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展品為唐代瓷器,腹部等距壓印五凹道,並飾三塊淡褐彩斑。現收藏於溫州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甌窯青釉褐彩水盂
- 館藏地點:溫州市鹿城區市府路491號
- 所屬年代:唐
- 所屬博物館:溫州博物館
- 所屬地區:浙江溫州
此展品為唐代瓷器,腹部等距壓印五凹道,並飾三塊淡褐彩斑。現收藏於溫州博物館。
此展品為唐代瓷器,腹部等距壓印五凹道,並飾三塊淡褐彩斑。現收藏於溫州博物館。基本信息數據:高5.5厘米 口徑3.5厘米 底徑5.3厘米收藏:溫州博物館文物介紹溫州市郊錦山氣功療養院出土。直口,圓唇,袋形腹,餅形足。腹部等...
唐甌窯褐彩青釉瓜棱瓷執壺 此展品為唐代時期文物,高16.5厘米,口徑6.8厘米,底徑9.2厘米。文物歷史 文物特徵 製作技術 文物鑑賞
此展品為南朝瓷器,腹部褐色點彩呈菱形排列,褐彩裝飾新穎獨特。現存於溫州博物館。基本信息 數據:高4.6厘米 口徑4.4厘米 底徑4.9厘米 收藏:溫州博物館 文物介紹 永嘉縣礁下山南朝宋元嘉年間(424~453年)墓出土。斂口,圓唇,扁鼓腹,高假圈足,內凹底。口沿飾一周褐色點彩,腹部褐色點彩呈菱形排列,褐彩...
此展品為南朝瓷器,罐斂口,圓鼓腹,假圈足,內凹底。現存於溫州博物館。基本信息 數據:高17.4 厘米 口徑10厘米 底徑10.5厘米 收藏:溫州博物館 文物介紹 溫州市區翠微山出土。整體呈瓜形。蓋內有子口,瓜蒂形鈕,弧面,鈕飾褐色彩斑,蓋面繪飾六條褐彩長條紋。罐斂口,圓鼓腹,假圈足,內凹底。上腹飾...
六朝時期的甌窯窯址主要分布在永嘉朱塗鄉水井灣、羅溪鄉夏甓山、東岸鄉赤頭山等地,制瓷技術和瓷器的質量都有顯著的提高。瓷胎堅硬,白中微帶灰,釉色以淡青為主,亦有青黃色,與“縹瓷”接近,與西晉後的越瓷灰胎深青釉有明顯的不同(表五)。器物種類豐富,計有壺、罐、缽、碗、碟、筆筒、硯、水盂、桶、...
《中國陶瓷·甌窯》講述了陶瓷作為器物文化,是人類從洪荒走向文明的重要標誌。一部陶瓷發展史,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人類的經濟史、科技史、文化藝術史和社會活動史。簡要記述了甌窯的輝煌歷史,生動展現了甌窯青瓷的精彩面貌,集中反映了溫州博物館等有關部門單位豐碩的發掘研究成果和孜孜以求的鑽研精神。內容簡介 《中國...
入宋代以後,甌窯青瓷仍然較多地採用褐色彩繪裝飾青瓷,有斑彩、繪畫花卉和書寫文字諸種形式,其紋飾配上淡色的甌窯青瓷,顯得典雅而有趣味。這種彩繪比越窯的題材豐富,構圖也比越窯有創意。越窯褐色彩繪的裝飾手法在唐代以後就不見了。甌窯的褐彩青瓷繪畫題材新穎獨特,堪稱浙江青瓷窯系中的一朵奇葩。宋代以後,浙江的...
該燈胎色灰白,施青釉,釉色青中帶黃,釉面有細小開片,胎釉結合還比較緊密。高13.4厘米,底徑17.5厘米。燈座呈淺盤形,燈柱上塑有一黃牛。牛作匍匐狀,雙眼、嘴部點褐彩,雙目炯炯有神。造型生動,形象逼真,是甌窯青瓷中極為罕見的上乘佳作。婺州窯 “婺州窯”一詞最早見於《茶經》:“碗,越州上、鼎州...
