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氣象條例

呼和浩特市氣象條例 為了發展本市氣象事業,規範氣象工作,準確、及時地發布氣象信息,防禦氣象災害,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氣候資源,為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氣象服務,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內蒙古自治區氣象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呼和浩特市氣象條例
  • 通過時間:2011年3月8日
  • 目的: 發展本市氣象事業規範氣象工作
  • 施行時間:自2011年5月1日起
綜述,條款,條例的說明,審查情況的報告,

綜述

(2011年3月8日呼和浩特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
2011年4月1日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批准)

條款

第一條 為了發展本市氣象事業,規範氣象工作,準確、及時地發布氣象信息,防禦氣象災害,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氣候資源,為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氣象服務,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內蒙古自治區氣象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氣象探測、預報、服務和氣象災害防禦、氣候資源開發利用、氣象科學技術研究以及氣象信息傳播等活動,應當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 市、旗縣區氣象主管機構在上級氣象主管機構和本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負責本行政區域的氣象工作。
其他部門所屬的氣象台站,應當接受同級氣象主管機構對其氣象工 作的指導、監督和行業管理。
第四條 市、旗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氣象工作的領導,將氣象事業納入同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地方氣象事業所需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並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氣象事業發展的需要,逐步增加投入。
第五條 地方氣象事業和氣象服務:
(一)氣象探測、通信、災害監測與防禦、警報、信息、科研教育等工作及其台站基礎設施建設、維護;
(二)為農牧業生產、生態環境保護、城鄉建設、氣候區劃和氣候資源開發利用等開展套用氣候工作;
(三)農牧業氣象科技服務、氣象災害防禦技術的研究和推廣套用等;
(四)人工影響天氣和氣象災害防禦;
(五)重大社會活動的氣象服務;
(六)市、旗縣區人民政府確定的其他項目。
第六條 市、旗縣區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採取多種形式,向社會宣傳普及氣象知識,提高公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
市、旗縣區人民政府對在氣象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應當給予獎勵。
第七條 市、旗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氣象探測環境的保護,將保護範圍納入城鄉規劃。
規劃、國土資源、城鄉建設等部門應當配合氣象主管機構依法對氣象探測環境進行保護。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破壞氣象探測環境。
第八條 氣象台站的探測場地、儀器、設備和氣象通信的電路、信道、無線電專用頻道及有關設施依法受國家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損毀、干擾、侵占或者擅自移動。
氣象設施因不可抗力遭受破壞時,當地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緊急措施,確保氣象設施正常運行。
第九條 氣象台站站址及其設施的安置應當保持穩定,未經依法批准,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遷移。確需遷移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相關審批手續。
新建、改建和擴建氣象台站和設施,應當符合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的保護標準。
第十條 氣象主管機構及所屬氣象台站負責統一發布本行政區域內的氣象預報、災害性天氣警報。其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向社會發布公眾氣象預報、災害性天氣警報。
氣象台站應當按照規定的許可權、時限和業務流程發布預警信號,標明氣象台站的名稱和發布時間,並指明氣象災害預警的區域。
氣象主管機構及其所屬氣象台站應當提高公眾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的準確性、及時性和服務水平。
第十一條 廣播、電視和市人民政府指定的報紙、網站,應當安排專門播發或者刊登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的時間、頻道、版面,按時發布由當地氣象主管機構所屬氣象台站製作的氣象預報、災害性天氣警報及文字內容,及時增播、插播具有重大影響的災害性天氣警報和補充、訂正的氣象預報。
發布形式與內容未經氣象台站同意,不得改動。
第十二條 氣象主管機構所屬氣象台站在確保公益性氣象無償服務的前提下,可以依法開展氣象有償服務,與各類媒體、信息載體簽訂氣象服務協定,獲取的收益應當用於發展氣象事業。
第十三條 市、旗縣區人民政府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氣象災害防禦工作,編制氣象災害防禦規劃,制定應急預案。根據氣象台站提供的天氣預報、災害性天氣警報,及時採取防禦措施。
第十四條 氣象主管機構應當會同其他相關部門建立氣象災害信息共享平台,依法、及時、準確提供防禦氣象災害及次生、衍生災害所需的信息。
第十五條 市、旗縣區人民政府應當結合當地實際,開展增雨(雪)、消雨(雪)、防雹、防霜、消霧等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配合氣象主管機構做好人工影響天氣工作。
第十六條 氣象主管機構商同級有關部門編制本行政區域的人工影響天氣工作計畫,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第十七條 從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組織和人員,應當取得自治區氣象主管機構頒發的資質證、資格證,方可從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
第十八條 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應當嚴格遵守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規定的作業規範和操作規程,使用符合技術標準的作業設備,在批准的空域和時限內進行。
第十九條 下列場所和設施應當安裝雷電防護裝置,並接受安全檢測。雷電防護裝置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一)國家規定的一、二、三類防雷建(構)築物;
(二)易遭受雷擊的礦區、道路交通設施;
