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與出路:社會發展隨想錄

問題與出路:社會發展隨想錄

《問題與出路:社會發展隨想錄》是2010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永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問題與出路:社會發展隨想錄
  • 作者:李永君
  •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6月1日
  • 頁數:418 頁
  • 定價:50.00
  • 開本:16 開
  • ISBN:9787202055229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問題與出路:社會發展隨想錄》是對中國社會現實問題的思考、分析和建議。作者關注社會現實生活中的熱點問題,特別是幹部民眾普遍關心的那些熱點問題,內容幾乎囊括了現實生活的各個重要方面。《問題與出路:社會發展隨想錄》源於作者對生動的社會實踐的感悟,也包含著作者對如何解決我們在社會現代化轉型過程中面臨的各種問題的思路,是作者對現今時代所遇到的“問題與出路”的探索。
《問題與出路:社會發展隨想錄》編選了作者五年來對河北省情、經濟社會發展的思考心得,把握了“兩不選、兩不拘”原則。“兩不選”:一是公文不選,那是職務行為,不能作為個人的東西;二是合作的文章不選,不能把別人的勞動成果拿到自己的籃子裡(有篇與河北新聞網網友對話政治建設的文章,因系與河北經貿大學副校長王鳳鳴博士同時參與,為保持對話的完整性,經徵得王校長同意,將其對話內容一併納入)。“兩不拘”:一是不拘長短,感覺有點意思,便收進來,所以集子裡的東西長短不一;二是不拘粗細,有些文章是用來發表的,寫的比較用心,而相當一部分就是參加一些研討會的發言提綱,或者是在哪裡的一些演講要點,很粗。編輯《問題與出路:社會發展隨想錄》時,只做了簡單的文字修飾。不是對讀者不尊重,而是沒有精力再去二度創作,同時也為了維持原貌。《問題與出路——社會發展隨想錄》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格局,分成經濟、政治、文化、社會、黨建、法治、戰略和雜談八個類別。

圖書目錄

經濟篇
是誰讓我們陷入了經濟危機
金融危機給河北上了一課
金融危機面前的冷思考
中國與世界:浮在水面上的帶眼木桶
GDP崇拜還需降溫
最佳化產業結構要注入理性思維
又好又快發展,應該好在哪裡
廣東歸來看差距
新農村建設要從三個層面操作
建設新農村,首先要造就新農民
稻田養蟹,山溝中的生態農業
介紹一個合作社
政治篇
以人為本,以哪些人為本
建設社會主義民主,胸襟再寬一些,膽子再大一些
中國人不會使用民主嗎
香港直選的示範意義
政治建設框架體系
分權好,還是集權好
沿著民主的道路前行
艱難中的跋涉
“青縣村治模式”,鄉土政治的奇異花朵
媒體應該怎樣報導“兩會”
貧窮產生革命,富裕產生民主
購書小記:遇到伯恩施坦
文化篇
文化是軟的,文化力是硬的
文化·燕趙文化·向海文化
欲建強省,必塑新魂
解放思想貴在“真”“實”
還有一個“受害人”
恢復繁體字是一種倒退
文明是一種生活方式
從衣帽取人到坐騎取人
制度的土壤是文化
如何建設一座有文化有品位的省會城市
城市建設要講究“小題大做”
社會篇
建設和諧社會要把握“四個統一”
和諧社會,怎樣才算和諧
如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樹立和諧理念,踐行和諧要求
構建“和諧河北”,一項為社會公平而奮鬥的壯舉
警惕和諧社會浪潮中的“思想病”
“和諧河北”的前台與背後
“和諧河北”建設適逢其時、勢在必行
從和諧社會到“和諧河北”
民生:最大的政治、最重的政績
打破怪圈:金融危機與社保政策
一個不應忽視的困難群體
讓民間組織活躍起來
黨建篇
黨建工作要立足三大領域突出三個重點
科學發展觀應當這樣理解
“空心村”和“爛心城”不符合科學發展觀
大力弘揚求真務實作風
非常時期更需非常作風
領導幹部應當提防三種“常見病”
當今幹部制度三大弊端必須革除
腐敗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特有現象
三十年來腐敗心理演變之軌跡
法治篇
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執法為民”首先是“執法為人”
法律素養比法律知識更重要
正視“公平正義缺損症”
社會需要什麼樣的穩定
以平和之心看待上訪
涉法上訪,要從根上解決
關於中西法律觀念上幾個問題的比較
政府要動,法院要靜
暗中執法,法應當是明的
玷污法律的代價有多大
逮捕總統:又一次人權與主權的衝突
戰略篇
二十一世紀中國現代化的四個標誌
改革是否有窮期
三十年改革,成績成本各幾許
三十年改革史的五座里程碑:五個三中全會
經濟社會發展強省,應該強在哪裡
要跳出城市談城市化
發展中小城鎮,河北城鎮化道路的必然選擇
擴權縣下步向何處去
設區市要成為自食其力的經濟體
河北必須培育次中心城市
縣多也有縣多的好處
建立“華北經濟協作區”
雜談篇
行省制度沿革及河北省域變遷
河北省會變遷記
華北是怎么從水鄉澤國變成乾旱之洲的
再造秀美山川不是夢
全憑一口氣
別有滋味海外書
如果“五月花號”上是中國人會怎樣
值得國人自豪的兩件事
如何提高調研能力
如何寫好領導講話
文以載道
做自己喜歡的工作
後記:我這五年

