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鄭交質(左丘明著歷史散文)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周鄭交質》是春秋時期史學家左丘明創作的一篇散文。這篇散文講述了在西周滅亡後,諸侯迎立天子東遷,鄭國在周平王東遷以後,積極服侍周王室,東周初期和周天子建立了良好的君臣關係,但是由於後來周平王又寵信他人,周王室和鄭國的關係開始惡化,以致後來發生了鄭莊公與周平王交換人質的事情。這篇散文引經據典,辭采縱橫而又風韻悠然。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周鄭交質
  • 創作年代:春秋時期
  • 作品出處:《左傳·隱公三年》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左丘明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人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周鄭交質
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1。王貳於虢2,鄭伯3怨王。王曰:“無之。”故周鄭交質4。王子狐5為質於鄭,鄭公子忽6為質於周。
王崩7,周人將畀8虢公政。四月,鄭祭足9帥師取溫之麥。秋,又取成周10之禾。周鄭交惡。
君子曰:“信不由中11,質無益也。明恕12而行,要13之以禮,雖無有質,誰能間14之?苟有明信15,澗溪沼沚16之毛,蘋蘩17蘊藻之菜,筐筥18錡釜19之器,潢污20行潦21之水,可薦22於鬼神,可羞23於王公,而況君子結二國之信,行之以禮,又焉用質?《風》有《采蘩》、《采蘋》24,《雅》有《行葦》、《泂酌》25,昭26忠信也。”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卿(qīng)士:周朝執政官。
2.貳於虢(guó):二心,這裡有“偏重”的意思。此指平王想把政權一部分讓虢執掌。虢,指西虢公,周王室卿士。
3.鄭伯:諸侯國鄭國的君主,這裡是鄭莊公。
4.交質:交換人質。
5.王子狐:即姬狐,是周平王的次子、姬泄父的弟弟,史稱“王子狐”,在長兄“太子泄父”死後,被立為太子。
6.公子忽:鄭莊公太子,後即位為昭公。
7.王崩:周平王去世。崩,君主時代稱帝王死。
8.畀(bì):交給。
9.祭(zhài)足:即祭仲,鄭大(dà)夫。
10.成周:周地,今在河南洛陽市東。
11.中:同“衷”,內心。
12.明恕:互相體諒。
13.要(yāo):約束。
14.間:離間。
15.明信:彼此了解,坦誠相待。
16.沼沚(zhǐ):沼,池塘。沚,水中小洲。
17.蘋(pín):浮萍,生在水面,形似蓴菜,可食。蘩(fán),白蒿。蘊藻,一種聚生的藻類。
18.筐莒(jǔ):竹製容器,方形為筐,圓形為莒。
19.錡(qí)釜,均為烹飪器,有足為錡,無足為釜。
20.潢(huáng)污:低洼處不流動的死水。積小水為潢,水不流為污。
21.行(xíng)潦(lǎo):行,為“洐” 的假借字,指溝水。潦,為雨後道路暫積之水,二者皆為可流動的活水。
22.薦:享祭,祭祀。
23.羞:意同“薦”,意為進獻。
24.《采蘩》、《采蘋》:均為《詩經·國風·召南》中的篇名,本文則取二詩不嫌物薄之意。
25.《行葦》、《泂(jiǒng)酌》:均為《詩經·大雅·民生之什》中的篇名,前者寫周祖先晏享先人仁德,歌頌忠厚。後者寫汲取行潦之水供宴享。
26.昭(zhāo):表明。

白話譯文

鄭武公、鄭莊公是周平王的卿士。周平王分權給虢公,鄭莊公怨恨周平王。周平王說:“沒有的事。”於是周王、鄭國交換人質證明互信:周平王的兒子狐在鄭國做人質,鄭莊公的兒子忽在周王室做人質。
周平王死後,周王室準備讓虢公掌政。四月,鄭國的祭足帥軍隊收割了溫邑的麥子。秋季,又收割了成周的稻穀。周和鄭互相仇恨。
君子說:“信用不發自心中,盟約抵押也沒用。開誠布公互相諒解地行事,用禮教約束,即使沒有抵押,誰能離間他們呢?假如有真誠的信用,山澗溪流中的浮萍,蕨類水藻這樣的菜,裝在竹筐鐵鍋一類的器物里,用低洼處溝渠中的水,都可以供奉鬼神,獻給王公為食,何況君子締結兩國的盟約,按禮去做,又哪裡用得著人質啊?《國風》中有《采蘩》、《采蘋》,《大雅》中有《行葦》、《泂酌》詩,都是昭示忠信的。”

