒著嚴寒、餓著肚子、連續奮戰,拍下了京珠高速路上諸軍兵種聯合作戰,破冰除雪的新聞照片。大年三十的年夜飯,他是和搶修電網的官兵在郴州秦深山半山腰的冰雪中吃的。午夜時分,他把《除夕之夜,郴州亮了》的新聞照片傳回北京。2月12日,他又轉戰江西,跟隨部隊在贛北、贛西、贛南深山中奮戰,一周內,他拖著患關節炎的雙腿爬了11座大山。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15時31分,喬天富從簡訊中得知驚天噩耗,他邊報告、邊行動,乘計程車於16時30分到達北京南苑機場。隨北京軍區某工兵團趕赴災區,半夜到達都江堰市,成為從北京最早趕到災區,最先發回稿件的記者之一。
他的家鄉綿竹是極重災區,他家在地震中3位親人遇難。他強忍悲痛拚命工作:在都江堰聚源鎮中學廢墟上冒雨作業;轉戰綿竹漢旺鎮,路過家門而不入;突入地震中心汶川映秀鎮;三進北川縣;從2008年5月12日至17日,在搶救生命的第一階段,他5天5夜連軸轉,只在車上睡了12個小時,吃了4頓飯。
他把危險、生死置之度外。拍攝官兵們在危樓中救人,他和官兵面臨相同的危險;兩次在樓房裡發稿,都趕上了6級以上的餘震;特別危險的是5月15日夜,他為拍攝某集團軍工兵團在北川縣曲山國小廢墟中《苦戰9小時,救出3女生》的新聞照片,經歷了生與死的嚴峻考驗。曲山國小建在北川縣城陡峭的高山邊,相鄰100米的北川中學新址已被垮塌的山體全部埋葬。當夜餘震不斷,隨時可能被山體滑坡埋葬,他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在現場堅守一夜,記錄下官兵們搶救生命的壯舉。
組織上給予他崇高的榮譽:他是解放軍報編輯記者中立功受獎最多的記者,先後2次榮立二等功,3次榮立三等功,2008年10月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全國抗震救災模範”榮譽稱號。
在解放軍報社千錘百鍊,喬天富鍛鍊成為中國新聞界擅長重大新聞事件和重大突發新聞攝影報導的能手
解放軍報培養造就了喬天富。經過千錘百鍊,他成為擅長重大新聞事件和重大突發新聞攝影報導的能手。他參加過1979年邊境自衛還擊作戰,1980年我國向南太平洋發射運載火箭,1981年華北軍事大演習,1986年老山防禦作戰,1987年大興安嶺撲火救災,1991年南方特大洪災,1998年抗洪救災,1999年國慶大閱兵,2003年以來的神舟5號、神舟6號、神舟7號載人航天等重大新聞事件的攝影報導。他用勇敢、辛勞和智慧,在新聞現場捕捉轉瞬即逝的瞬間,在新聞攝影界創造了許多“第一”。 1987年大興安嶺撲火,他拍攝的以批評官僚主義為主題的《瀆職者的窘境》為中國新聞改革作出了貢獻。在歷次重大新聞報導中,他都創造了一流的成績。
勤奮學習,勤懇從業,取得了突出的業務成就
30多年來,喬天富勤奮學習,勤懇從業。他把智慧、才能、青春和健康都獻給了黨和軍隊的新聞事業。他入伍前是個放牛娃,唯讀過6年書,80年代他用三年的業餘時間艱苦自修,獲取了兩個大專文憑。多年的艱苦奔波,使他身患肝炎、萎縮性胃炎、慢性腸炎、貧血等多種疾病,最困難的時候,他外出採訪時背著電飯鍋熬中藥。他曾在中國北極漠河哨所-50℃的嚴寒中採訪凍傷手指,在採訪抗洪救災和軍事演習中兩次中暑暈倒。30多年來,他4次獲得全國好新聞獎(中國新聞獎):《飛向太平洋—運載火箭點火起飛》獲1980年全國好新聞獎,《瀆職者的窘境》獲1987年全國好新聞一等獎,年度“最佳新聞照片獎”,《世紀大閱兵》獲中國新聞獎三等獎,《神六飛天》獲中國新聞獎二等獎。《冷的邊關熱的兵》、《神舟飛天圖》、《中俄聯合軍演》分別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攝影藝術獎。他榮獲過1987年全國十佳新聞攝影記者。在中國新聞獎暨年度全國新聞攝影作品複評中連年獲獎。

著作

《烙在大地上的傷痕──來自大興安嶺火場的攝影報告》、《林區救火存真》、《中國軍隊十年大觀》、《危難時刻──1991年湖北抗洪紀實》、《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大閱兵》、《軍中姐妹》、《數位化圖像空間》等。 他的攝影作品在各種畫報、雜誌、書籍刊用封面達500幅之多。
喬天富喬天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