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片裡的中國

唱片裡的中國

《唱片裡的中國》是由中國唱片集團出品,北京影畫起源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鼓潤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製作,吳琦擔任總導演的4集音樂人文紀錄片。

該片分為《永不磨滅的刻紋》《樂聲如訴》《旋轉的光陰》《回聲越千年》四個主題,以唱片為觀察視窗,展開百餘年中國唱片史背後的社會變遷畫卷。

該片於2022年6月6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紀錄頻道首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唱片裡的中國
  • 類型:音樂、人文
  • 出品公司:中國唱片集團
  • 集數:4 集
  • 線上播放平台愛奇藝視頻騰訊視頻
  • 首播時間:2022年6月6日
劇情簡介,分集劇情,幕後製作,主創團隊,音樂原聲,獲獎記錄,發行信息,作品評價,

劇情簡介

通過來自唱片業工作者、音樂創作者、收藏者、演奏者、愛樂者等一群普通而又不普通的人的視角,匯成一個復調的交響,講述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給整箇中國帶來的巨大社會進步,在人性化謳歌國家變遷的輝煌歷程的同時,也奏響青春中國的奮鬥頌歌,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古老中國又正是一個勃發活力的青春中國。

分集劇情

選集
第1集 永不磨滅的刻紋
以唱片的刻紋為喻,表達紅色經典音樂留在人們心目中恆久的精神影響力,以共和國同齡人壽小鈞自費帶著電唱機和自己珍藏的黑膠唱片巡迴傳播紅色旋律的動作為結構線,交織唱片修復工程師錢益均以精湛技藝和工匠精神執著“唱片母版修復”的持續行為,依託壽小鈞的“唱支山歌給黨聽”唱片巡展中展示的黑膠藏品有機串聯起共產黨領導的左翼音樂人利用舊上海唱片工業宣傳抗日和革命思想的歷史瞬間和“新中國唱片業”在建國初期積極參與黨的民眾動員工作,鼓舞全國人民意氣風發投身“建設新中國”的洪流的動人圖畫。老唱片的刻紋是重溫歷史的一條路,通過它我們可以走入歷史的時空,重溫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的建國大業通過膾炙人口的歌曲在大眾記憶空間中的投影。刻紋永不會磨滅,歷史的回聲仍激勵著今天的人們建設更好的中國。
第2集 樂聲如訴
以唱片的刻錄工藝為喻,象徵一種對激情燃燒歲月的藝術性書寫和記錄,焦點在優秀的經典音樂作品留給大眾的記憶,表達音樂作為無國界的精神性產品,在人與人的相互鼓舞,中國與世界的友好互動等溝通方面釋放的無限力量。以盲人樂團錄製《梁祝》黑膠唱片為線,牽引觀眾的目光進入歷史,重現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五彩斑斕的文藝天空,體現黨對文藝創作的重視,體現優秀的作品對民眾的鼓舞,共度艱難的創業時代。展示那一時期經典唱片對大眾審美的薰陶,和在新中國對外交往、展示國家形象方面所作出的重要貢獻。唱片是一種物質載體,但它更是一種語言,她用樂聲講訴人們的情感,也向世界發出問候與呼喚,在歷史的星河留下充滿時代印記的永恆的文化記憶。
第3集 旋轉的光陰
以旋轉的磁帶為回憶的情感引擎,重溫改革開放時代那段閃亮的日子。以歌唱家李谷一錄製的第一張磁帶《鳥翅》為起點,結合中央人民廣播電台1980年首次全國聽眾最喜愛的歌曲票選的歷史事件,講述了1980年代抒情歌曲帶給整個社會吹來積極向上的充滿人性的改革春風。磁帶的轉動間,那些時代金曲引領了一代代年輕人的改革熱情,舞動著的他們青春的光陰故事。
第4集 回聲越千年
以年輕一代民族音樂人向笛等人積極參與國樂復興計畫和蒙古族長調民歌代表性傳承人阿拉坦琪琪格致力於長調傳承為代表講述文明薪火以不同的方式在祖國大地綿延。以著名錄音師李大康為兩千多年前曾侯乙編鐘原件錄音留下《千古絕響》和太空人王亞平在太空站彈奏古箏作為象徵,呈現文化血脈通過一代又一代人心手相傳,直到未來。唱片也好,資訊時代的數字平台也好,都只是一個階段性的物質載體,但文明之光永遠照耀一代又一代的後人,文明的回聲綿延不絕。這個擁有悠久歷史的古老中國又正是一個勃發活力的青春中國。
選集
關閉
分集劇情參考資料

