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會議的根本錯誤》是高一涵所著作品,出自於《高一涵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和平會議的根本錯誤
- 作者:高一涵
- 作品出處:高一涵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這幾年來,調和兩個字,竟成了政客名士的口頭禪。然所謂調和的主體,大概皆丟開國民,注重特殊的勢力。民國元年的調和,乃是民黨與袁世凱派平分政權;五年的調和,乃是國民系、進步系與北洋系平分政權;今年的調和,雖尚未宣布具體的條件,然探其內幕,亦不過北洋的官僚與西南的政客瓜分政治上高級的位置罷了。只要特殊勢力取得相當的地位,即是調和成功;至於國民的福利和國家的根本問題,就無人過問了。所以中國這幾年來,完全是寡頭政治,完全是犧牲人民福利,去遷就特殊勢力。若是特殊勢力因分贓不勻而衝突起來,則無論什麼法律,皆要一掃而空。於是膽怯的人和那趨炎附勢的人,純以遷就敷衍為事,遂奉這種特殊勢力,以為政治中心。一若政治如失了中心,國家就不得安寧了。這種政治中心之說,就是犧牲國民全體的福利,去遷就一系一派的。這就是政變的禍根!這就是調和的惡果!
我前幾年常看人家調和的論說,所以也深信調和是立國的天經地義。現在的觀念,稍與往日不同。以為政治改革,全賴一般扎硬寨、打死仗的人,天天和那反對派戰爭,才能時時改進。若才爭得兩步,又倒退一步,去等候那守舊的人,則政治進步,便覺停頓很多了。原來政治革命,都是理想家發起的,都是少數人倡導的。既明明知道我所發起的、所倡導的是政治真理,就應該勇往直前,去戰勝阻攔障礙的人。斷不可因為多數人迫壓,就拋棄自己的主張,去遷就那些老死不知改革的人。中國現在南北紛爭,正是政治改革的動機。幾次戰爭,皆是平民政治與官僚政治戰爭、法治思想與人治思想戰爭、正義人道與強權武力戰爭。於此乃昌言調和,難道中國應行半官半民的政治,應存半法半人的思想,應作半道義半權力的國家嗎?一方要護法,一方偏要毀法,難道法律問題,也可半推半就的嗎?連法也不許你護,尚有調和的餘地嗎?本無調和的餘地,而偏要調和,這是和平會議的根本錯誤一。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高一涵是民國建立後登上歷史舞台的新生代思想啟蒙者、新文化運動與《新青年》群體的重要一員,也是當時著名的政治學家與政論家。他少年受傳統教育,青年留學日本,學兼中西。歸國後積極參與新文化運動,先後在《新青年》、《每周評論》、《努力周報》、《現代評論》上發表大量政論文章和短評,並著有《政治學綱要》、《歐洲政治思想史》、《歐洲政治思想小史》、《中國御史制度的沿革》、《中國內閣制度的沿革》和《金城集》(詩集)等。其思想介於自由主義與社會主義之間,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學院派啟蒙思想家之一。其個人著述與人生歷程,體現了轉型時代知識分子在學術與政治間的複雜選擇。編者簡介郭雙林,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社會史,著有《中華賭博史》、《西潮激盪下的晚清地理學》、《八十年代以來的文化論爭》等。高波,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講師。研究領域為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知識分子史,在《社會科學研究》、《天津社會科學》、《知識分子論叢》等刊物上發表論文數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