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觀通論》是2001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林泰。該書吸收了新時期歷史唯物主義學界的研究成果,圍繞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按照社會結構系統、社會運動系統、社會人的系統建立邏輯體系,對社會有機體諸要素及其內在聯繫、社會運動的客觀規律及作為歷史主體人的歷史作用等進行全面的研究。
基本介紹
- 書名:《唯物史觀通論》
- 作者:林泰 主編
- ISBN:9787040088496
- 定價:¥20.10元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1-1-1
內容提要,目錄,
內容提要
該書在寫作方法上,突出唯物史觀的基本理論、概念,著重劃清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特別是二者在當代種種表現的界限。突出唯物史觀在當代的發展,特別是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對唯物史觀的貢獻。如對社會基本矛盾理論的貢獻;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與社會形態理論等。突出唯物史觀的方法論意義,各章都有專節運用唯物史觀的基本理論剖析現實社會矛盾和重大社會思潮。如運用社會基本矛盾原理分析相對落後的國家率先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必然性;運用馬克思關於人的本質理論分析“個人本位主義”、“人的本質是自私的”、“人道主義歷史觀”、人的社會價值與自我價值等。這種寫作方法,對提高人們運用唯物史觀分析問題的能力可能更有幫助。該書適合已初步學習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人閱讀,既可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生的教材,又可供思想理論工作者和黨政幹部研究、參考。
《唯物史觀通論》是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與思想政治工作司組編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系列教材之一。
目錄
緒論
一、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
二、歷史唯心主義長期存在的根源
三、唯物史觀發現以前思想家們對歷史觀的積極探索及其根本缺陷
四、歷史唯物主義的創立及其基本方法論原則
五、歷史唯物主義在當代面臨的挑戰
第一章 人 自然 社會
第一節 人類社會的產生
一、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對立統一
二、勞動是人類的本質活動
第二節 地理環境與社會發展
一、地理環境與社會的相互作用
二、社會發展與生態平衡
第三節 人類自身的生產與社會發展
一、人口因素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二、社會發展與人口調節
第四節 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
一、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
二、近現代科學對社會發展決定力量理論的貢獻
第二章 生產力 生產關係 生產方式
第一節 生產力系統
一、生產力的要素及其系統
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三、對“生產力標準”的科學認識
第二節 生產關係體系
一、社會生產關係及其結構層次
二、社會生產管理的二重性
第三節 生產關係必須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
一、生產力對生產關係的決定作用
二、生產關係對生產力的能動作用
三、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
四、掌握生產關係適合生產力狀況規律的現實意義
第四節 生產方式 勞動方式 生活方式
一、生產方式的多義性與一義性
二、勞動方式在生產方式中的地位
三、生活方式
第三章 經濟基礎上層建築社會形態
第一節 社會形態與經濟基礎、上層建築
一、經濟基礎、上層建築、社會形態的科學內涵
二、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辯證關係
三、多元化理論剖析
第二節 社會形態的歷史發展
一、社會形態的發展是自然歷史的過程
二、社會發展的“三形態論”與“五形態論”
三、社會形態發展的歷史趨勢
第三節 社會歷史進程的統一性與多樣性
一、社會歷史進程的統一性的表現
二、社會歷史進程的多樣性的表現
二、社會形態發展統一性和多樣性的辯證關係 -
第四節 社會形態理論的發展
一、社會主義社會形態理論的發展
二、評兩種制度“趨同論”
三、經濟社會形態、技術社會形態、文化社會形態評析
第四章 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
第一節 社會基本矛盾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
一、社會基本矛盾概念的科學概括
二、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
第二節 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特點
一、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是“又相適應又相矛盾的”
二、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不是對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經過社會主義制度本身,不斷地得到解決”
第三節 改革是對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理論的發展
一、改革是解放生產力
二、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三、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相結合
四、社會主義現階段的主要矛盾、基本矛盾和階級矛盾
五、全面改革
六、改革是一場新的偉大革命
……
第五章 階級鬥爭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第六章 社會意識形成與發展的規律
第七章 人的本質與人性
第八章 人的歷史作用
第九章 人的需要、價值和人的解放
結束語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