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背景,工作經歷,學術組織,獲得獎項,科研項目,主持課題,參與課題,發表著作,英文期刊,英文書籍,英文報告,英文報紙,中文著作,中文報紙,中文報告,中文書籍,政策專報,
教育背景
2002-2007年 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攻讀公共政策博士學位
2000-2002年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攻讀教育經濟學碩士學位
1995-1999年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和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攻讀政治和經濟學學士
工作經歷
2020年12月至今 新疆石河子大學師範學院 兼職教授
2019年9月至今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長聘副教授
2019年1月至今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分管教學、國際合作和培訓
2013年9月至今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經濟研究所,百人計畫研究員
2013年至今 北京大學非洲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2013年9-11月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坦尚尼亞國家辦公室,社會政策專家 (P5)
2012-2013年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坦尚尼亞國家辦公室,社會政策專家 (P4)
2010-2011年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辛巴威國家辦公室,社會政策專家 (P3)
2009-2010年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傑出人才計畫,社會政策專家(P3)(駐肯亞)
2007-2009年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人類發展報告研究室,政策專家
2006-2007年 世界銀行,發展經濟學研究部、人力資源部,政策顧問 (兼職)
2005-2007年 北京大學福特基金項目助理 (兼職)
1999-2000年 清華大學和加州伯克利大學聯辦的對外漢語國際培訓項目,中文講師
學術組織
國際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SSCI)副主編
國際期刊Education Finance and Policy(SSCI)編委會委員
亞非拉高等教育論壇學術委員會委員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地區和面上項目評審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第三屆理事會理事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財政分會常務理事
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經濟學分會理事
中華人民共和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諮詢專家
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外專家
教育部新時代中國小名師名校長培養計畫名校長培養基地首席專家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AEA)成員
Association for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APPAM)成員
Association of Education Finance and Policy成員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ociety成員
African Studies Association成員
義大利大學聯盟AlmaLaurea學術委員會國際委員
獲得獎項
2022年 北京市 北京高校第十二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論文比賽一等獎
2022年 北京大學 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
2021年 教育部 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2021年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教育成果特等獎
2021年 教育部 第六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2020年 教育部 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
2020年 北京市 北京市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2020年、2018年 華東師範大學 第四屆、第二屆全國教育實證研究優秀學術論文獎
2020年 北京大學 優秀共產黨員
2016年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16年度最佳論文獎
2013年 北京大學 “百人計畫”研究員
2009-2010年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傑出青年人才計畫
2006年 國際發展研究中心(加拿大) 研究學者
2001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全國“挑戰杯”學術論文一等獎
科研項目
主持課題
1.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各國職業教育情況研究,10萬,2022/03-2022/06。
2. 教育部政策法規司,黨的十九大以來全球重要教育理念、政策和事件研究,10萬人民幣,項目編號JYBZF2022204, 2022/07-2023/07。
3. 教育部國家留學基金委,中國政府獎學金院校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與套用,19.8萬人民幣,2022/02-2022/12。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大學與地區經濟成長:基於新建校區的準實驗研究,直接費用50萬人民幣 (面上項目批准號:72074010),2021/01-2024/12。
5. 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來學留學教育的經濟效益分析,10萬人民幣,2021/01-2021/12。
6. 北京大學教育大數據重點項目,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線上教學效果研究,50萬人民幣,2020/08-2023/08。
7. 北京大學國際合作部,中國城市流動兒童入戶早期發展項目,4萬人民幣,2020/01-2020/12。
8. 北京大學國際合作部,北京大學國際發展報告研究,12.5萬人民幣,2020/01-2020/12。
9. 陳一丹基金會,從全球到中國——教育社會的協同創新,40萬人民幣,2020/06-2020/12。
10. 亞洲開發銀行,亞洲開發銀行與北京大學知識合作,意向金額100萬美元(約合600萬人民幣),2018/05-2022/09。
