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和州組
- 外文名:Hezhou Fm
- 地層單位編碼:06-34-6006
- 地層地質年代:C1
基本資料,命名:,地層剖面,區域變化,岩相分析,注意事項,參考資料,
基本資料
層型:正層型 安徽省和縣香泉鎮赤兒山東南坡和州組剖面。劉祖彝,1933,安徽東北部和縣及含山縣地質,前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叢刊,第3號。
特徵:為不純灰岩、泥灰岩夾鈣質泥岩、粉砂岩。含?、珊瑚、腕足類等化石。下與高驪山組、上與老虎洞組或黃龍組均為整合接觸。
分布:安徽和縣一帶。
備註:原稱和州灰岩及和州段。
同物異名:同物異名 上沛組。
命名:
朱森,1931年,安徽和縣、含山縣地質摘要。(前)中央研究院十八年度總結報告。
地層剖面
巢湖北部地區的和州組以歫嶂山剖面較為完整,按岩性特徵可分為上、下兩部分,厚26.81m。
下部:深灰、灰黑色中薄至厚層生物碎屑白雲質灰岩、泥質類岩。厚22.53m。含蜓:原始史塔夫蜓Eostaffella sp.,和縣始史塔蜓Ehohsienca Chang,小澤蜓狀始塔夫蜓Eozaweinellaeformis Chang等,珊瑚:石柱珊瑚Lifhostrotion sp.,亞洲石柱珊瑚Lasiaticum(y.eT.H),玖瑰石柱珊瑚(比較種)L.ef.rossicum(stuekenberg),笛管珊瑚Syringopora sp.,輪狀軸管珊瑚(比較種)Aulina et.rotiformis Smilh,擬棚珊瑚Arochmolasma sp.,袁氏珊瑚Yuonophyllum sp.等,腕足類:大長身貝Gigantoproductus sp.,圍背貝Marginifera sp.等以及牙形刺。
上部:灰、微帶肉紅色中厚層至厚層亮晶及微晶生物碎屑灰岩,底部為粗結晶灰岩,頂部為爐渣狀灰岩。厚4.28m。含:始史塔夫蜒Eostaffella sp.,和縣史乾革塔夫蜒(比較種)E.cf hohsienica Chang,珊瑚:石柱珊瑚Lifhosfrotion sp.,軸管珊瑚Aulina sp.,棚珊瑚Dibunophyllum sp.等。
區域變化
本組岩性巢湖南部和巢湖北部地區有所不同,下部灰岩在巢南地區泥質較高,厚度亦薄(巢南地區和州組厚約7m±).上部灰岩在巢南地區含白雲質,而巢北地區為純灰岩而且頂部為爐渣狀灰岩。
爐渣狀灰岩為其顯著特徵,但成因多有爭議。主要有三種假說,即風化作用、生物擾動、地震作用。
岩相分析
上石炭統和州組上部的爐渣狀灰岩的沉積環境以陸棚環境為主,氣候溫暖潮濕。
注意事項
參考資料
中國岩石地層單位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