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棠形摩羯紋銀長杯是唐朝時期文物,1968年1月1日西安市城建局送交,現收藏於西安博物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海棠形摩羯紋銀長杯
- 館藏地點:西安博物院
- 出土時間:1968年1月1日
- 所屬年代:唐代
- 來源出處:西安市城建局
文物歷史,文物特徵,文物鑑賞,
文物歷史
1968年1月1日西安市城建局送交,現收藏於西安博物院。
文物特徵
海棠形摩羯紋銀長杯,口徑13.6厘米、底徑7厘米、高3.2 厘米,重87.8克,銀長杯為橢圓海棠形,口略呈菱形,圈足脫落,錘擊成型,花紋平鏨,杯身以杯最長徑及最短徑等分為四部分,每部分鏨刻有寫實的半片蓮花葉子,葉緣伸向腹內,與底部伸展開的一片蓮花葉子葉緣相接,葉脈細密流暢。杯內部中心有隆起的火焰寶珠,兩隻獸首魚身的摩羯魚環繞寶珠嬉遊,通體鏨金,杯造型新穎奇妙,紋飾生動精美。
文物鑑賞
銀長杯上的蓮花葉紋為寫實的蓮葉,有細密的筋脈,有的帶蓮花,主要流行於9世紀後期,摩羯是古印度佛教中的一種長鼻利齒、身尾似魚的動物,又名摩伽羅、摩迦羅(Makara),中譯名為鯨魚、巨鼇,《玄應音義》說:“摩伽羅魚,亦言摩羯魚,正言摩迦羅魚,此雲鯨魚,謂魚之王也。”被認為是河水之精、生命之本。為古印度的一種傳統紋飾,常見於古代印度的雕塑之上。繪畫中、寺院建築的塔門上尤為多見。隨著佛教的傳入,摩羯紋也出現在我國的石窟、金銀器上。在中國傳統的金銀器工藝中,類似魚形象的摩羯紋多出現於晚唐時期。
此杯由荷蓮、魚與火焰寶珠構成,荷蓮表示夏季,在一片“汪洋”的水塘里長滿了荷蓮,其間有很多小魚在遊動,是農家常見田園魚池景色,寓意吉祥。荷蓮象徵身居高位廉潔奉公。《楚辭·招魂》“朕動情以廉潔兮”。王勉注。“不受日廉,不污曰潔”。蓮與廉同音,意“清廉”之意。荷蓮又取蓮與連同音,魚與余同音,意為“連年有餘”。在懷中心有一火球,其魚與一般魚形象不同,又有另一重含意,雙魚化為雙龍,即“魚龍變化”。魚化為龍,古喻金榜題名。《琵琶記·南浦囑別》:“孩子出生在今日中,爹爹媽媽來相送,但願得魚化龍,青雲直上。”魚化龍,身份突然高升,寓意為“高升昌盛”。在一杯內有兩組圖案,構成兩個吉祥意,裝飾巧妙,意味深長,體現了銀杯的主人在製作這件銀杯時希望自身做人時要潔身自好,並望子成龍的良好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