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韋大夫之晉

哭韋大夫之晉

《哭韋大夫之晉》是盛唐時期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作者是杜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哭韋大夫之晉
  • 創作年代:盛唐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五排
  •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悽愴郇瑕色,差池弱冠年。
丈人叨禮數,文律早周旋。
台閣黃圖裡,簪裾紫蓋邊。
尊榮真不忝,端雅獨翛然。
貢喜音容間,馮招病疾纏。
南過駭倉卒,北思悄聯綿。
鵩鳥長沙諱,犀牛蜀郡憐。
素車猶慟哭,寶劍谷高懸。
漢道中興盛,韋經亞相傳。
沖融標世業,磊落映時賢。
城府深朱夏,江湖眇霽天。
綺樓關樹頂,飛旐泛堂前。
帟幕疑風燕,笳簫急暮蟬。
興殘虛白室,跡斷孝廉船。
童孺交遊盡,喧卑俗事牽。
老來多涕淚,情在強詩篇。
誰寄方隅理,朝難將帥權。
春秋褒貶例,名器重雙全。

作者簡介

杜甫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杜審言之孫。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後期,舉進士不第。漫遊各地。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李白相識。後寓居長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貧困,逐漸接近人民,對當時生活狀況有較深的認識。及安祿山軍臨長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後逃至鳳翔,竭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後,隨肅宗還京,不久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旋棄官居秦州,未幾,又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舉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繼承《詩經》以來注重反映社會現實的優良文學傳統,成為古代詩歌藝術的又一高峰,對後世影響巨大。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