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血導瘀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古今醫徹》卷一。具有活血化瘀,清熱理氣之功效。主治傷寒蓄血。症見遍身寒熱、面白瘦削無神、四肢無力、用他藥治療無效者,或者眼閉目紅,神昏譫語,煩躁驚狂,眩暈健忘,鼻衄吐紅,背冷足寒,四肢厥逆;胸腹急滿,大便黑,小便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和血導瘀湯
- 出處:《古今醫徹》卷一
- 功用:活血化瘀,清熱理氣
- 主治:傷寒蓄血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運用,加減化裁,文獻摘要,
組成
澤蘭一錢五分(4.5g),牡丹皮、當歸尾、陳皮、鉤藤鉤、懷生地各一錢(3g),桃仁七粒(研),紫厚朴(姜制)七分(2.1g),炙甘草三分(0.9g),紅花五分(1.5g)。
用法用量
加生薑一片,水煎服。
功用
活血化瘀,清熱理氣。
主治
傷寒蓄血。
運用
診斷要點為遍身寒熱、面白瘦削無神、四肢無力、用他藥治療無效者,或者眼閉目紅,神昏譫語,煩躁驚狂,眩暈健忘,鼻衄吐紅,背冷足寒,四肢厥逆;胸腹急滿,大便黑,小便數。
臨床常用於傷寒蓄血。
加減化裁
甚者,加蘇木;虛者,去桃仁、紅花。
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
《古今醫徹》:“蓄血症,面色削瘦,白而無神,四肢無力,遍身發熱,用他藥不效者,必是此症。和血導瘀湯,加生薑一片,水煎服。甚者,加蘇木;虛者,去桃仁、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