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博物館(商丘市博物館)

商丘博物館

商丘市博物館一般指本詞條

商丘博物館(Shangqiu Museum),又稱“中國商文化博物館”,位於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商丘古城西南1.5千米處,是中國首座集中展示商文化歷史文明的博物館,屬綜合性博物館。1983年10月,商丘博物館成立,2010年商丘博物館新館正式開工建設,2016年6月6日,商丘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

截至2018年5月,商丘博物館新館總建築面積29672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7750平方米,館藏文物兩萬件,多為商丘市域內田野考古發掘出土或民間徵集所得,其主要藏品為西漢梁園王陵區發掘出土的銅器、玉器、陶俑以及鎏金、銀車馬飾等等。

2014年1月,商丘博物館獲批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16年6月,被評為河南省文化系統先進集體;2016年10月,獲河南當代最美建築二等獎。

2020年,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了第四批定級評估博物館名單,商丘博物館被評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2022年10月1日起,商丘博物館臨時閉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商丘博物館
  • 外文名:Shangqiu Museum
  • 類別:綜合類博物館
  •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09:00-17:00
  • 門票價格:憑二代身份證免費參觀
  • 地點: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華商大道西段路北、華商文化廣場東側
  • 竣工時間:2016年1月
  • 館藏精品:商代青銅鼎、戰國布幣、金縷玉衣、漢玉、漢畫像石、八關齋碑刻等
  • 建築面積:29672 m
  • 藏品數量:2萬件
歷史沿革,建築布局,綜述,基本展覽,特別展覽,建築特色,館藏文物,所獲榮譽,參觀信息,地址信息,門票信息,開放時間,

歷史沿革

  • 商丘博物館舊館
1958年至1983年,商丘博物館舊館還是原商丘農業展覽館,位於商丘市梁園區凱旋路與八一路交叉口西北處。商丘博物館舊館是座仿歐亞式型建築展室,實用面積2700平方米。
商丘博物館
商丘博物館
1983年,原商丘農業展覽館轉設為商丘博物館。
1989年10月1日,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三十五周年,商丘博物館舉辦了大型《商丘歷史文物陳列》展覽而對外開放,該陳列分四個專題。
2004年,商丘博物館因城市發展和建設需要被拆除,此後,商丘市出現了近6年無市級博物館的局面。
  • 商丘博物館新館
2009年12月,商丘博物館新館奠基。
2010年1月,商丘博物館新館開工建設。
2016年1月,商丘博物館新館開始進行展廳陳展布置,5月13日陳展結束,5月18日試開館,6月6日正式開館。
由於博物館內部升級改造以及疫情防控等原因,2022年10月1日起,商丘博物館臨時閉館。

建築布局

綜述

商丘博物館總占地面積73333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9672平方米,展廳陳展面積7750平方米。館內空間從展區性質上來區分,可分為基本陳列館和臨時陳列館,基本陳列館分為《商丘古代文明展》和《商業文明展》兩部分,臨時展覽面積約2000平方米,位於展廳一樓和二樓一個廳。商丘博物館的整體布局和空間序列是對商丘歸德古城為代表的黃泛古城池典型形制和特徵的呼應和再現,博物館猶如一座微縮的古城。上下疊層的建築主體喻示“城壓城”的古城考古埋層結構,也體現自下而上、由古至今的陳列布局。

基本展覽

  • 綜述
商丘博物館基本陳列分為《商丘古代文明展》和《商業文明展》兩部分,展現了商丘厚重文化和中國商業文明的精彩篇章。據了解,商丘博物館共珍藏文物近2萬件,多為豫東地區田野考古發掘出土和民間徵集所得。其主要藏品為西漢梁園王陵區發掘出土的銅器、玉器、陶俑以及鎏金、銀車馬飾等等。
  • 商丘起源
商丘起源展出了象牙化石、犀牛牙、鹿角及王泊坊、孟莊等古文化遺址出土的歷史文物,反映了商丘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及商代先民們的社會生產和生活。
  • 古宋春秋
古宋春秋主要展出青銅鼎、戰國布幣,有歷史名人莊周故里、孔夫子還鄉祠、夫子“避雨處”等,及中美聯合對古宋國城址發掘現場照片。
  • 漢梁之魂
漢梁之魂展出了商丘博物館主要收藏的漢代文物,作為商丘《歷史文物陳列》中最重要和突出的部分,共有4個展室展出。
1、第一個展室主要陳列有明代刻的漢高祖劉邦斷蛇殘碑拓片、芒碭山柿園漢墓出土的各式陶俑、西漢各式銅鏡以及陶豬圈、羊圈、廁所、陶倉、撲滿等漢代墓出士的歷史文物,及保全山二號墓的示意模型。還有北京中央美院師生臨摩的柿園崖墓大型壁畫;
2、第二個展室主要陳列僖山漢墓出土的金縷玉衣(復原)及同出的許多精美玉器、金羊頭、金獅子頭及各式鎏金銅器等;
3、第三個展室主要陳列有復原的商丘漢代畫像石墓。此墓為夫妻合葬墓,長7.41米,有凸面淺浮雕陰線刻,畫像石12塊,畫像內容有舞樂百戲、龍虎鳳鳥、田園狩獵及祥禽瑞獸等16幅畫面組成;
4、第四個展室主要陳列有漢代畫像石刻。畫像的主要內容是一些遠古神話傳說、祥瑞辟邪、車騎出行、狩獵鬥獸及大量的圖案紋飾。這些畫像石刻藝術古拙粗獷、氣魄深沉、雄大,充滿藝術魅力。
  • 黃淮風雲
黃淮風雲復原了張公店戰鬥中楊勇將軍的指揮部,重點展出了豫東地區人民民眾在淮海戰役中支前使用的四輪太平車、獨輪手推車等近現代文物。黃淮風雲側重反映了太平軍和新四軍在商丘的活動,如我黨在商丘的創建,彭雪楓同志率領新四軍創建豫皖蘇魯抗日根據地,以及劉、鄧、陳、粟組建淮海戰役總前委,在永城陳官莊一帶全殲國民黨杜聿銘集團,取得的淮海戰役的偉大勝利等。