11. 亞洲開發銀行,中國的兒童早期發展和減貧事業,10萬人民幣,2020/01-2020/12。
12. 亞洲開發銀行,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體系的歷史與發展,10萬人民幣,2020/01-2020/12。
13. 亞洲開發銀行,亞行廣西職業教育貸款項目評估,10.18萬美元(約合61.08萬人民幣),2017/05-2020/03。
14. 湖南省教育廳,湖南省職業技術教育培訓示範工程研究,14.98萬美元(約合89.88萬人民幣),2017/02-2019/10。
15. 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委託課題子課題,國際組織人才培養、選拔與推送研究,8萬人民幣,2019/01-2019/10。
16.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中國國家統計局,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對於學業完成的影響,6萬人民幣,2016/06-2017/06。
17. 教育部綜合改革司,完善我國教育政策監測與評估機制研究,5萬人民幣,2015/08-2016/06。
18. 亞洲開發銀行,中國教育領域的治理風險評估,1.4萬美元(約合8.4萬人民幣),2015/04-2015/10。
1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解碼中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的影響(面上項目批准號:71473006),60萬人民幣,2015/01-2018/12。
20. 北京大學教育經濟研究所,自主研究課題,10萬人民幣,2014/07-2017/07。
21.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學區房、擇校與城市義務教育財政體制改革(項目批准號:14JJD880011),10萬人民幣,2014/07-2017/07。
22. 北京大學985科研啟動經費,中國農村義務教育轉移支付的影響研究,30萬人民幣,2014/06-2017/06。
參與課題
1.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經濟高質量發展下教育資源配置研究(項目批准號:22JJD880004),10萬人民幣,2023/02-2025/12。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鄉村振興背景下縣級高中教育質量研究:評價體系、影響因素和提升策略,項目負責人:郭叢斌,2021/01-2024/12。
3. 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委託課題,高校高層次人才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研究,項目負責人:王希勤,80萬人民幣,2017年至今。
4.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中國特色一流大學內部治理結構與人才戰略研究,30萬人民幣,項目負責人:眭依凡,2017年至今。
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致貧”與“教育脫貧”:現狀及相關政策評估——基於國家貧困人口建檔立卡數據的研究(面上項目批准號:71673013),項目負責人:丁延慶,48萬人民幣,2017/01-2020/12。
6. 亞洲開發銀行和教育部,中國促進大學生就業政策的評估,項目負責人:丁小浩,40萬美元(約合240萬人民幣),2014/10-2016/07。
7. 教育部財務司,“全國教育經費統計管理信息系統”研發,項目負責人:陳曉宇,382.4萬人民幣,2014/09-2018/08。
8. 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委託課題“高考改革試點方案跟蹤與評估研究”(項目批准號:14JZDW004),項目負責人:文東茅,50萬人民幣,2014/07-2019/04。
發表著作
英文期刊
1. M.Niaz Asadullah & Donia Smaali Bouhlila & Sheng-Ju Chan & Alexandra Draxler & Wei Ha & Stephen P. Heyneman & Thomas F. Luschei & Tesfaye Semela & Miri Yemini (2023). A year of missed opportunity: Post-Covid learning loss–A renewed call to a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99, 102770.
2. Wei Ha & Kelun Lu & Bradley Wo (2020). Do Chinese Government Foreign Student Scholarships Target Natural Resources in Africa.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33 (3): 479–509.
3. Wei Ha & Le Kang & Yang Song (2020). College Matching Mechanisms and Matching Stability: Evidence from a Natural Experiment in China.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175: 206-226.
4. Dongyang Chen & Wei Ha (2020). Are Confucius Institutes Building Blocks or Stumbling Blocks for Foreign Students in China: An Empirical Study of 190 Countries (1999–2015). ECNU Review of Education, 3(2): 235–253.
5. Wei Ha & Renzhe Yu (2019). Quasi-Experimental Evidence of a School Equalization Reform on Housing Prices in Beijing. Chinese Education & Society, 52:3-4, 162-185.
6. Wei Ha & Stanley Ganure Gwavuya & Peter Salam (2018). Can Religion Kil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embership of the Apostolic Faith and Child Mortality in Zimbabw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in Africa, 9(707): 82-87
7. Xiaohao Ding& Wei Ha& Le Kang& W. John Morgan (2018). When Students Become “Prisoners”: A Game Theory Analysis of Internship by Beijing College Students. ECNU Review of Education, 1(2): 44-73.
8. Wei Ha & Fang Yan (2018). Does Money Matter? The Effects of Block Grants on Education Attainment in Rural China: Evidence from Intercensal Population Survey 201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62: 174-183.