作者簡介

李永君,河北大名人,長斯從事政法實務和政策研究工作,多次參與、主持河北省發展戰略和重要檔案的論證與起草工作。曾任中共河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現任中共河北省委政法委副秘書長、河北省社會學與社會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河北中青年社科專家“五十人工程”成員、中國社會學會理事、中國法學會會員。先後出版《稅收犯罪認定處理實務》、《法里法外》、《邊走邊想》等專著5部;在《法制日報》、《檢察日報》、《法學論壇》、《河北法學》等報刊發表法學論文30餘篇;在《河北日報》、《社會科學論壇》、《共產黨員》等報刊發表經濟社會政治理論文章40餘篇;在《人民日報》、《長城》、《雜文報》、《當代人》等報刊發表散文、雜文、隨筆100餘篇。

後記

我這五年
2004年春夏之交,我離開工作了十七個年頭的政法機關,來到中共河北省委政策研究室工作,一轉眼已經五年多了。最近,我又要離開這裡,重返政法工作崗位。
回首五年多來,雖匆匆而過,但還是頗有一些收穫的。一是起草了一批公文,這是工作。五度寒暑,到底撰寫了多少篇調研報告,起草了多少份紅頭檔案,沒有統計。有點價值的,會進檔案館,沒用的可能已經進了造紙廠。二是讀了一些書。早年學法出身,又長期以法為業,基本上是一個法律人的知識結構。到了政研室,感覺到了自己視野的局限。於是“惡補”了一些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知識,可以說這五年讀了一個經濟學、社會學本科,也讀了一個“河北學”、“發展學”本科。三是思考了一些問題。從政法實務到政策研究,更多地關注和思考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的一些巨觀問題。特別是參加省內一些發展戰略的謀劃和制定,需要對河北省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層規律進行較深的掂量和思考,大腦里經常醞釀著一些想法。有些想法融進了領導決策或省里政策,但還有更多的想法存在自己手裡。慢慢積累下來,竟也沉甸甸的。這些文字記錄了五年多來的思考心得,也記載了2000個日日夜夜的工作軌跡。
編選這些文章,把握了“兩不選、兩不拘”原則。“兩不選”:一是公文不選,那是職務行為,不能作為個人的東西;二是合作的文章不選,不能把別人的勞動成果拿到自己的籃子裡(有篇與河北新聞網網友對話政治建設的文章,因系與河北經貿大學副校長王鳳鳴博士同時參與,為保持對話的完整性,經徵得王校長同意,將其對話內容一併納入)。“兩不拘”:一是不拘長短,感覺有點意思,便收進來,所以集子裡的東西長短不一;二是不拘粗細,有些文章是用來發表的,寫的比較用心,而相當一部分就是參加一些研討會的發言提綱,或者是在哪裡的一些演講要點,很粗。編輯本書時,只做了簡單的文字修飾。不是對讀者不尊重,而是沒有精力再去二度創作,同時也為了維持原貌。
從事政策研究這樣一個綜合性很強的工作,平常的思考範圍也是相當廣泛的,所以這些文章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既然是彙編成冊,就要有個體例。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格局,我把它們分成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黨建五個類別。另外,法治建設和發展戰略兩類文章比較集中,又不好並人上述任何一類,就單設為獨立的兩類。最後還有一些篇目,內容比較分散,但還有些趣味,納之無位,棄之可惜,索性就又設了一個“雜談篇”,將它們歸人其中。這樣,全書共分為八篇。按說,“四位一體”格局已成大家耳熟能詳的定例,現在後面卻有三個續貂之尾,顯得不倫不類。當我解釋完這個原因時,你就會看到這實在是一個無奈之舉了。
拙作整理、編輯、校對工作中,一些朋友或提出寶貴的意見,或直接參與了具體工作,付出了讓我感動的貢獻。特別值得鳴謝的是哈占元、梅若雨、薛維君、戴長江、黃英傑、趙鎖學諸位好友的辛勤工作。最讓我感到榮幸的是,我國著名政治學者、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先生,不但近年來給予很多教誨和指導,還為本書慨然作序。此序不僅頓使拙著生輝,而其中洞見卓識更讓人如嚼菜根,回味無窮。至於俞師對我的鼓勵,令我汗顏之外,只能催我更加努力前行。
時光荏苒,流年不居,五年一瞬,早生華髮。雖然忙忙碌碌,有時還蠻辛苦,但細想起來,究竟做了多少有意義的事情?進而思之,人生一世,工作半生,能給這個世界留下點什麼?不免感到愧疚和緊迫。這些年,基本上三五年我就出一本集子,既是一種記錄,用以自慰;更是一種提醒,用以自勉,好讓自己不致過分地荒度了歲月。好了,往者不諫,來者可追,開始新的工作和生活吧!
2009年深秋於石門新綠苑