特別展覽

商丘博物館成立至今,共舉辦過5次特別展覽,分別為甲骨文青銅器玉器——商王朝文物精品展、漢代畫像石精品拓片展、名人名家書畫作品展、南陽漢代陶狗展、漢代畫像石精品拓片展。
  • 八關齋石幢
唐代顏真卿晚年的重要書跡之一。現存八關齋石幢兩截為唐代原石,被毀前石幢通高約2.7米,八面寬度略有偏差,為46-51厘米。全文957字,文後有篆書兩行32字,為篆額。後又有楷書小字四行54個“崔淮”“田廷”“勒字官王良器”“篆額田悅、張希玉”;再後面為宋州刺史崔倬《書顏魯公石幢事》一文,有“崔倬撰”“塗景”“崔麟”“鐫字人石從建、高元贍”具名。石幢字型方整遒勁,渾原剛律,別具姿態。

建築特色

商丘博物館的建築格局現代而飽含內涵,博物館的建築設計構思源於商丘歸德古城,表征了古城“外高內低”之布局和“城壓城”之結構的典型特徵,體現收藏、陳列、展示中國商文化的“微縮之城”這一概念。主體平面設計寓意商丘古城城廓、城湖、磚城三位一體的古城文化元素。主展館南立面東、西兩角上部微微向上翹起,象徵一隻鳥的兩個翅膀,寓意“玄鳥生商”。上、中、下三層錯落疊加的形體,喻意商丘古城歷史上多座城池早晚依次上下疊壓形成的“城壓城”的古城特殊的文化遺存現象,也體現著商丘博物館展廳自下而上、由古至今的陳展布置。

館藏文物

商丘博物館珍藏文物近2萬件,多為商丘市域內田野考古發掘出土或民間徵集所得。其主要藏品為西漢梁園王陵區發掘出土的銅器、玉器、陶俑以及鎏金、銀車馬飾。館藏的東漢畫像石刻,內容題材廣泛,雕刻技法成熟,人物、動物形象生動。
金縷玉衣
金縷玉衣位於商丘博物館二樓基本陳列二廳,漢興之地展廳。
商丘博物館(商丘市博物館)
金縷玉衣
金縷玉衣是漢代規格最高的喪葬殮服,大致出現於西漢文景時期。當時人們十分迷信玉能夠保持屍骨不朽, 更把玉作為一種高貴的禮器和身份的象徵。商丘博物館的金縷玉衣為上世紀90年代出土於商丘市芒碭山的黃土山漢墓,長170厘米,曾赴日本展覽過幾個月,為商丘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商代陶簋是館藏二級文物,1976年出土於民權縣吳崗。
商丘博物館(商丘市博物館)
商代陶簋
陶簋是古代盛食物器具,陶簋胎質細膩,結構緊密,顏色為深灰色,侈口寬外折沿,弧壁深腹;底部呈圜形,下接喇叭形高圈足;腹部紋飾在繩紋的基礎上配上一周幾個相連的倒三角形紋帶,紋飾與器型,一動與一靜,在動與靜的反覆節奏中造成流動的美感。商代時期完整並紋飾精美的陶器存世量並不多見,因為歷來出土器皿以青銅器為重點,陶器在非科學發掘中往往被遺棄或被打爛,所以存世量稀少。

所獲榮譽

2014年1月,商丘博物館獲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稱號。
2016年6月,商丘博物館獲河南省文化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2016年10月,商丘博物館獲河南當代最美建築二等獎。
2020年,入選“第四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

參觀信息

地址信息

商丘博物館位於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華商大道西段路北、華商文化廣場東側。
商丘博物館

門票信息

參觀者要刷本人二代身份證方可進入商丘博物館,團隊憑單位介紹信提前一周預約(中小學生、殘疾人、現役軍人、60歲以上老人也可憑特殊有效證件入館)。

開放時間

商丘博物館的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09:00-17:00(16:00停止進入,17:00閉館),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