9. Wei Ha (2016). Quasi-experimental Evidence of Academic Peer Effects at an Elite University i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 17(4): pages 703-718.
10. Wei Ha & Junjian Yi & Ye Yuan & Junsen Zhang (2016). The Dynamic Effect of Rural-to-Urban Migration on Inequality in Source Villages: System GMM Estimates from Rural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 37: 27-39.
11. Wei Ha & Junjian Yi & Junsen Zhang (2016). Brain Drain, Brain Gai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 38: 322-337.
12. Wei Ha& Peter Salama & Stanley Gwavuya (2015). The Impact of Orphanhood on Education Attendance: Evidence from Zimbabw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40: 59-70.
13. Peter Salama & Wei Ha & Joel Negin & Samson Muradzikwa (2014). Post-crisis Zimbabwe’s Innovative Financing Mechanisms in the Social Sectors: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Implementing the New Deal for Engagement in Fragile States. BMC International Health and Human Rights, 14(1): 35.
14. Wei Ha& Peter Salama & Stanley Gwavuya & Chifundo Kanjala (2014). Is Religion the Forgotten Variable i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Evidence from Zimbabwe.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118: 80-88.
15. Xiaohao Ding & Suhong Yang & Wei Ha (2013). Trends in the Mincerian Rates of Return to Education in Urban China: 1989-2009.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8(3): 378-397.
16. Wei Ha & Ronald Mendoza (2010). The Intended and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Social Protection on School Dropout in Post‐crisis Indonesi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22(8): 1115-1133.
17. Yusuf Shahid & Nabeshima Kaoru & Wei Ha (2007). Income and Health in Cities: The Messages from Stylized Facts. Journal of Urban Health, 84(3)(Supplement): 35-41.
英文書籍
1. Wei Ha & Brajesh Panth. Forthcoming.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of University-industry Linkages in Asia. Asian Development Bank.
2. Xiaoyang Ye., Wei Ha & Dongyang Chen. Centralization or Decentralization? The Financing of Public Primary Education in China. Recent Advancements in Education Finance and Policy, Chapter 6, 2022, pp173-208.
3. Wei Ha & Jingqing Chai & Carlos Alviar. Targeting in Kenya’s Cash Transfer Programme for OVC. Proceedings of the African Economic Conference, 2010, pp 387-398.
4. Wei Ha. Hang Together or Fall Apart? Social Capital and Crisis Coping in Indonesia. Risk, Vulnerability and Human Development: On the Brink, Chapter 11, 2009, pp 222-250.
5. Winnie Fung & Wei Ha. Intergenerational Effects of the 1959-61 China Famine. Risk, Shocks, and Human Development: On the Brink, 2010, pp 222-254.
6. Thomas S. Dee & Wei Ha & Brian A. Jacob. The Effects of School Size on Parental Involvement and Social Capital: Evidence from the ELS: 2002. Brookings Papers on Education Policy,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06/2007, pp 77-97.
英文報告
1. Wei Ha & Youngsup Choi & Po Yang & Conor McCutcheon & Sungsup Ra & Ryotaro Hayashi. 2022. Crossing the River by Touching the Stones: Alternative Approaches in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Republic of Korea. Asian Development Bank.
2. Wei Ha & Ye Xiao. 2021.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Reduc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sian Development Bank East Asia Working Paper Series, No.39.
3. Wei Ha . Impact of the Global Economic Crisis on Eastern and Southern African Countries. UNICEF Report. March 2010.
4. Wei Ha as part of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09 Core Team. 2009. Overcoming Barriers: Human Mobility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City: Palgrave Macmillan.
5. Yusuf Shahid & Bhaopichitr Kirida & Nabeshima Kaoru & Zeng Douglas & Luna Jimena & Wei Ha. 2008. Towards a Knowledge Economy in Thailand (English).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6. Wei Ha as part of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07/2008 Core Team. 2008. Fighting Climate Change: Human Solidarity in a Divided World. New York City: Palgrave Macmillan.
7. Yusuf Shahid & Nabeshima Kaoru & Wei Ha. 2007. What Makes Cities Healthy? (English).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 WPS 4107.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8. Hong Shen & Wenli Li with Wei Ha and other members of the research team. 2003. A Review of the Student Loans Scheme in China. Bangkok: UNESCO,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Planning.
