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鎏金小簇花紋銀蓋碗
- 館藏地點:陝西歷史博物館
- 出土時間:1970年
- 所屬年代:唐代
- 類別:金銀器
文物歷史,文物特徵,製作技術,文物鑑賞,
文物歷史
唐鎏金小簇花紋銀蓋碗,1970年於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收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
文物特徵
高11.7厘米,口徑21厘米,蓋捉手徑12.8厘米
蓋囗徑22.7厘米,足徑12厘米
口沿厚0.26厘米
重1220克
製作技術
侈口,圈足,蓋沿下折一周成子母口,平鏨花紋,紋飾鎏金。蓋頂鏨闊葉六出團花一朵,蓋周有散點配置的向心式小簇花,底與蓋足飾六朵小花,碗內底墨書“卅兩並蓋”,蓋內墨書“卅兩並底”,底足內沿刻“卅兩三分”,蓋圈足內沿刻“卅兩一分”字樣。碗蓋與碗體扣合不緊密,與何家村其他器物器體與器蓋絲絲入扣有別,且鏨文重量不一。
文物鑑賞
根據《新唐書·百官志》記載:“細鏤之工,教以四年;……教作者傳家技,四季以令丞試之,歲終以監視之,皆物勒工名”。這一材料說明唐代對屬於“細鏤之工”的金銀工匠及金銀器製造,從工匠技藝的培訓,到產品的製造、管理等方面均有一套嚴格的制度。但從考古發現的實物看,唐代中前期金銀器除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的金銀器中部分器物帶有墨書題記(內容為器皿中所盛物品之名和器物重量等)以及極少數器物有簡單銘刻外,其他絕大多數器物均沒有銘刻即“物勒工名”。當前已知考古發現帶銘刻的唐代金銀器絕大多數為中晩唐製品,銘刻主要包括製造年代、器物名稱、數量、重量、製造機構、製造者及進奉者等方面的內容。這表明,唐代前期官府金銀器製造,並未嚴格執行“物勒工名”的規定,在器物上鏨刻銘文的做法主要流行於中晚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