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和姑)

半夏(中藥)

和姑一般指本詞條

半夏,中藥名。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乾燥塊莖。夏、秋二季採挖,洗淨,除去外皮和鬚根,曬乾。東北、華北以及長江流域諸地均有分布。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的功效。用於濕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外治癰腫痰核。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半夏
  • 別稱:三葉半夏、止葉老、三步跳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天南星目
  • :天南星科
  • :半夏屬
  • :半夏
  • 分布區域:東北、華北以及長江流域諸地均有分布
  • 採收時間:夏、秋二季採挖
  • 用量:3~9g
  • 毒性:有毒
  •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禁忌,炮製,採集加工,炮製方法,生理特性,生長環境,藥材性狀,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植物的乾燥塊莖。

性味

味辛,性溫。

歸經

歸脾、胃、肺經。

功效

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

主治

用於濕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外治癰腫痰核。

相關配伍

1、治濕痰喘急,止心痛:半夏不拘多少,香油炒,為末,粥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薑湯下。(《丹溪心法》)
2、治諸嘔吐,谷不得下者:半夏一升,生薑半斤。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金匱要略》小半夏湯)
3、治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半夏一升,生薑半斤,茯芩三兩。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金匱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湯)
4、治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洗)、桂枝(去皮)、甘草(炙)。上三味等分,各別搗篩已,合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服散者,以水一升,煎七沸,納散兩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傷寒論》半夏散及湯)

用法用量

內服一般炮製後使用,3~9g。外用適量,磨汁塗或研末以酒調敷患處。

禁忌

不宜與川烏、制川烏、草烏、制草烏、附子同用;生品內服宜慎。

炮製

2.4萬次播放
07:00
中醫調神之法

採集加工

夏、秋二季採挖,洗淨,除去外皮和鬚根,曬乾。

炮製方法

1、生半夏:用時搗碎。
2、法半夏:取半夏,大小分開,用水浸泡至內無乾心,取出;另取甘草適量,加水煎煮二次,合併煎液,倒入用適量水製成的石灰液中,攪勻,加入上述已浸透的半夏,浸泡,每日攪拌1~2次,並保持浸液pH值12以上,至剖面黃色均勻,口嘗微有麻舌感時,取出,洗淨,陰乾或烘乾,即得。每lOOkg淨半夏,用甘草15kg、生石灰lOkg。
3、姜半夏:取淨半夏,大小分開,用水浸泡至內無乾心時,取出;另取生薑切片煎湯,加白礬與半夏共煮透,取出,晾乾,或晾至半乾,乾燥;或切薄片,乾燥。每lOOkg淨半夏,用生薑25kg、白礬12.5kg。
4、清半夏:取淨半夏,大小分開,用8%白礬溶液浸泡至內無乾心,口嘗微有麻舌感,取出,洗淨,切厚片,乾燥。每lOOkg淨半夏,用白礬20kg。

生理特性

多年生草本,高15~30cm。地下塊狀莖球形或扁球形。葉出自塊莖頂端,葉柄長6~23厘米,在葉柄下部內側生一白色珠芽;一年生的葉為單葉,卵狀心形;2~3年後,葉為3小葉的複葉,小葉橢圓形至披針形,中間小葉較大,長5~8厘米,寬3~4厘米,兩側的較小,先端銳尖,基部楔形,全緣,兩面光滑無毛。肉穗花序頂生,花序梗常較葉柄長;佛焰苞綠色,長6~7厘米;花單性,無花被,雌雄同株;雄花著生在花序上部,白色,雄蕊密集成圓筒形,雌花著生於雄花的下部,綠色,兩者相距5~8毫米;花序中軸先端附屬物延伸呈鼠尾狀,通常長7~10厘米,直立,伸出在佛焰苞外。漿果卵狀橢圓形,綠色,長4~5毫米。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長環境

喜生於潮濕肥沃的沙質土上,多見於房前屋後、山野溪邊及林下。東北、華北以及長江流域諸地均有分布。

藥材性狀

1、半夏:本品呈類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徑l~1.5cm。表面白色或淺黃色,頂端有凹陷的莖痕,周圍密布麻點狀根痕;下面鈍圓,較光滑。質堅實,斷面潔白,富粉性。氣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2、法半夏:本品呈類球形或破碎成不規則顆粒狀。表面淡黃白色、黃色或棕黃色。質較鬆脆或硬脆,斷面黃色或淡黃色,顆粒者質稍硬脆。氣微,味淡略甘、微有麻舌感。
3、姜半夏:本品呈片狀、不規則顆粒狀成類球形。表面棕色至棕褐色。質硬脆,斷面淡黃棕色,常具角質樣光澤。氣微香,味淡、微有麻舌感,嚼之略粘牙。
4、清半夏:本品呈橢圓形、類圓形或不規則的片。切面淡灰色至灰白色,可見灰白色點狀或短線狀維管束跡,有的殘留栓皮處下方顯淡紫紅色斑紋。質脆,易折斷,斷面略呈角質樣。氣微,味微澀、微有麻舌感。

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除腹脹,目不得瞑,白濁,夢遺,帶下。”
2、《本經》:“主傷寒寒熱,心下堅,下氣,咽喉腫痛,頭眩,胸脹,咳逆腸鳴,止汗。”
3、《別錄》:“消心腹胸膈痰熱滿結,咳嗽上氣,心下急痛堅痞,時氣嘔逆,消癰腫,墮胎,療痿黃,悅澤面目。生,令人吐,熟,令人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