(三)易燃易爆物質的生產、儲存、運輸、銷售等場所和設施;
(四)電子信息系統、安全監控系統、電力系統、通訊和廣播電視設施;
(五)露天大型娛樂、遊樂、體育、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的設施;
(六)法律、法規規定其他應當安裝雷電防護裝置的場所和設施。
第二十條 有關部門對新建、改建、擴建建(構)築物設計檔案進行審查時,應當就雷電防護裝置的設計徵求氣象主管機構的意見;對新建、改建、擴建建(構)築物進行竣工驗收,應當同時驗收雷電防護裝置並有氣象主管機構參加。
雷電易發區內的礦區、旅遊景點或者投入使用的建(構)築物、設施需要單獨安裝雷電防護裝置的,雷電防護裝置的設計審核和竣工驗收由氣象主管機構負責。
雷電防護裝置投入使用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實行定期檢測制度。
第二十一條 市氣象主管機構對施放氣球單位實行資質管理制度,應當定期向社會公布取得《施放氣球資質證》的單位。取得《施放氣球資質證》的單位,從事施放氣球活動必須提出申請,經批准後方可實施。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接受無《施放氣球資質證》單位的施放氣球服務。
第二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第七條、第八條規定,在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範圍內從事危害氣象探測環境活動的,侵占、損毀或者未經批准擅自移動氣象設施的,由氣象主管機構按照許可權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可以並處五萬元罰款。
第二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條規定,擅自向社會發布公眾氣象預報、災害性天氣警報的,由氣象主管機構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七條規定,未取得自治區氣象主管機構頒發的資質證、資格證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或者使用不符合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要求的技術標準的作業設備的,由氣象主管機構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處十萬元罰款;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九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氣象主管機構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三萬元罰款。
(一)應當安裝雷電防護裝置而拒不安裝的;
(二)安裝雷電防護裝置後拒不接受防雷安全檢測的;
(三)安裝的雷電防護裝置檢測不合格的;
(四)需要獨立安裝雷電防護裝置未經氣象主管機構審核擅自安裝的;
(五)需要獨立安裝雷電防護裝置竣工未經氣象主管機構驗收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
第二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氣象主管機構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一)未取得《施放氣球資質證》從事施放氣球活動的;
(二)未經批准擅自施放或者違反批准範圍施放的;
(三)接受無《施放氣球資質證》單位施放氣球服務的。
第二十七條 氣象主管機構及其所屬氣象台站工作人員玩忽職守,導致重大漏報、錯報氣象預報、災害性天氣警報,以及丟失或者毀壞原始氣象探測資料、仿造氣象資料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致使國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八條 本條例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條例的說明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呼和浩特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呼和浩特市氣象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我受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會的委託,現就條例作如下說明:
一、制定條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呼和浩特市地形複雜,氣候多變,氣象災害較為頻繁。特別是乾旱、洪澇、冰雹、寒潮、高溫、沙塵暴等氣象災害,幾乎年年發生,氣象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約占年GDP的3-6%。近年來,在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徵的氣候變化背景下,氣候異常更為明顯,氣象災害呈上升趨勢,對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影響日益加劇。
長期以來,我市高度重視氣象工作,不斷加大對氣象事業的投入,氣象災害防禦能力逐漸增強。但是,在工作實踐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比如,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接收和傳播不夠規範、全社會的氣象災害防禦意識比較薄弱等。與此同時,隨著我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不斷加快,對氣象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制定一部符合我市實際情況並便於操作的地方性法規,對於進一步規範我市氣象工作,切實加強對氣象工作的領導,全面提升氣象災害防禦能力,更加有效地保障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十分必要。
二、制定條例的過程和依據
   根據市人大常委會2010年立法計畫,市政府責成市氣象局負責起草工作,市人大相關專門委員會和分管主任對起草工作進行了指導,並多次組織調研、座談會徵求意見,反覆修改,形成條例草案稿。2010年12月,市人民政府提請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條例草案。會後,法工委將條例草案在《呼和浩特日報》和呼和浩特人大網上全文公布,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同時向自治區有關部門、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市政協、市人大常委會法律諮詢顧問、部分市人大代表、旗縣區人大常委會及市屬新聞媒體發出書面徵求意見函定向徵求意見。在此期間,赴呼市氣象局、自治區氣象局進行了實地調研和徵求意見,並先後召開有規劃局、建委、發改委、交通局、房產局、農牧局等部門參加的座談會。法制委綜合考慮常委會初審意見和社會各方面意見,對條例草案進行了反覆修改,對市建設主管部門關於草案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的重大修改意見,與市政府有關分管領導進行了充分溝通和交換意見,並將修改思路向建設主管部門進行了對接和反饋。3月8日,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條例。
制定條例的主要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氣象災害防禦條例》、《內蒙古自治區氣象條例》、《內蒙古自治區氣象災害防禦條例》等法律、法規。
三、需要說明的問題
   (一)關於管理體制
