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四講

唐史四講

唐史四講課程是中央民族大學建設的慕課、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於2018年04月02日在中國大學MOOC首次開課,於2019年9月9日在學堂線上首次開課,授課教師是李鴻賓。據2022年2月中國大學MOOC官網顯示,該課程已開課7次;據2022年2月學堂線上官網顯示,該課程已開課6次。

該課程共四講,包括唐朝的疆域與疆域觀念、唐朝的南北兼跨及其限域、粟特及後裔墓志銘文書寫的程式意涵、墓志銘映印下的唐朝河北粟特人“地著化”問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史四講
  • 類別:慕課、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 建設院校:中央民族大學
  • 首開時間:2018年04月02日(中國大學MOOC)、2019年9月9日(學堂線上)
  • 授課平台:中國大學MOOC、學堂線上
  • 授課教師:李鴻賓
課程性質,課程定位,適應對象,課程簡介,課程大綱,開課信息,教學目標,教學要點,學習預備,預備知識,學習資料,所獲榮譽,教師簡介,

課程性質

課程定位

該課程以李鴻賓教授的研究成果為主,吸收中國國內外研究信息,通過具體內容的講授而呈現,是以學術研究為宗旨的通識性課程。

適應對象

該課程適合大學程度聽者學習,也適合其他愛好者學習。

課程簡介

該課程由四講(章)構成:
第一講“唐朝的疆域與疆域觀念”,系從王朝國家的視角理解唐朝的疆域、人群、統治權等概念及其特點,具體闡釋其構成、演變和規律。
第二講“唐朝的南北兼跨及其限域”,旨在揭示建基於中原農耕地區的唐朝如何步入草原建構南北跨越性王朝的動機、軍事政治能力和經濟支撐等要素。
第三講“粟特及後裔墓志銘文書寫的程式意涵——以三方墓誌為樣例”,以粟特族系康婆、康庭蘭和曹閏國三方墓誌為例,通過對墓誌內容的具體分析,解釋其記載的傾向與所處社會之間的關聯。
第四講“墓志銘映印下的唐朝河北粟特人‘地著化’問題——以米文辯墓誌為核心”,通過粟特族裔米文辯家族自西向東遷轉的路徑,指明該家族以京西北三水為族系彰顯之地。

課程大綱

中國大學MOOC課程大綱
第一講唐朝的疆域與疆域觀念——有關“唐朝邊疆問題”的若干思考
第一節本講之主旨
第二節觀察方法
第三節古今之別
第四節王朝統轄的重心
第五節疆域的變易性
第六節唐朝疆域的本質
第一講單元測驗
第一講單元作業
第二講唐朝的南北兼跨及其限域
第一節什麼叫唐朝的南北兼跨?
第二節南北兼跨形成的條件
第三節唐朝鼎盛局面的建構
第四節盛世局面維繫的局限
第五節多民族構成的王朝帝國存續的條件
第二講單元測驗
第二講單元作業
第三講粟特及後裔墓志銘文書寫的程式意涵——以三方墓誌為樣例
第一節引言:什麼是墓誌?粟特人是誰?
第二節康婆墓誌
第三節康庭蘭墓誌
第四節曹閏國墓誌
第五節總結
第三講單元測驗
第三講單元作業
第四講墓志銘映印下的唐朝河北粟特人“地著化”問題——以米文辯墓誌為核心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這方墓誌說了什麼?
第三節地著化問題
第四節結論
第四講單元測驗
第四講單元作業
課程大綱從左到右:
學堂線上課程大綱
1第一講唐朝的疆域與疆域觀念
第一節本講之主旨
第二節觀察方法
第三節古今之別
第四節王朝統轄的重心(上)
第五節王朝統轄的重心(下)
第六節疆域的變易性(上)
第七節疆域的變易性(下)
第八節唐朝疆域的本質
2第二講唐朝的南北兼跨及其限域
第一節什麼叫唐朝的南北兼跨?
第二節局面形成的條件(上)
第三節局面形成的條件(下)
第四節唐朝鼎盛局面的建構(上)
第五節唐朝鼎盛局面的建構(下)
第六節盛世局面維繫的有限性(上)
第七節盛世局面維繫的有限性(中)
第八節盛世局面維繫的有限性(下)
第九節異質性帝國存續的條件(上)
第十節異質性帝國存續的條件(下)
3第三講粟特及後裔墓志銘文書寫的程式意涵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康婆墓誌
第三節康庭蘭墓誌(上)
第四節康庭蘭墓誌(下)
第五節曹閏國墓誌
第六節總結
4第四講墓志銘映印下的唐朝河北粟特人“地著化”問題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這方墓誌說了什麼?
第三節地著化問題
第四節結論
課程大綱從左到右:

開課信息

中國大學MOOC開課信息
開課次數
開課時間
學時安排
參與人數
第1次開課
2018年04月02日~2018年06月04日
2-3小時每周
19259人
第2次開課
2018年09月03日~2018年11月30日
8635人
第3次開課
2019年03月04日~2019年05月06日
2975人
第4次開課
2019年10月08日~2020年01月05日
3-5小時每周
15969人
第5次開課
2020年10月20日~2021年01月20日
4737人
第6次開課
2021年03月01日~2021年05月20日
1小時每周
3872人
第7次開課
2021年09月01日~2021年12月15日
5364人
該課程1-7次開課授課教師均為李鴻賓。
學堂線上開課信息
開課次數
開課學期
開課時間
教學時長
學習投入
參與人數
第1次開課
2019秋
2019-09-09—2020-01-12
12周
18349人
第2次開課
2020春
2020-02-17—2020-07-31
1章/周
第3次開課
2020秋
2020-09-01—2020-12-31
第4次開課
2021春
2021-01-04—2021-07-25
第5次開課
2021秋
2021-08-09—2022-01-16
12周
1章/周
第6次開課
2022春
2022-01-18—2022-07-18
該課程1-6次開課授課教師均為李鴻賓。