序言

與我平常所讀的書不太一樣,永君同志的這本《問題與出路》,有一種格外的現實意味。讀書既是我的職業需要,更是我的生活方式。但我所讀的多半是文史和哲學類的純學術著作,與現實並無多少直接的關係,我自己把此類知識稱作“天國的學問”。我當然也關注現實問題,關注“塵世的學問”,但關於現實的種種知識,我更多的是從調研、檔案、資料、網路、報紙或雜誌中獲得的。永君同志的書不是學術專著,不是經史哲學,沒有專門的概念和完備的體系,而是對中國社會現實問題的思考、分析和建議。他關注的是社會現實生活中的熱點問題,特別是幹部民眾普遍關心的那些熱點問題,符合中央倡導的“三貼近”方針,即貼近生活、貼近現實,貼近民眾。作者做的是“塵世的學問”。
這部文集由經濟篇、政治篇、文化篇、社會篇、黨建篇、法治篇、戰略篇等組成,內容幾乎囊括了現實生活的各個重要方面。這一篇篇的文章,都源於作者對生動的社會實踐的感悟,但不單純是作者對“社會發展的感想”,也包含著作者對如何解決我們在社會現代化轉型過程中面臨的各種問題的思路,是作者對我們這個時代所遇到的“問題與出路”的探索。這種探索體現著作者對社會進步的一種深刻的責任感,體現著作者對祖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孜孜追求,體現著作者敢於直面問題的勇氣。作者的這種求索精神和責任意識值得高度讚賞。
永君同志多才多藝,喜歡文學,喜歡寫作,喜歡書畫,喜歡讀書。難能可貴的是,這些高雅的興趣和愛好並沒有因為他在黨政部門的繁忙工作而有所減少。其實,官員具有人文愛好和人文素質,本來就是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一個優點。可惜這個優點現在變得不那么明顯,甚至在許多官員那裡已經蕩然無存了。剛剛結束的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建設一個學習型政黨,號召各級黨政幹部要多讀書。這既是黨在新形勢下提高執政能力的需要,也是對優秀的傳統政治文化的繼承和發揚。永君同志不僅愛讀書,而且善於思考,敢講真話,勤於筆耕,既將文字付梓出版,還開了個人部落格。我倒並不認為領導幹部都要出版著作,但多讀書、愛思考、講真話,應當是提高幹部素質的重要條件,也是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對各級領導幹部的明確要求。
領導幹部讀書確實已經變得很不容易。我曾經說過,要使領導幹部真正養成一種愛讀書的習慣,必須“過五關”,即解決好五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要端正認識。在思想上真正認識到讀書對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極端重要性,把讀書學習當作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必修課。二是要有興趣。只有對讀書有興趣,才能喜歡讀書,把讀書當作生活和工作的一件樂事。三是要擠出時間。讀書需要足夠的時間,而領導幹部通常總是相當繁忙。這就要求改變幹部的領導機制和工作作風,提高行政效率,減少官場應酬,給幹部以更多的自由支配時間。四是要克服虛榮心。虛榮與讀書是格格不入的,要從書中讀出真知、讀出樂趣、讀出意義、讀出境界,就必須靜下心來一頁一頁地、老老實實地閱讀,切莫做“讀書秀”。五是要破除迷信。迷信是科學的大敵、真理的大敵,也是讀書的大敵。一個成天求神拜佛、裝神弄鬼的人是不會喜歡讀書的,一個把自己的政績和命運寄托在黃道吉日、風水命脈的人也是不願讀書的。只有破除迷信,才能熱愛科學,喜歡讀書。
我之所以很願意為李永君同志的新著寫上幾句上面的話,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希望像李永君同志這樣的幹部能多起來,使愛讀書、愛思考、講真話成為幹部中的一種風尚。
2009年11月5日
於北京北郊方圓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