   氣象事業是基礎性公益事業,面向社會的各個方面,對於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有著直接的影響。根據我國氣象工作的特點,《氣象法》規定“地方各級氣象主管機構在上級氣象主管機構和本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氣象工作。”實踐證明,這種雙重領導的管理體制,符合我國國情,有利於推動氣象事業的發展。《氣象法》同時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氣象工作的領導和協調,將氣象事業納入中央和地方同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及財政預算”。據此,本條例作出相應規定“市、旗縣區氣象主管機構在上級氣象主管機構和本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負責本行政區域的氣象工作。”“市、旗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氣象工作的領導,將氣象事業納入同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地方氣象事業所需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並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氣象事業發展的需要,逐步增加投入。”為人民政府履行對氣象工作的領導職能、保障氣象事業投入提供依據。
(二)關於氣象預報與災害性天氣警報的發布、傳播
   氣象預報是氣象工作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服務的重要手段。準確、及時地製作、發布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對保障經濟建設順利進行和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市擅自傳播氣象預報、警報的現象較為嚴重。一些組織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路等途徑獲取氣象信息後,利用電子螢幕、圖版等形式向社會公眾傳播。由於不是當地氣象台站直接提供的適時信息,而天氣又處於隨時變化之中,因此傳播的內容往往與適時預報有所出入,甚至錯誤,易引起誤導甚至混亂。過時、錯誤氣象信息的傳播,也給氣象台站的聲譽造成不良影響。為維護氣象預報和警報的權威性,有效開展氣象災害防禦工作,條例規定“氣象主管機構及所屬氣象台站負責統一發布本行政區域內的氣象預報、災害性天氣警報。其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向社會發布公眾氣象預報、災害性天氣警報。氣象台站應當按照規定的許可權、時限和業務流程發布預警信號,標明氣象台站的名稱和發布時間,並指明氣象災害預警的區域。氣象主管機構及其所屬氣象台站應當提高公眾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的準確性、及時性和服務水平。”此外,條例對不同的發布媒體、信息載體,區分公益性無償氣象服務和有償氣象服務分別作了規範。
(三)關於氣象災害防禦
   1.人工影響天氣工作。我市水資源嚴重短缺,冰雹等災害時有發生,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在我市抗旱及防雹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市自上世紀50年代末期開展此項工作以來,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成為防災減災的重要手段之一。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需要使用飛機、高炮、火箭發射裝置及炮彈、火箭彈等作業工具和設備,是一項涉及安全的高科技工作,必須建設科學、合理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體系,切實加強對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管理。鑒於國務院頒布的《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已就此作了全面明確的規定,本條例僅針對我市實際,對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組織領導、作業要求做了必要規範。
2.雷電災害防禦。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雷電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越來越大。我市雷暴活動和雷電災害發生比較頻繁,近年來因雷電災害造成的計算機網路癱瘓、電器設備燒毀和人員傷亡事故時有發生。其主要原因,一是某些建設項目防雷工程的設計、施工不符合國家規範;二是有的雷電防護裝置未按規定期限檢測,以至失效。因此,迫切需要依法加強雷電災害防禦工作。條例依據相關上位法以及《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中“縣以上地方氣象主管機構”對“防雷裝置設計審核和竣工驗收”的有關規定,具體作了如下規定:一是“六類”場所和設施應當安裝雷電防護裝置,並接受安全檢測;雷電防護裝置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二是有關部門對新建、改建、擴建建(構)築物設計檔案進行審查時,應當就雷電防護裝置的設計徵求氣象主管機構的意見;對新建、改建、擴建建(構)築物進行竣工驗收,應當同時驗收雷電防護裝置並有氣象主管機構參加。三是雷電易發區內的礦區、旅遊景點或者投入使用的建(構)築物、設施需要單獨安裝雷電防護裝置的,雷電防護裝置的設計審核和竣工驗收由氣象主管機構負責。
(四)關於法律責任
   條例對於嚴重的氣象違法行為設定了必要的處罰,在設定罰則時,充分考慮了以人為本、教育為主的原則,堅持對違法行為先行警告,責令改正,對於經警告仍拒不改正的,才給予必要的罰款處罰。同時,為了縮小執法部門的自由裁量權,保障執法公平,考慮到氣象違法行為帶來的嚴重後果,條例在上位法限定的處罰幅度內,進一步明確了起罰點或者罰款的具體數額。
以上說明連同條例,請一併予以審查。

審查情況的報告

主任會議:
自治區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於2011年4月1日上午分組審議了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提請審議的《呼和浩特市氣象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常委會組成人員認為,呼和浩特市根據本市實際制定該條例是必要的。同意農牧業委員會關於條例的審查意見,同時對條例提出了意見和建議。農牧業委員會與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會及相關部門人員,根據常委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對條例進行了認真修改,現將條例修改內容報告如下:
一、將條例第五條中的第四項“人工影響天氣和雷電災害防禦”改為“人工影響天氣和氣象災害防禦”。
二、在條例第二十條中增加一款作為第三款“雷電防護裝置投入使用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實行定期檢測制度。”
三、將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中的“責令改正”改為“責令限期改正”。
四、將條例第二十八條改為“本條例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以上報告,請予審議。

自治區人大常委會農牧業委員會
2011年4月1日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