口沿、柄、流口及肩腹部均飾有褐色點彩。肩腹部褐色圓點組成八組垂簾狀三角形,各三角形內填聯珠團花一朵。灰白胎,胎質細膩緻密。施半透明青綠釉,細潤晶瑩,施釉不及底,釉面開細碎紋片。該雞首壺造型規整,褐色點彩疏密得體,結構嚴謹,富於裝飾性,裝飾圖案極為少見,為東晉甌窯瓷器中的藝術精品。
此展品為南朝瓷器,腹部飾蓮瓣紋八瓣,釉層透明,瑩潤光潔。現收藏於溫州博物館。基本信息 數據:高20.4 厘米 口徑12.7厘米 底徑8.9厘米 收藏:溫州博物館 文物介紹 盤口,束頸,圓肩,圓腹下收,平底內凹。肩部豎置對稱環形雙復系,並飾一道弦紋,弦紋上端飾一周波浪紋。腹部飾3~5重線心形蓮瓣紋八瓣...
138 北宋甌窯青釉褐彩蕨草紋執壺 混血的寶壺暗藏玄機 142 北宋水月觀音菩薩青瓷坐像 一個與甌窯相關的傳承故事 146 北宋《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活字印刷殘頁 它,讓權威專家興味盎然 150 北宋木刻套色版畫《蠶母》現存早的木刻套色版畫 154 北宋水晶舍利小木塔 小木塔與小“米粒”158 北宋彩塑觀音菩薩立像 寶貝號稱...
此展品為五代瓷器,胎呈灰白色,緻密堅硬。造型新穎獨特,是五代甌窯瓷器的上乘精品。現收藏於溫州博物館。基本信息 數據:高11.6厘米 口徑2.7厘米 底徑6.2厘米 收藏:溫州博物館 文物介紹 溫州市郊錦山出土。斗笠形蓋,母口,頂有小圓鈕。壺直口,八瓣瓜棱球形腹,喇叭形高圈足。腹部一側置圓曲長流,流...
此展品為西晉瓷器,外沿飾兩道弦紋,上端堆塑虎頭裝飾,通體施淡青灰釉,晶澤光亮。現收藏於溫州博物館。基本信息 數據:高20.8厘米 長26.9厘米 收藏:溫州博物館 文物介紹 溫州市郊白象彌來陀山西晉永寧二年(302年)墓出土。器呈臥虎形。圓口,口部呈45°角上昂,外沿飾兩道弦紋,上端堆塑虎頭裝飾;胸部...
甌窯黑釉四系盤口壺,是溫州市雙嶼雨傘寺3號墓出土的文物,現收藏於溫州博物館。簡介 年代:東晉;尺寸:高24.5、口徑11.6、底徑14.5厘米;質地:瓷;來源:溫州市雙嶼雨傘寺3號墓出土;內容 淺盤口,束頸,溜肩,折腹,平底內凹。肩部橫置四對稱環形系,並飾兩道弦紋。胎呈淺灰色,胎體厚重,緻密堅硬。
此展品為東晉瓷器,蓋、身褐色點彩呈散點輻射,是東晉甌窯瓷器典型裝飾手法。現收藏於溫州博物館。基本信息 數據:高8.5厘米 口徑9.2厘米 底徑6.7厘米。收藏:溫州博物館 文物介紹 溫州市雙嶼雨傘寺昇平三年(359年)墓出土。此瓷器由身、蓋組成。器蓋:母口,直沿,三角形鈕,面平並飾有褐色點彩。器身:...
此展品為南宋瓷器,器內外施粉青釉,龍形雕塑形象逼真。現收藏於溫州博物館。基本信息 數據:高22.3厘米 口徑6.6厘米 底徑9.5厘米 收藏:溫州博物館 文物介紹 龍泉市大窯窯址出土。蓋內有子口,面平,臥伏仰首鳥形鈕。瓶直口,瓶體呈多級塔式,圈足。頸肩部堆塑一條盤旋起舞的游龍,目光炯炯,體態矯健;龍前...
此展品為北宋瓷器,每區內刻劃一變體花葉紋,葉瓣肥厚,內填篦紋。現收藏於溫州博物館。基本信息 數據:高30.4厘米 口徑9.4厘米 底徑7.7厘米 收藏:溫州博物館 文物介紹 覆盤式蓋,頂塑一蹲坐犬為鈕,蓋面飾篦劃紋。瓶盤口,長頸,圓肩,橢圓腹,圈足。頸下部飾一道凸棱,肩部飾一道弦紋,腹部以四條瓜...
