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海戰,是一場發生於1801年4月2日的戰鬥,海德·帕克爵士率領的英國艦隊和丹麥-挪威艦隊在哥本哈根附近交戰。此戰丹麥多艘艦艇被俘獲。
事件的起因是英國為了打破波羅的海國家對英國的貿易封鎖行動。
基本介紹
- 名稱:哥本哈根戰役
- 發生時間:1801年4月2日
- 地點:哥本哈根
- 參戰方:英國、丹麥挪威艦隊
- 結果:英國勝利
- 參戰方兵力:英國 30艘戰船
丹麥 37艘戰船 2000陸軍 - 傷亡情況:英國 1200人
丹麥 1600人 - 主要指揮官:海德·帕克爵士、斯廷·比爾、羅伊·尼爾森、霍雷肖·納爾遜
- 外文名:Battle of Copenhagen
戰鬥,戰役秩聞,
戰鬥
1801年初,英國面臨一個由法國策劃的北歐國家聯盟,聯合起來對英國這個北方邦聯保持敵對中立。這些國家是俄羅斯、丹麥、瑞典和普魯士。英國海軍部命令海軍上將海德·帕克爵士率領一支英國艦隊前往波羅的海解散邦聯,納爾遜勳爵是他的副手。
1801年3月18日,英國艦隊停泊在北海波羅的海入口卡特加特,英國外交官啟程前往哥本哈根。納爾遜的計畫是,英國艦隊應該攻擊在雷夫港越冬的俄羅斯中隊,俄羅斯海軍是波羅的海最強大和最主要的海軍力量。帕克和納爾遜之間缺乏信任;帕克與納爾遜保持距離,而英國外交官則與丹麥人談判,爭取他們退出聯盟。與丹麥人的談判激怒了納爾遜這個行動派,他想攻擊丹麥人並摧毀他們的艦隊。
3月23日,帕克召集了一個戰爭委員會,英國外交官在會上透露,積極敵視英國的丹麥王儲及其政府不準備將丹麥撤出聯盟,哥本哈根的防禦正在加強。納爾遜敦促迅速攻擊丹麥艦隊,他說:“讓它受到恫嚇、皮鞭或任何方式的攻擊,只要我們不損失一個小時。”
3月26日,英國艦隊向桑德——波羅的海的門戶和丹麥的王冠堡要塞前進。納爾遜在準備戰鬥時,把將旗移到了較小的“大象”號戰艦上,這艘74門大炮的軍艦艦長福利曾在尼羅河口之戰中領導進攻。3月30日,風對英國在哥本哈根的前進是有利的,英國艦隊通過了海角,保持在瑞典一側。在這次事件中,瑞典人沒有開火,而丹麥人在克羅嫩堡的反擊沒有效果。最終英國艦隊在距哥本哈根五英里處拋錨。
根據英國的計畫,總司令海德·帕克上將將率領英國最大的軍艦從北方推進,從而阻止瑞典艦隊或俄羅斯中隊的任何攻擊。納爾遜將率領他的中隊進入哥本哈根港外的航道,向北沿航道航行,攻擊停泊在岸邊的丹麥軍艦,直到他到達哥本哈根港入口處丹麥強大堡壘特雷克朗納攻擊停泊的最大船隻。
海軍上將海德·帕克爵士慷慨地把計畫留給了納爾遜,甚至比納爾遜要求的多為他的中隊提供兩艘船。1801年4月1日,納爾遜在“亞馬遜”號護衛艦上進行了最後一次偵察。亞馬遜號的船長里歐給他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納爾遜決心讓他在進攻中發揮主導作用。1801年4月1日晚,納爾遜起草了他的最終計畫,並向他的軍官們作了簡報,而哈代船長則乘著一艘長船直奔丹麥船隻,並進行了探測;導航員們放置了最後一個浮標。納爾遜的計畫很簡單:他的船排在前面,駛入內河,皇家通道,每艘船在指定的地點停泊,攻擊指定的丹麥對手。亞馬遜號海軍陸戰隊的里歐上尉將率領一個小型艦艇中隊攻擊特雷克朗要塞,在該要塞被炮擊削弱後,海軍陸戰隊和士兵將在適當的時機對其進行攻擊。
