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藝術探賾》是一本2019年出版的圖書,由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詩藝術探賾
- 作者:高玉昆
- 類別:中國古詩詞
- 出版社: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 ISBN:9787513065603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這部學術專著以豐贍的*手材料,展開對唐詩藝術的探析,將唐詩藝術與前代詩歌比較、與唐代其他詩人比較、與現當代詩歌比較、與英國詩歌比較、與音樂書法等其他藝術門類比較。學科融合,視域開闊,論點新穎。時有驚人之語,間見理趣之論,開闊了唐詩藝術探析欣賞的新視域,肯定會激起讀者的閱讀願望。不論是愛好古典詩歌的普通讀者,抑或從事古代文學研究的學者,都會從中受到啟發和教益。
作者簡介
高玉昆,教授,號大有居士。中華詩詞學會、北京詩詞學會會員。1962年生於山東省乳山市。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任教於國際關係學院文化與傳播系。長期從事於古代文學、傳統文化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已出版《儲光羲詩注》《初唐四傑暨陳子昂詩傳》《中國古典詩歌藝術研究》《國學經典導讀》《國學典籍述疏》等學術著作,發表《論中唐詩歌復古思潮》《悖論詩學視閾中的杜甫詩歌藝術風格特質》等學術論文。有詩集《大有齋詩稿》行世。
圖書目錄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和相關概念
一、研究背景
二、相關概念
第二節 研究目標和研究價值
一、研究目標
二、研究價值
第三節 主要內容和研究方法
一、主要內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節 創新點和研究意義
一、創新點
二、研究意義
第五節 文獻綜述
一、社會成本與綠色審計
二、可持續發展與綠色審計
三、統一和諧與綠色審計
四、綠色審計的本質與內容
五、文獻評述
章 國有企業綠色審計制度的起源與理論基礎
節 企業的綠色責任概述
一、企業綠色責任的內涵與發展階段
二、國有企業履行綠色責任的現實意義
三、綠色責任是國有企業社會責任的必然落腳點
四、國有企業的經濟責任與綠色責任
第二節 國有企業綠色審計的理論依據
一、馬克思關於綠色問題的主要學說
二、“綠水青山”論
三、經濟外部性與企業社會成本理論
四、可持續發展與循環經濟理論
五、權變論與系統科學論
六、委託代理與公共受託責任理論
第三節 我國企業綠色審計的產生與發展
一、綠色審計的產生
二、我國綠色審計的發展歷程
三、綠色審計、資源環境審計與經濟責任審計辨析
四、我國企業綠色審計的發展趨勢
第四節 綠色審計概念框架與理論框架
一、國有企業綠色審計概念框架
二、國有企業綠色審計理論框架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二章 經濟新常態、新發展理念與國有企業綠色審計
節 經濟新常態與新發展理念
第二節 國有企業綠色發展的經濟動因分析
第三節 國有企業綠色發展的引領作用
一、促進綠色經濟發展理念的進一步形成
二、引導行業研發綠色技術
第四節 國有企業綠色審計的戰略價值
一、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國有企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國有企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保證
三、國有企業綠色發展責任的內涵和外延
四、國有企業綠色審計的重要戰略意義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國有企業“三維一體”綠色審計系統與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節 國有企業綠色審計總體框架
第二節 國有企業綠色審計“三維一體”子系統
一、國有企業綠色生產審計子系統
二、國有企業綠色銷售審計子系統
三、國有企業綠色排放審計子系統
第三節 國有企業綠色審計評價的原則與內容
一、國有企業綠色審計的評價原則
二、國有企業綠色審計的評價內容
第四節 國有企業綠色審計評價體系的構建
一、現有方法介紹與簡評
二、評價模型構建思路與步驟
三、評價結果處理
第五節 國有企業綠色審計評價指標設計
一、國有企業綠色審計評價的指標選取分析
二、具體指標的設定
第六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國有企業“三維一體”綠色審計的計量分析
——以XA鋼鐵公司為例
節 案例研究樣本背景介紹
第二節 模型與指標檢驗
第三節 案例研究分析結論
一、國有企業“三維一體”綠色審計綜合評分分析
二、國有企業“三維一體”綠色審計分項評分分析
三、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綠色效益協同分析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現行國有企業綠色審計制度依據、主要缺陷與原因
節 國有企業綠色審計現行制度依據
一、憲法
二、法律法規
三、國際環境保護條約與公約
四、具體的環境標準制度
第二節 現存制度主要缺陷
一、法律法規制度亟待健全
二、基於法律法規制度的配套制度作用有限
三、缺陷的原因分析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完善國有企業綠色審計制度的對策建議
節 基本思路
第二節 具體對策
一、健全與完善綠色審計法律制度安排
二、強化綠色信息的公開與披露制度安排
三、明確綠色審計範圍並深化部門聯動制度安排
四、推進綠色審計主體與獨立性建設制度安排
五、創新實施全過程跟蹤審計模式的制度安排
六、制定配套激勵與約束制度安排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七章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後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