此展品為南宋瓷器,通體施淡青釉,釉面微泛灰白色。現收藏於溫州博物館。基本信息 數據:高31.6厘米 口徑9.3厘米 足徑11厘米 收藏:溫州博物館 文物介紹 蓋為笠式,葫蘆形鈕,蓋面飾篦劃紋。瓶直口,短頸,長圓腹,分為五段,圈足。腹部從上到下,第二段安流狀五管;第二、三段劃刻斜條紋,第四、第五...
此展品為南宋瓷器,器內外施黑釉,釉層勻淨,色黑如漆。現收藏於溫州博物館。基本信息 數據:高21.6厘米 口徑7.8厘米 底徑9.5厘米 收藏:溫州博物館 文物介紹 蒼南縣橋墩水庫淳熙十四年(1187年)黃石夫婦合葬墓出土。蓋面微弧,圓珠形鈕。罐口唇略外翻,短頸,圓肩,鼓腹,平底微內凹。淺灰胎,胎質細膩...
此展品為明代瓷器,器內外施淡青綠釉,釉層透明,釉面開滿冰裂紋。現收藏於溫州博物館。基本信息 數據:高50.4厘米 口徑25.4厘米 底徑10.7厘米 收藏:溫州博物館 文物介紹 喇叭口,粗長頸,圓肩,鼓腹下收,圈足。口沿下飾三道弦紋,頸部刻飾折枝花卉紋;肩、腹處與腹、脛處用弦紋分隔裝飾區,肩部劃飾重...
一些生活用品如虎子、燭台、油燈、水盂上大膽使用誇張變形的動物形象,多方面地體現了當時社會的審美意識,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縹色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特色釉,是青瓷系統的代表,與北方地區的白瓷交相輝映。之外,常用褐彩打破單一的青釉,使之更加活潑。這種裝飾方法簡單易行,適應面廣,效果較好,所以被廣泛使用...
西晉越窯青瓷神獸尊由上虞陶瓷有限公司仿製 三國越窯青瓷羊尊由上虞陶瓷有限公司仿製 西晉·婺州窯青瓷伎樂堆塑罐 東晉·甌窯青瓷盤口壺溫州市雙嶼灣底山下出土 五代·甌窯青瓷缽溫州市翠山出土 北宋·甌窯青瓷褐彩蕨草紋執壺溫州市西山錦山出土 三國東吳·台州窯青瓷穀倉(明器)椒江章安出土 東晉·德清窯黑釉瓷雞頭...
東漢晚期,甌窯已能燒制青瓷和黑瓷兩類瓷器;窯址分布在今永嘉楠溪江畔的東岸與羅溪等地。兩晉南朝,甌窯產品釉色淡青,晶瑩滋潤,被稱為“縹瓷”;窯址仍在楠溪江畔的東岸、羅溪等到地。晚唐、五代、北宋,甌瓷胎骨細密,釉色光澤如玉,造型新穎活潑,並飾有蓮、荷、葵、菊、卷草、牡丹等花卉圖案以及褐彩裝飾;...
東晉 虎形青瓷燭台 東晉 青瓷蛙形水盂 東晉 甌窯牛形燈 東晉 越窯青瓷羊尊 東晉 越窯博山爐 東晉 越窯鴿形杯 東晉 青瓷兔形水注 東晉 越窯青瓷羊形器 東晉 青瓷狗窩 東晉 青瓷雞窩 東晉 越窯橘 東晉 越窯點彩雞首壺 東晉 婺州窯羊首壺 東晉 甌窯青瓷點彩雞首壺 東晉 青釉褐彩蛙形罐 南朝 青瓷...
120 甌窯褐彩蕨紋執壺 121 潮州窯佛像 122 青白釉印花把壺 123 影青刻花注子注碗 124 影青蓋碗 125 影青釉刻劃蓮花紋碗 126 白釉剔花梅瓶 127 龍泉窯弦紋貫耳瓶 128 龍泉窯帶蓋梅瓶 129 龍泉窯貼花葫蘆瓶 130 泉窯三足爐 131 吉州窯荷蓮紋瓶 132 吉州窯蘆葦鴛鴦紋瓶 133 吉州窯黑釉木葉紋碗 134 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