1801年4月2日上午8點,進攻開始,國王陛下的埃德加艦(船長默里,74門炮)率領師從錨地出發,從外部深入皇家通道。緊接著,災難襲擊了納爾遜所在的部門,當時,納爾遜的老船“阿伽門農”號(Fancourt船長,64門大炮)無法渡過進入英吉利海峽的彎道,擱淺在被稱為“中間地帶”的淺灘上。帕里菲莫斯(勞福德船長,64門火炮)接任阿伽門農的領導角色,使船進入皇家通道,遭到丹麥“普羅維斯滕”號船(拉森船長,56門火炮)的猛烈攻擊。下列船隻,伊西斯(沃克船長,50門炮)、格拉頓(威廉·布萊船長,54門炮)和阿登(伯蒂船長,64門炮)掉頭停泊,迎擊他們被分配的丹麥船隻。試圖通過這些船隻,貝洛娜(船長湯普森,74門炮)停在中間的淺灘,正如下面的羅素(船長卡明,74槍)。這些船被困在原地,儘可能地向丹麥人開火,但貝洛納號上的幾門炮爆炸了,由於船,炮齡太大或誤裝,造成船員死亡,或是為了達到更大的射程而超裝火藥。
阿伽門農、貝洛娜和拉塞爾的擱淺使得特雷克朗要塞沒有被轟炸,這就要求里歐帶領他的中隊的小型船隻進行轟炸,滾滾濃煙掩蓋了他的船隻,並保護它們最初免受過度破壞。
在北面,英國總司令海德·帕克爵士(Sir Hyde Parker)越來越焦慮地目睹了這場猛烈的炮擊,他的中隊中的大型戰艦正緩慢地沿海峽前進,納爾遜的風向正好相反。看到戰鬥的激烈程度,帕克說,他應該給納爾遜一個機會,停止行動,並升起信號旗,脫離,這使得戰鬥的最著名的一幕發生。納爾遜的信號官看到旗艦的信息,詢問是否應該向其他船隻重複總司令的信號,納爾遜指示只向其他船隻發出確認信號,第16號信號,即近距離行動的命令保持不變。納爾遜大隊中除了里歐上尉的中隊外,沒有一艘艦艇按照帕克的信號行動,攻擊特雷克朗要塞。里歐以為納爾遜會取消進攻,就轉身開始撤退。丹麥人加倍開火,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一炮殺傷一隊海軍陸戰隊士兵,另一槍打死里歐本人。納爾遜轉向斯圖爾特上校,指揮著艦隊中的士兵,說:“你知道總司令的船上顯示了什麼嗎?”?“39號信號,停止行動!別動!”“如果我這樣做了,那就等死吧。”納爾遜轉過身去,對他的旗長說,“你知道,福利,我只有一隻眼睛。”“我有時有權失明。”納爾遜舉起望遠鏡對著自己的一隻盲眼說,“我真的看不到信號。”
到1801年4月2日下午2點,丹麥線的大部分地區停止了射擊,船隻在海上漂流並起火,其中幾艘已經投降,他們的船長現在在大象號上。
塞西爾船長是一名在俄羅斯海軍服役期間對波羅的海有著豐富經驗的英國軍官,他在納爾遜和丹麥王儲的通信中上岸,請求停戰。在談判期間,只有位於丹麥線南端的阿馬格島(Amag Island)上的炮台、特雷科納要塞和一些船隻繼續開火。丹麥高級軍官林德霍姆副官登上大象號進行談判,指揮特雷科納要塞在途中停止射擊。英國船隻也停止了射擊,戰鬥實際上結束了。
就在1801年3月24日哥本哈根之戰之前,俄國沙皇保羅一世被謀殺,取而代之的是他的反法兒子亞歷山大一世。哥本哈根之戰和沙皇之死的後果是導致北方聯邦的崩潰。
戰役秩聞
“格拉頓”號戰艦是由威廉·布萊上尉指揮的,他在1789年指揮皇家海軍“慷慨”號前往太平洋時,被叛變者扔在救生船上漂流。
納爾遜在給丹麥王儲的信中寫道:納爾遜勳爵在丹麥人不再抵抗的情況下有權放過丹麥,但如果丹麥繼續開火,納爾遜勳爵將有義務點燃它所有的軍艦,卻沒有能力保護勇敢的丹麥人。日期:1801年4月2日,在海軍上將海德·帕克爵士的指揮下,在不列顛尼克陛下的“大象”號上。“
對哥本哈根的襲擊,被英國認為是阻止丹麥艦隊為法國利益而採取行動的必要手段,在丹麥引起了對英國的強烈不滿。在納爾遜返回英國時,國王喬治三世沒有提到這場不義的戰鬥。
納爾遜認為哥本哈根戰役是他最艱苦的艦隊行動。儘管由於許多船隻沒有做好服役準備而受到阻礙,但丹麥人仍進行了激烈的戰鬥,有時為了保衛首都而絕望,軍隊和平民增援接力,以彌補炮台的損失。這場戰鬥使納爾遜成為英國最重要的海軍領袖。不久之後,海德·帕克爵士被召回,納爾遜留下來指揮波羅的海的行動。
信號事件成為納爾遜人生傳奇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