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梅聖俞杏花

《和梅聖俞杏花》是北宋詩人歐陽修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此詩為和作,第一、二兩句寫梅花;第三、四兩句寫杏花,詩以梅、杏作對比,歌頌杏花在春風艷陽中競相開放。此詩用詞鮮明,獨具風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和梅聖俞杏花
  • 作者:歐陽修
  • 創作年代:北宋
  • 出處:《歐陽文忠公集》
  • 作品體裁:五言絕句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和梅聖俞杏花
誰道梅花早,殘年豈是春?
何如艷風日,獨自占芳辰。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和(hè):唱和,別人寫詩後,跟著寫同樣題材、同樣體裁的詩。和詩有和意的,也有步原韻的。梅聖俞:即梅堯臣
②殘年:殘冬暮年,年終、年底,一般指農曆臘月。梅花開在冬天,故云。
③何如:如何、怎么比得上。艷風日:艷風之日。艷風:春風。
④芳辰:百花盛開、芳草茂盛的季節。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誰說梅花開得早,歲暮怎能當作春?
不如晴天春風裡,獨自開在好時辰。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明道元年(1032年),是歐陽修擔任西京留守推官時所作。 當時梅堯臣作有《初見杏花》:”不待春風遍,煙林獨早開。淺紅欺醉粉,肯信有江梅。”此詩是為和《初見杏花》詩而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是一首和意之詩。詩中通過梅、杏作比,歌頌杏花在春風艷陽中競相開放。
第一、二兩句寫梅花,第三、四兩句寫杏花。寫梅花,用問句形式,單單圍繞“早”字來寫,並提出“殘年豈是春”。三句由“春”寫到“艷風日”。四句以“獨自占芳辰”作結,一“獨”、一“占”,把對杏花的讚美,一筆寫盡。這首五言絕句,兩句一聯,各寫一物,一聯貶“梅”,一聯贊“杏”,實是別具一格。
向來,梅花斗雪,杏花爭春,本無優劣,各有於秋。它們都給生活帶來溫馨和喜悅。但歐陽修這首《和梅聖俞杏花》詩,卻戛戛獨造。梅花清高自潔,一向為詩人所讚揚。這首詩卻別出心裁,貶低梅花,讚賞杏花。詩中指出,在春光艷麗的時節,杏花為大自然增添了風光景色,這是值得慶賀的。

名家點評

北京語言大學圖書館副館長、副研究員鄧亞文《五朝千家詩·宋元》:梅聖俞的原詩,一反梅花報春的傳統觀點,讚揚了杏花早開,不遜江梅,是別開生面之作。這首詠物詩則更進一步,用早春作標誌,說明梅花只是殘冬的花,杏花才真正是春天的花。詩的前半連用兩個反詰,顯得雄辯有力;後半用鮮明的詞語,讚揚杏花獨得天時,獨占芳辰。全詩一貶一揚,反映了詩人敢於創新的精神風貌。

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吉水(今屬江西)人,幼貧而好學。天聖八年(1030年)進士。曾任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因議新法與王安石不合,退居穎州。諡號文忠。提倡古文,獎掖後進,為北宋古文運動領袖。散文富陰柔之美,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學韓愈、李白,古體高秀,近體妍雅。詞婉麗,承襲南唐餘風。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有《歐陽文忠公集》《六一詞》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