創作背景

在自春秋起始的東周,從平王東遷立國,就天下大亂,禮崩樂壞,連姬姓的宗室諸侯也不再忠心輔佐。天子和諸侯的信用,要用交換人質來作保證,成為笑談。鄭莊公不循禮法開了先例,王綱已墮。而後,周王室與執政大臣鄭伯發生信任危機,鄭國是西周末至戰國初重要諸侯國之一,鄭桓公曾經是周朝朝廷的司徒,鄭武公也在周平王時出任卿士。鄭莊公繼承父親為鄭國國君時,也承襲了父親在朝廷的卿士職位。後來,周平王寵信虢公忌父,有意擢升虢公、分享鄭莊公的權力。鄭莊公派遣鄭卿祭足率領鄭軍在四月收割了東周王畿內溫地的麥,又於當年秋天再率領鄭軍收割了東周王畿內成周的禾,周鄭關係因此進一步惡化。周鄭互相懷恨,關係急遽惡化。日漸衰微的周王室為了防止鄭莊公獨攬朝政,就想分政給另一個姬姓國國君虢公,以保持政權的平衡。然而,鄭莊公不買周平王的賬,對周平王準備採取的這一舉措怨恨不已。為了達成妥協,作為天子的周平王和作為諸侯國國君的鄭莊公,居然採用了進入春秋時代以後各諸侯國間普遍採用的一種外交手段,即交換質子。而這一手段並沒有奏效。以上就是這篇散文的創作背景。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文章先簡要記述了事情的前因後果,一方面揭示了鄭莊公兩次入侵東周之地,強逼平王立質、咄咄逼人的姿態;另一方面則反映了東周王室已然衰微、任人欺凌、委曲求全的歷史情狀。並由此得出結論,周天子與鄭莊公想通過交換人質來緩解矛盾、取信對方的做法是不可靠、也不可取的,因為周鄭之間並沒有誠信之心,又不依“禮”行事,所以雙方即使交換了人質,也還是不能夠維持他們之間的關係。
最後,君子通過對此事的評論,指出相互之間的了解和信任要建立在彼此體諒、坦誠相待的基礎之上,強調了恪守禮儀、忠於信義的重要性。
文章雖然不長,但敘事樸實,議論周嚴,有事實,有根據,有結論,語言中肯,說服力很強。文末“君子日”一段評論,以信和禮為標準。一針見血地指出周鄭交質之非。數層轉折與整齊的排句,使作者的論斷顯示出不可逆轉的氣勢,空靈排宕、辭采縱橫而又風韻悠然。
自幽王烽火戲諸侯及平王東遷以來,周王權威早已實際崩潰。但周王及諸侯都沒有將此事捅破。周鄭交質作為一個可供觀測或曰方便標記的事件點而成為周王權威崩潰的標誌。《左傳》認為周鄭交質“無信(已墮落到需靠人質故曰無信)不禮(周鄭上下失序故曰不禮)”,是東周“禮崩樂壞”的縮影。
在《周鄭交質》中,君子對雙方都有責難,但側重於批評周王室。左丘明認為這種局面的出現是因其不能以信服人,是以禮馭下造成的。周、鄭由“交質”到“交惡”,其根本原因,是利益和權力再分配問題上矛盾衝突的必然結果。也就是說,決定周、鄭雙方關係的最終原則是利益和權利的再分配。儘管由於歷史的局限,《左傳》作者不可能揭示周、鄭由“交質”到“交惡”的歷史本質,但由於作者是“用事實說話”,所以,還是使我們看到了這一時代歷史發展的總趨勢和總動向。而“用事實說話”,也正是此文的最大特點。至於此文用較多的文字闡發誠信的重要性,那只是作者的一種美好願望而已,因為在歷史進入“禮崩樂壞”的春秋時代以後,就很難看到各諸侯國“要之以禮”並“行之以禮”的事情了。《周鄭交質》這篇文章反映了《左傳》崇霸貶王思想。全文先講事實,再進行評論,這是《左傳》的典型寫法。君子的議論以“禮信”為中心,引經據典,辭理暢達。對後世史論有極大的影響。

名人點評

清·吳楚材吳調侯《古文觀止》卷一:“通篇以‘禮’‘信’二字做眼,平王欲退鄭伯而不能退,欲進虢公而不敢進,乃用虛詞欺飾,致行敵國質子之事,是不能處己以信,而馭下以禮矣;鄭莊之不臣,平王致之也。曰:‘周鄭’,曰:‘交質’,曰‘二國’,寓譏刺於不言之中矣。”
清·儲同人《左傳選》卷一:“前論原從《風》、《雅》化出,末復明言,得多少神韻。”

作者簡介

左丘明(前502年—前422年),姓左,名丘明(一說複姓左丘,名明,也有說姓丘,名明),春秋末期魯國人,歷史學家。山東省肥城市石橫鎮東衡魚村(春秋時魯國都君莊)人。左丘明博覽天文、地理、文學、歷史等大量古籍,學識淵博。著有《春秋左氏傳》《國語》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