幕後製作

拍攝過程
該片在策劃初期,主創團隊通過關鍵字搜尋、依靠中唱集團銷售網路挖掘信息,並加入一些唱片“發燒友”的社群,做了前期調研工作。為深入了解唱片史,總導演吳琦帶團隊前往中唱集團採訪到剛剛退休的原副總經理張曉紅等。拍攝團隊的足跡遍布中國大地,從首都北京到江南水鄉嘉興,從阿拉善巴丹吉林沙漠到南海之濱深圳,在此期間,《唱片裡的中國》攝製組3次前往桐鄉進行拍攝。更是深入了中國唱片工業發源地上海,帶回了很多第一次記錄成為影像的珍貴素材,用紀錄片故事化敘事的手法呈現出了唱片裡的中國。

主創團隊

出品人
房成義
解說
周揚
總監製
樊國賓、肖澎
剪輯指導
吳德毅
總策劃
張延利、周茵
包裝設計
吳德毅
總顧問
張曉紅、王悅
吉他演奏
王正一
總編審
張曉紅、周茵
音樂製作
李晨
編 審
王悅、於健
製片主任
張博
總導演
吳琦
製片統籌
吳丹、胡志方、許建青、阮力、王廈
總製片人
周茵、曲憬儀
資料統籌
張典、蔡佳倩、於賡、吳彤
導 演
王小健、竇軼愛、尹思懿、李東
財 務
何璽、仇源
總撰稿
吳琦
法 務
侯鑫珠
撰 稿
王小健、竇軼愛、尹思懿
出品單位
中國唱片集團有限公司
協助拍攝單位
中國唱片(上海)有限公司、中國唱片(廣州)有限公司、中國唱片(深圳)有限公司、中國唱片(成都)有限公司、上海聯合光碟有限公司、中國殘疾人藝術團、中國戲劇出版社、上海市徐匯區文旅局、中共桐鄉市委宣傳部、中共阿拉善右旗委員會宣傳部、阿拉坦其其格蒙古長調傳承培訓中心
主創團隊參考資料

音樂原聲

作品
曲目
備註
《唱片裡的中國》
《義勇軍進行曲》
插曲
《黃河大合唱》
《唱支山歌給黨聽》
《鳥翅》
《梁祝》

獲獎記錄

時間
獎項
作品
結果
2022年
國家廣電總局第二季度優秀國產紀錄片
《唱片裡的中國》
獲獎

發行信息

播出信息
播出平台
播出時間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紀錄頻道
2022年6月6日至9日晚19:25首播
愛奇藝視頻
2022年7月20日播出
騰訊視頻

作品評價

《唱片裡的中國》以微觀化、具體化、歷時性的手法細數了我國不同年代的留聲介質,發掘時代之音里平凡人的生命軌跡和時代的流動性,讓不同時代介質所留存的音樂記憶匯成一個復調的交響,既呈現了中國時代生命力所在,也展示了時代個體的奮鬥歷程。(中廣聯合會紀錄片委員會會長趙捷評)
《唱片裡的中國》從微觀切入,以見微知著的筆法,透過黑膠唱片、薄膜唱片、磁帶、CD、數字平台等不同時代物質介質所留存的音樂記憶。該片猶如一部濃縮的中國唱片史,有著一定的歷史文獻屬性。與此同時,該片也突出展現了老唱片、老磁帶這些“復古”的音頻載體與新時代人們生活的緊密相連,不僅是在一味地回望過往,而且是在觀照放眼未來。(《光明日報》 評)
《唱片裡的中國》不僅呈現從黑膠唱片、薄膜唱片到磁帶、CD、數位化音樂的技術演進,講述中國唱片業的發展歷程,更通過與唱片有關的“人”的故事,折射中國社會生活變遷和幾代中國人難忘的音樂記憶。在唱片母版修復師、黑膠刻紋師身上,能看到代代相傳的工匠精神;在作曲家、殘疾人樂團演奏家身上,能看到專注藝術、精心創造的力量;在音響發燒友、業餘合唱團團員身上,能看到普通人藉由音樂迸發的生活熱情。從首版《義勇軍進行曲》錄製地、第一張密紋唱片《黃河大合唱》到作為國禮的《北京的旋律》等,該片穿插了許多經典唱片和經典音樂作品的創作、錄製、傳播故事,歷史影像資料的加入,更是營造了生動的年代感。如片中人物所說:“唱片是聲音的化石。”它記載著聲音的歷史,也刻印著歲月的紋路。(《人民日報》 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