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敏學,女,1962年10月出生,1980年9月-1984年6月就讀於蘇州大學物理系並獲理學學士學位,2002年6月獲蘇州大學光學工程專業工學碩士學位,2003年6月擔任蘇州大學光學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光信息處理技術與器件和空間光學遙感技術。
先後參加並完成國家級項目4項、省級項目2項、市(廳)級項目1項、橫向課題多項,主持並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空間柔性膜基反射鏡成形及其光學誤差校正研究”,2007年1月-2009年12月)。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參加國家級項目1項。已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三十餘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敏學
- 出生日期:1962年10月
- 畢業院校:蘇州大學
個人簡介,研究方向,人物經歷,學術成果,在研項目,
個人簡介
姓名:唐敏學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62年10月
導師類別:碩導
技術職稱:研究員
研究方向
1.光信息處理技術與器件
2.空間光學遙感技術
人物經歷
1980.9-1984.6蘇州大學物理系學習獲理學學士學位;
1984.9-至今蘇州大學信息光學工程研究所工作,歷任研究實習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
1997.9-1998.10赴美國紐約市立大學市立學院電子工程系,公派訪問學者;
2002.6獲蘇州大學光學工程專業工學碩士學位;
2003.6任蘇州大學光學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
學術成果
主要從事光信息處理技術與器件、新型柔性薄膜反射鏡研製的基礎理論和套用研究,在高衍射效率全息光學元器件的研製及其在光譜儀器中的套用、柔性薄膜反射鏡的成形理論、面形控制和面形誤差校正技術等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理論和實驗經驗。先後參加並完成國家級項目4項、省級項目2項、市(廳)級項目1項、橫向課題多項,主持並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空間柔性膜基反射鏡成形及其光學誤差校正研究”,2007年1月-2009年12月)。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參加國家級項目1項。已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三十餘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項。
在研項目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大口徑超薄膜基反射鏡的關鍵技術研究”(20011.1-20013.12,項目批准號:61078043)
研究內容:針對研製大口徑柔性超薄膜基反射鏡迫切需要解決的關鍵技術,研究其成形、面形控制、波前像差補償和檢測的新機理和新方法。以厚度10至50微米、口徑0.3至1米的柔性薄膜反射鏡為研究對象,基於非線性有限元方法,模擬和分析薄膜材料特性、不同邊界固定/支撐條件以及不同外載入荷方式對薄膜反射鏡成形的影響,建立符合實際條件的影響函式和成形理論新模型。基於信息光學和自適應光學理論,研究薄膜反射鏡面形控制、波前像差補償和檢測新技術,開展面形閉環控制仿真研究。最佳化設計並建立大口徑薄膜反射鏡成形、面形控制、波前像差補償和檢測原理性實驗系統,實驗驗證理論正確性和方法可行性。為進一步探索其在空間雷射通訊、空間太陽能收集以及空間光學遙感系統中的套用提供理論和技術基礎。
預研:高衍射效率體積位相全息光柵的理論及套用研究
研究內容:光譜成像技術是由光學成像和分光技術相結合而形成的新穎探測技術,相應的儀器設備稱為成像光譜儀,在空間遙感、地質調查等領域具有廣泛套用。針對國家對該項技術發展的迫切需求,研製超分辨成像光譜儀中的關鍵器件之一——高衍射效率體積位相全息光柵(VPHG),研究非均勻介質高衍射效率VPHG理論、可見/近紅外波段高質量VPHG的衍射特性/角度選擇性/偏振相關特性、稜鏡-光柵-稜鏡(PGP)器件性能、以及具有高穩定性能的重鉻酸鹽明膠(DCG)體積位相全息光柵的製作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