英文報紙
1. Ha, Wei. Food Crisis Requires Urgent Action. China Daily. March 28, 2011. pp 8.
2. Ha, Wei. Newcomers vs. Old-timers: Confluence of Current Financial, Food, Energy and Climate Change Crises. China Daily. July 3, 2008. pp 9.
中文著作
1. 哈巍,范皚皚,李孟澤,肖燁,王瑤,林璐,陳思源,李昀瑋,曹宇蓮,尤麗.從全球到中國:社會與學校的教育協同創新[J].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2,40(12).
2. 曹宇蓮,哈巍.振興中西部高等教育路在何方?——高校對口支援效果評估[J].中國高教研究,2022(12):73-79+93.
3. 榮芳,郭建如,哈巍,王維民.山西省鄉村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公平性及趨勢預測[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22,42(12):859-865.
4. 林璐,哈巍.大學新建校區與居民住宅建設—基於北京市的實證分析[J].教育與經濟.2022,38(05):23-30.
5. 陳東陽,哈巍,曹宇蓮,張文杰,肖燁,林璐,陳思源,李昀瑋,汪暘.結構-功能理論視角下高校異地辦學問題分析[J].復旦教育論壇,2022,20(04):17-24.
6. 陳東陽,哈巍.高校與城市創新能力——基於新建校區的準實驗研究[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22,20(02):125-146+191-192.
7. 張文杰,陳楚淘,哈巍.新建校區對高校債務形成與償還的影響——基於75所教育部直屬高校的實證分析[J].教育經濟評論,2022,7(03):72-89.
8. 張文杰,哈巍.合併、擴招、新建校區與高等學校辦學成本——基於中國高等教育變革的準實驗[J].教育研究,2022,43(04):92-106.
9. 張文杰,哈巍.大學新建校區能帶動房地產價格上漲嗎?——基於北京市土地和住房微觀交易數據的實證分析[J].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2,40(04):90-102.
10. 陳東陽,哈巍,葉曉陽.高校與區縣經濟成長——基於主要城市新建校區的實證分析[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21,19(03):125-153+191-192.
11. 陳東陽,哈巍.來華留學生教育與進出口貿易:基於1999—2017年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教育與經濟,2021,37(02):13-20+39.
12. 康樂,吳紅斌,王維民,哈巍.醫學院校合併對其本科生源質量的影響[J].中國高教研究,2021(02):44-49.
13. 趙穎,哈巍.分數膨脹的影響因素與學生選課策略[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20,41(06):63-74.
14. 哈巍,陳東陽.來華留學教育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J].教育經濟評論,2020,5(04):18-37.
15. 張文杰,哈巍,朱紅.新高考背景下不同階層學生入學機會變化及學校生涯教育的補償效應探究——以某雙一流大學為例[J].教育發展研究,2020,40(Z1):57-66.
16. 劉葉,哈巍.“新機制”對我國東部農村學校教育經費支出的影響——基於東部六省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教育科學研究,2020(01):46-54.
17. 劉葉,哈巍.“新機制”政策對東部農村縣級教育經費支出的影響——基於雙重差分和三重差分的實證研究[J].中國教育政策評論,2019(00):45-74.
18. 哈巍,張心悅.科研經費管理政策規範化對高校社科科研經費收入的影響[J].教育經濟評論,2019,4(04):22-38.
19. 哈巍,邱文琪.“粘住”還是“擠出”?——“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對地方本科高校教育經費支出的影響研究[J].教育與經濟,2019(03):49-55.
20. 哈巍,陳東陽.孔子學院與來華留學生規模的實證研究——基於135個國家面板數據(2004-2015)[J].教育發展研究,2019,39(01):55-62.
21. 哈巍,陳東陽.人才流動與教育紅利:來華留學教育研究綜述[J].教育學術月刊,2019(03):55-64.
22. 哈巍,趙穎.教學相“漲”:高校學生成績和評教分數雙重膨脹研究[J].社會學研究,2019(01):84-105.
23. 哈巍,於佳鑫.輔助人員對科研生產力的影響——以中國科學院為例[J].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9(01):83-94+168.
