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除了緒論和結論之外,主體部分共分為3編12章。上編分為四章,主要研究系詞後置判斷句、“莫非/不X”測問句、“VP著”指令句、“好”字規勸句四種單句構式。一般將語義控制下的形式收攏在一起,從形式意義間的一致關係出發,分析每一個專題句式的句法與語義特徵,接著在對話語境中剖析語用功能,然後歷時關注詞義組合結構與句法語義結構的變化,探討句式產生條件與演變機制。
中編分為四章,主要研究“X即/則不問”轉折句、“如Y相似”比擬句、“(須)VP始得”條件句、“只X別/更有”選擇句四種複句構式。從複句之間邏輯語義關係出發,以形式與意義的關係為中心,接著在對話語境中剖析語用功能,然後歷時考察句式演變中的形式與功能之間對應與不對應的因素,考察構式化的路徑(從字面意思發展為意義非字面意思的過程),探討其產生條件與演變機制。
下編分為四章,主要研究“有+人名+VP”話題引入句、“是即(則)是P”話題承接句、“T且置”話題轉移句、“與么則Q”語篇推論句四種句際構式。一般以形式與意義的關係為中心分析句法與語義特徵,接著分析語用信息和語篇功能,然後考察構式化和語法化演變歷程,探討其產生條件與演變機制。
作品目錄
|
| | |
第一章 系詞後置判斷句 第二章 “莫非/不X”測問句 第三章 “VP著”指令句 第四章 “好”字規勸句 | 第五章 “X即(則)不問”轉折句 第六章 “如Y相似”比擬句 第七章 “(須)VP始得”條件句 第八章 “只X別/更有”選擇句 | 第九章 “有·人名+VP”話題引入句 第十章 “是即(則)是P”話題承接句 第十一章 “T且置”話題轉移句 第十二章 “與么則Q”語篇推論句 |
|
創作背景
禪宗語言是指禪僧們在行業內部以及世俗社會的信眾之中傳遞交流信息時使用的語言,以語錄體形式為主。禪宗語言裡存在大量的習見句式,或顯示獨具特色的話語結構形式,或帶有特殊的語用含義。20世紀以來,國內外對禪宗語言的句式研究在為漢語史提供語料和例證方面取得了較大實績,但囿於歷史文獻考察的傳統思路,國內外對禪宗語言句式進行專題研究的成果不多,而且局限於《
祖堂集》等少數幾部典籍,對禪錄句式的本質及其規律的探究仍存在著不少的空間。基於此,《唐宋禪錄句式研究》試圖建構唐宋時期的禪錄句式體系,深入探究禪錄句式的語用意義。
作品思想
該書通過研究,得出主要結論:(1)唐宋禪錄保留了唐宋時期的口語面貌,出現一批新的語法表達格式,具有結構固定性、語義(語用)規約性、習見性(禪籍里)特點。如“什麼處去來”就常常用於禪師在學僧請教問題的時候,不要求學僧回答“上哪去了?”的內容,而是帶有譏斥或喝斷的語氣,是口語中經過習用而成的禪家機語。該書在分析唐宋禪錄里句式的基礎上,初步建構這一歷史時期的禪錄句式系統。
(2)禪錄句式的形成主要與禪宗語言交際環境密切相關,在構式化過程中語境義常常內化為句式義。如“(須)X始得”條件句是從“(須)X,始得Y”條件句省略而來,“只X別/更有”選擇句是從“只X,別/更Y”選擇句省略而來。省略部分“Y”由於在語境中經常涉及禪法意旨,受禪僧探討禪旨問題的不可說習慣而被省略,因此Y就通過語境賦義而逐漸凝固在省略句“(須)X始得”“只X別/更有”等裡面。
(3)該書提出了“同源句”概念,將具有同一發展源頭其間具有衍生關係的一族句子稱為同源句。同源句有基本的句法成分和語義關係,但是語用功能不盡相同。如“V好”規勸句式,在先秦漢語裡,“好”用為形容詞,常充當直陳句里的獨立謂語,表示事態或事理具有令人滿意的特徵,具有客觀的評價義,即A式。漢末以後,在佛經文獻里形容詞“好”在表述事態或事理特徵的客觀性用法中滲入了個人主觀性因素,一般出現在非直陳句中,即B式。在佛教文獻以及後來的禪宗文獻里,開始出現表達祈使語氣的“好”,具有宗教行業色彩,句法格式逐漸固定下來,即C式。作者將“A式(先秦)>B式(漢末以後)>C式(東晉以來)”三式統稱為同源句。
(4)禪宗語言句式中的成分後置現象較明顯,是語言接觸現象的一種反映。如“X則/即不無”“T且置/且從”“如X相似”等。“是”字後置判斷句初見於上古漢語,在中古時期的佛經譯文和元明白話著作里使用頻率激增,唐宋禪錄反映了早期近代漢語這種語言現象的實際情況,其演變與語言接觸以及社會語言環境的影響是聯繫在一起的。
(5)禪宗語言既受到佛經文獻語言影響,又影響後世語言文學。一些句式並非首見於禪宗典籍,也並非禪籍專有,而是先萌芽於佛教譯經里,如“X即(則)不問”轉折句、“好”字規勸句等,最先用於佛經,後來禪僧們受其影響,頻繁使用以致發展成熟。又如“是即(則)是P”最初受唐代漢譯佛經的影響,在唐宋時期的禪籍里產生並被頻繁使用,具有A式和B式兩種表達結構形式,基本語用功能一致。A式專用於禪家參禪實踐活動中,具有禪家行業色彩。B式在南宋後來的世俗文學作品裡也常常可見,反映了佛禪文獻的傳播對近代漢語的發展演變起到一定的影響。這都說明了禪宗語言在漢語白話發展史上起著重要的過渡作用。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祁從舵,安徽含山縣人,2004年7月上海大學文學院畢業,獲碩士學位;2012年7月上海師範大學語言研究所畢業,獲博士學位。現為寧波工程學院人文學院講師,從事漢語語言學、語言與文化等教學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