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新聞(奉化市)

唱新聞(奉化市),中國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市曲藝,浙江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唱新聞(奉化市)
  • 主題詞:唱新聞,奉化,曲藝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曲藝
  • 起源時間:清末
  • 認證時間:2007年
  • 認證批次:第二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市
  • 所屬國家:中國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瀕危狀況,保護措施,

簡介

奉化唱新聞的歷史比較悠久,一般以一人唱為主,偶而也有一正一副兩人對唱。伴奏樂器相當簡單,只有一鼓一鑼。基本曲調有長調、夭調、快板、慢板(賦調)、哭調(包括慈悲哭、打滾哭)等。奉化唱新聞具有道具簡單、隨處可唱的藝術特徵,非常適全藝人穿行於街巷村莊之間。如今面臨著曲種衰退、藝人老卒、資料缺失的困境,奉化唱新聞瀕臨失傳。

歷史淵源

奉化唱新聞的歷史比較悠久,據傳,“朗朗菩薩”是該行的祖師爺,但具體年代已不可稽考。另據現時八九十歲的老人回憶,至少在清末民初該藝術形式已流行於奉化城鄉各地。但從南宋詩人陸游的《小舟游近村舍舟步歸》一詩中描述的“斜陽古柳趙家莊,負鼓盲翁正作場”來看,這一流行於浙東地區的說唱藝術最遲也應該推至南宋。因為唱新聞的藝人多為盲翁,且以鼓作伴,這一形象剛好與詩文中的描述相吻合。
唱新聞由唱“朝報”(官方新聞)演化而來,而後再唱社會新聞和民間故事。舊時,盲人無業可擇,只有算命和唱新聞兩條出路。由於算命與唱新聞收入不同,所以拜師的費用也不等。於是,家境殷實的盲人拜師學算命,家境貧寒的盲人只能投在唱新聞藝人的門下。唱新聞的藝人處於社會的最低層,而且報酬很低,一段新聞唱下來只能收到少量的錢,有時甚至只給一碗大米或供飯一餐。
解放後,盲藝人得到了翻身。1951年,在政府關懷下,奉化成立了盲藝協會,其中就有一個50餘人的“新聞”組。這個“新聞”組在說唱傳統唱段的同時,又自編自唱一些配合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等政府中心工作的唱段。

基本內容

新聞一般以一人唱為主,偶而也有一正一副兩人對唱。伴奏樂器相當簡單,只有一鼓一鑼。基本曲調有長調、夭調、快板、慢板(賦調)、哭調(包括慈悲哭、打滾哭)等。唱腔無固定調高,視演唱者嗓子條件而定。演唱時,演唱者穿常服、取坐姿,雙膝前橫置一長腰式小鼓,用帶子系住,掛在脖子上。左手執小鑼,右手用拇指、食指、中指執一木鑼片;無名指、小指間夾一根小竹鞭做的鼓槌。說唱開場及段落之間伴以鼓、鑼打擊,供人欣賞,藝人也藉此休息。開唱時先唱四句帽子,如:天上星多月不明,地上人多出新聞,新聞出在何方某地某鄉里某某村。帽子拖腔一完,即轉入正題。唱詞末句多押韻,間有表白,曲調可自由發揮,即興演唱。若兩人對唱,接唱者須承前者末字起唱,如此循環往復。
奉化唱新聞沒有固定的唱本,皆為師徒之間口耳相傳。演唱的節目有傳統的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演唱書目分兩類,一類是小書目,也叫開場書,情節比較簡單,而且演唱時間較短,如《光棍調》、《打養生》、《勸賭》等,以及用小調演唱社會新聞;另一類是大書目,也叫當家書,情節複雜,時間更長,如《雙玉燕》、《釘鞋記》、《借珠花》、《三縣並審》、《玉秀墜》。建國後,為配合政府鎮壓反革命運動,藝人們又新編了《糜阿朝》、《王文翰》等書目。

基本特徵

奉化唱新聞具有道具簡單、隨處可唱的藝術特徵,非常適全藝人穿行於街巷村莊之間,其演唱形式一般可分為五種,一:唱門頭。即挨家挨戶在人家門口演唱,類似乞討;二:捋便場。在居民的天井、明堂唱一段或一場,兜幾個錢;三:唱航船。在航船上為旅客演唱,以解旅客在旅途上的寂寞;四:到廟會、集市演唱,稱為唱燈頭;五:唱場子。這類能唱大書的藝人需要較高的藝術水平,否則難以進入書場演唱,所以為數不多。

瀕危狀況

奉化唱新聞的從業人員全是盲人,而且多為男性盲人,所以其傳承方式只能是師徒之間的口耳相傳。由於曲種衰退、藝人老卒、資料缺失,奉化唱新聞的傳承脈絡已無從梳理。據生於1926年的老藝人毛東祥說,他本人在11歲時師從本市袁夾岙人袁品義老先生(1890-2003)。另外,與毛東祥先生同代的還有任忠於、朱忠甫、王忠武、陳庚表、周嘉良等。
隨著社會文藝樣式的發展和豐富,奉化唱新聞的藝術形式在20世紀60年代漸漸衰落,從此一蹶不振,已有30餘年很少面世。當年的老藝人要么年事已高,要么駕鶴西歸。因而,奉化唱新聞的藝人已屬鳳毛麟角,如不及時搶救,必將後繼無人,瀕臨失傳。

保護措施

唱新聞已被編入寧波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寧波曲藝志》和2006年出版的《寧波傳統曲藝作品精選》(綜合曲藝卷)。唱新聞”道具簡單,一個花鼓、一面小鑼,演唱場地無任何限制;藝人絕大多數都是盲人,演出成本極低,唱的內容都是民間流傳的新聞和故事;唱詞純為俚音俗話,因此很受歡迎。但其傳承並沒有那么樂觀。在保護中傳承在傳承中創新 別讓“唱新聞”成為“絕唱。
1998年,作為曾經流行過的地方曲種《唱新聞》被編入寧波出版社出版的《寧波曲藝志》;2006年,《唱新聞》再度編入《寧波傳統曲藝作品精選》(綜合曲藝卷)。2007年,在政府以及曲藝工作者的關心和支持下,奉化唱新聞傳人毛東祥特赴寧波電視台錄製了《借珠花》、《打養生》、《游碼頭》三隻節目,為奉化唱新聞的挖掘、整理、傳承、發展留下了可貴的第一手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