24. 哈巍,占雯燕.“985工程”對高校本科生源的影響評估[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8,16(04):65-78+185.
25. 哈巍,陳東陽.挑戰與轉型:來華留學教育發展模式轉變探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8(12):59-64.
26. 哈巍,劉葉.“新機制”是否促進了義務教育的完成?——基於我國中西部地市級數據的實證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8(11):62-69.
27. 哈巍,羅蘊豐,呂利丹.義務教育事業發展的中國經驗(1978-2018)[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6):31-39.
28. 哈巍,劉葉.“新機制”政策對教育支出的影響——基於中國農村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教育經濟評論,2018,3(04):45-63.
29. 哈巍,羅蘊豐.新建校區會吸引更多更好的學生嗎——基於北京高校在津招生數據的實證研究[J].教育發展研究,2018,38(11):11-17+26.
30. 哈巍,羅蘊豐,徐曉雯.義教工程,成效幾何——基於“國家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一期的影響分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8,39(03):84-92.
31. 哈巍,靳慧琴.教育經費與學區房溢價——以北京市為例[J].教育與經濟,2018,34(01):35-41.
32. 哈巍,盧可倫,康樂.中國對非洲國家的教育援助是否具有能源導向?[J].復旦教育論壇,2018,16(02):5-13.
33. 鮑威,哈巍,閔維方,吳紅斌,萬蜓婷,鄧尚律.“985工程”對中國高校國際學術影響力的驅動效應評估[J].教育研究,2017,38(09):61-69.
34. 哈巍,陳曉宇,劉葉,張子衿.中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體制改革四十年回顧[J].教育學術月刊,2017(12):3-11.
35. 李蘭,哈巍.“百人計畫”對中科院科研生產力的影響(1993-2004)[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7,38(05):27-34.
36. 哈巍,余韌哲.學校改革,價值幾何——基於北京市義務教育綜合改革的“學區房”溢價估計[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7,15(03):137-153+191.
37. 劉彥林,哈巍.中職免學費政策實施效果評估[J].教育發展研究,2017,37(21):58-66.
38. 楊晉,哈巍,伍銀多.財力性轉移支付對縣域義務教育支出的影響——基於西部縣級數據的分析[J].教育學術月刊,2017(07):13-22.
39. 楊晉,哈巍.新機制改革對義務教育經費支出水平及其結構的影響研究——基於中西部縣級短面板數據的估計[J].教育發展研究,2017,37(08):46-55.
40. 康樂,馮昕瑞,哈巍.政府獎學金院校名錄對自費留學生的信號作用[J].教育與經濟,2017(01):87-96.
41. 康樂,哈巍.高考志願填報改革對錄取匹配質量的影響[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6,14(01):105-125+191.
42. 哈巍,吳紅斌,余韌哲.學區房溢價新探——基於北京市城六區重複截面數據的實證分析[J].教育與經濟,2015(05):3-10.
43. 哈巍.誰來為高等教育付費——高等教育成本補償的國際比較[J].教育發展研究,2002(03):69-73.
中文報紙
1. 哈巍,陳東陽. 法德日國際學生教育投入的比較與思考.光明日報-教育周刊,2019年7月30日,第13-15版.
中文報告
1. 哈巍,楊釙等,2022,《國際視野與中國國情:2022年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報告》
2. 哈巍,2021,《北京大學國際化發展報告》
中文書籍
1. 鄒雨君,哈巍,陳東陽,郭媛媛. 2021. 教育、人力資源與經濟的協調發展:新加坡經驗對吉布地發展的啟示[M]// 劉海方、何峰、王進傑主編. 中國非洲研究評論——“一帶一路與一洲:中國與非洲新合作”調研專輯.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56-187.
2. 哈巍. 2005. 教育券能否在中國生根[M]//何靜瑩等. 國際視野與中國國情的結合——哈佛16位學人的中國夢. 北京:北京出版社, 46-66.
政策專報
1. 哈巍,陳東陽,曹宇蓮,林璐等. 2021. 有關教育現代化發展的政策專報,教育部政策法規司政策諮詢材料.
2. 哈巍,肖燁,苗家銘,徐玄靈. 2021. 關於推進國際組織人才推送和培養工作的若干建議——以聯合國系統為例,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研究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