教學目標

該課程通過講授、與聽者互動等方式從學理層面求真求實、追求真理,為闡揚人文主義和理性精神做出奉獻。

教學要點

  • 教學重點
章節
教學重點
第一章
第一章重點突出時代性與古今之差異,李鴻賓教授認為歷史問題只有置放在與其相隨的時空架構下解釋才能恰切,倘若缺乏明確的辨別,就會導致古今混淆,影響判斷的精準性。
第二章
第二章注重解釋其統轄維繫50年而解體的限制及其記憶體的脆弱性,以此因應北方勢力(元、清)旋後建構一統化王朝的成功要旨所在。
第三章
李鴻賓教授認為墓誌的書寫受到朝廷為代表的主流社會意識形態的支配和影響,官員墓誌的書寫更直接由官方機構的規範所主導,士人階層的墓誌間接受其制約,墓誌的“真實”反映的乃是官方意識形態風向的真實。
第四章
河東是其家族仕職的“榮顯”之始,進入河北藩鎮之後轉入了“土著”之列,透過這一個案分析了外來粟特人羼入本土變遷的具體過程,進而揭示那了一特定時代特定地區的整體風貌及其變遷的動向。

學習預備

預備知識

第一,具有大學初期“中國通史”(或與此相當的自學基礎)的知識儲備。對作為中國通史之組成部分的隋唐五代史,包括政治、軍事、經濟、制度建設、思想文化和社會面相等各方面,要有一個概觀和整體性的了解和把握。
第二,具有觀(考)察古代歷史問題的基本訓練。了解一定程度的文獻學、目錄學、版本學、音韻學、校勘學、歷史地理學、古今年代等方面的知識和訓練。
第三,了解一定程度的史學基本技能。譬如能夠讀懂古史文獻並予以分析判斷、對歷史問題有一定程度的思考和判斷,從學理層面給予解釋等。
第四,學習包括該課在內的中國古史,要清楚兩個層面的內容避免混淆:首先是歷史自身的相貌即所謂“實態”,這是閱讀或研究歷史的基本面向,其次是對歷史問題產生的評議,即看法或想法、觀點等等。

學習資料

唐史四講課程直接參考
書名
作者
資料來源
《墓志銘映印下的唐朝河北粟特人“地著化”問題——以米文辯墓誌為核心》
李鴻賓
紀宗安、馬建春主編《暨南史學》第10輯第23—42頁
《唐朝的南北兼跨及其限域》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6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魏晉南北朝隋唐史》》2016年第6期
《粟特及後裔墓志銘文書寫的程式意涵——以三方墓誌為樣例》
榮新江、羅豐主編《粟特人在中國:考古發現與出土文獻的新印證》科學出版社出版2016年6月版第176—190頁
《有關唐朝疆域問題的若干思考》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1期
唐史四講課程間接參考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地
出版時間
《安北與單于都護府:唐代北部邊疆民族問題研究》
王世麗
昆明
2006年
《北朝胡姓考(修訂本)》
姚薇元
中華書局
北京
2007年
《北方民族史十論》
姚大力
桂林
2007年
《邊塞內外:王小甫學術文存》
王小甫
北京
2016年
《草原帝國》
(法)勒尼·格魯塞著、魏英邦譯
西寧
1991年
《草原與田園:遼金時期西遼河流域農牧業與環境》
韓茂莉
北京
2006年
《胡漢之間:“絲綢之路”與西北歷史考古》
羅豐
文物出版社
北京
2004年
《皇帝·單于·士人:中古中國與周邊世界》
孫英剛
中西書局
上海
2014年
《劍橋中國隋唐史》
(英)崔瑞德著、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西方漢學研究課題組譯
北京
1990年
《遼金史論》
劉浦江
瀋陽
1999年
《內陸歐亞古代史研究》
余太山
福建人民出版社
福州
2005年
《7—8世紀東亞地區歷史與考古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科學出版社
北京
2001年
《世界性的帝國:唐朝》
(美)陸威儀著、張曉東等譯
中信出版社
北京
2016年
《松漠之間:遼金契丹女真史研究》
劉浦江
北京
2008年
《粟特人在中國:歷史、考古、語言的新探索》
《法國漢學》叢書編委會
2005年
《隋唐帝國形成史論》
(日)谷川道雄著、李濟滄譯
上海
2004年
《唐代河北藩鎮研究》
馮金忠
北京
2012年
《唐代九姓胡與突厥文化》
蔡鴻生
中華書局
1998年
《唐代歷史地理研究》
史念海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陳寅恪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
1982年
《唐代中國族群的認同》
(美)班茂燊著、耿協峰譯
北京
2016年
《危機與重構:唐帝國及其地方諸侯》
李碧妍
2015年
《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
唐長孺
中華書局
2011年
《五代時期北方中國的權力結構》
王賡武著,胡耀飛、尹承譯
上海
2014年
《中國中古與粟特文明》
榮新江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北京
《中國中古與外來文明》
2001年
《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界》
(美)拉鐵摩爾著、唐曉峰譯
江蘇人民出版社
南京
2005年

所獲榮譽

2019年,該課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
2020年11月24日,該課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認定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線上一流課程)”。

教師簡介

李鴻賓,男,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隋唐五代史、中古民族關係史及長城學等,承擔中國古代史、隋唐五代史、中國中古民族關係史、唐史專題等課程教學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