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通俗報

《啟蒙通俗報》創刊於1902年3月,成都傅氏圖書局印行。報館設在圖書局內,即成都城內桂王橋北街32號。半月刊。第1號(該刊“期”、“號”和“冊”有混用現象)名為《啟蒙通俗書》,第2期改名為《啟蒙通俗報》。創刊之初原計畫一月出兩本(期),一年共出24期。但第2期就刊出“本報告白”稱“近因梓人難覓,以至出報過遲”,以後也經常出現脫期現象。從1903年6月(光緒29年5月)的第14期起改為月刊。該刊印行部數最多時超過千部,1904年因經費運營困難而停刊,終刊期數不詳。1906年,傅崇矩將《啟蒙通俗報》改為《通俗日報》,撰述多用白話。

該刊由傅崇榘主編,主要撰稿人還有史峰、臥雲室主人、湘郷女史、陳光弼、劉汝瓊、吳虞、王章、裘毓芳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啟蒙通俗報
  • 主辦單位:啟蒙通俗報社編輯
  • 創刊時間:1902年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欄目方向,文化傳統,

欄目方向

主要欄目有:論說、中國白話史、西國白話史、蜀中新事、外國新事、訓蒙圖書、雜錄、告白等。
該報聲稱:“本報不臧否人物,不誹議政事,專以啟蒙通俗為主”,“本報為中下等人說法,文義淺顯,兼列白話”。《啟蒙通俗報》是清末啟蒙白話運動中出現較早的期刊,也是四川省創辦最早的白話報。其中發表的一些啟蒙白話歌謠,如《勸學歌》、《勸女學歌》、《女學生入學歌》、《新少年歌》、《醒國唱歌》、《西學訓蒙三字經》等尚未引起研究者的注意。該刊認為教育是轉弱為強、反貧為富的藥方。

文化傳統

《啟蒙通俗書的章程》
這個書的用處 是專為小孩子起見,所以叫做《啟蒙》,又為平常百姓,字墨不深的人起見,所以叫做通俗。又為中國風氣未開,小孩子不知道學好,俗不可耐的人,不知道世界上的事情,做老師的不知道教徒弟的法子,做父兄的不知道教子弟的方子,我們才出這個書,立世道人心的根基,使孩子們看了這個書便知道古今的事跡,時下的經濟,便尋出用功的路子,有用的學問來。
這個書 只要認得幾個字的,都自己看得過,不要老師講解,都自己講得過,無論何等人,都可以看得講得。
這個書的主意 因為時下各報都是談國事,論時事,莫有專講學問的,我們恐怕誤人子弟,敗壞風俗人心,才立此書,以正蒙學。
這個書 原來叫做訓蒙新法,一時刻不出來,才照報的章法,按月刷印,使人早些看好用功。
這個書的章法 一回載幾篇論說,載幾篇中國史事,載幾篇西國新事,載幾篇時下新書,後來都可以抽出,分開訂成書本。
這個書 一月出兩本,一年有二十四本,有閏月的年歲,多加兩本,每月取錢二百六十文,全年取錢一千九百二十文。省外買主,每份每年另加郵費錢二百文,有替我們賣書的,二百文錢我們照九十文收。都要先交了錢才能夠回回送看。外省的郵費,照章另加。
這個書 不沾涉地方上的事件,上面演的書籍學問,都是從東西洋的著作,演出來的,照書演成白話,演話不演義,所演各種文字,就是講書的一般,把他講清楚,使個個孩子,不要師傅都曉得。雖是一種俗言俗語,莫得半句是唱耍的,儘是實在情形,看這個書的人,要曉得各人的口氣不同,各省的口白不同,各方的字眼不同,切莫說他句法,有些生澀,有點鄙俗。若要筆法好文理妙,就失了這個書的本來面目。
這個書 亦有登來稿的體例,凡有正世道人心的人,演有訓蒙通俗的書,或是論說,送交前來,都可以代為刻上去。但不要壞人心,亂風俗,造謠言,惑世道的。專要有益於人的話,信錢務須已,先付清楚,我們不接莫有先付信錢的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