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哈尼雞肉粥
起源,介紹,
起源
據說這粥的來歷是這樣的:有一個寡婦為了養育自己的孩子,每天起早貪黑,節衣縮食。孩子一天天長大,她自己累出了一身疾病,腰弓背駝,連頭都抬不起來,終於病倒在床,茶飯不思。孩子們看母親勞累成這樣,又是感激又是辛酸,就把家裡惟一的一隻老母雞殺了,剔骨取肉,終於熬成一鍋又香又甜的肉粥。阿媽聞到香味,吃力地睜開眼睛,一會兒功夫就吃了小半碗。此後,孩子們天天煮肉粥給阿媽吃。過了十多天,阿媽的病竟好了,腰也不駝了。全寨子的人都來祝賀她,並學會了這“救命粥”的做法。從此後,逢年過節、有貴客光臨,哈尼族總要端上一碗雞肉粥。
介紹
國人食粥由來已久,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五帝時代。如《周書》中有“黃帝蒸谷為飯,烹谷為粥”,《說文解字》中有“黃帝初教作糜”等。一般而言,富人品羹,貧者食粥。像白居易得到皇帝的賜粥而 “口香七日”者少之又少。當然,也不排除白氏的故弄玄虛。至於富羹貧粥,有明代張方賢詩為證:“煮飯何如煮粥強。好同女兒細商量。一升可作二升用,兩日堪為六日糧;有客只須添水火,無錢不必問羹湯。莫言淡泊少滋味,淡泊之中滋味長。”
在古代,糧食匱乏,災荒不斷,絕大多數人食粥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如貧困潦倒的曹雪芹,就有“舉家食粥酒長賒”的無可奈何;更有許多人落至“客到惟燒柏子香,晨飢坐視山前粥”(蘇澈詩)的窘境。據說有一次,朱熹到女兒家,恰逢女婿不在家。因家貧,女兒只好給父親做了麥飯蔥湯,惴惴端上,恭奉於父親面前。臨走時,朱熹吟詩贈女兒:“湯蔥麥飯兩相宜,蔥補丹田麥療飢。莫謂此中滋味薄,前村還有未炊時。”足以見得,古人食粥多乃迫不得已。
古時的羹和粥,確有很大差異。羹以肉食為主,粥以穀米為主。殷實或富貴人家和羹五味,而貧民無肉,則加菜蔬。粥可熬白粥,亦可加入肉、蔬、豆等。無論羹與粥,都彰顯了中國傳統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