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道情有很高的藝術審美價值,音樂古樸優雅、清麗、委婉,劇情寓意深刻,形象鮮明,引人入勝。
道情,是道教宣傳教理教義為道教服務的一種傳統民間演唱曲藝。最初宣揚道家的修身養性,改惡從善為宗旨,也是道家所說的“點化”。周至道情的特點是:細緻、婉轉、悅耳、動聽、熱鬧、紅火,其中“波”(集體接音)是其它劇中少有的,使演唱更加生動活潑。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內容介紹,主要特徵,主要價值,歷史淵源,相關物品,保護計畫,
基本信息
遺產編號:Ⅴ—2
遺產類別:曲藝
遺產級別:省
申報日期:2007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西安市周至縣
內容介紹
演唱內容以“八仙故事”為主,表現忠、孝、節、義,也有其它內容。演唱劇目有:《鞭打蘆花》、《百花山》、《賣道袍》、《八岔詩》、《菊花亭渡母》、《湘子渡林英》、《小如賢》、《杭州賣靈丹》、《高老莊》、《孝母得金》、《狀元及弟》、《三孝讓產》、《呂蒙正趕齋》、等。它的音樂構成方面,有五種漢(按間伴唱):高音波、平音器、短波,花音波,尾波,梅花彩調波等五種。它的板式有:苦音塌板、連板、代板、慢板、大板、平尾聲塌板等。曲牌有“皂落泡,一枝花,烏夜啼,牧羊關、雁兒舞,十三調,五更詞、耍孩兒,梅花調等。其音樂方面,道教音樂色彩特別濃厚。
主要特徵
道情是宣傳教理教義為道教服務的一種民間演唱曲藝,宣揚道家的修身養性,以改惡從善的宗旨,以“清、賢、高、載”四字為教義。清,是清淨無為。賢,是賢壽重德。高,是高風亮節。載,是宣揚教義的意思。
主要價值
1、周至道情有很高的藝術審美價值,音樂古樸優雅、清麗、委婉,劇情寓意深刻,形象鮮明,引人入勝。
2、《周至道情》既是農耕文明時期陝西關中人生命形態的體現,又是道家、儒家意識形象在關中地區的體現。對研究我國農耕社會的生產發展民俗風情、意識形態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歷史淵源
周至縣歷史悠久,周至縣樓觀台是老子(李耳)說經的地方。後來,在漢、唐、宋、元、明、清諸朝代樓觀台成為全國有名的道觀,來往官員及遊人很多。在這種情況下,道教內有人將教內的經典,文獻等改為“道情”演唱。樓觀台也是“道情”這種曲藝形式的產生,發源地。
道情,是道教宣傳教理教義為道教服務的一種民間演唱曲藝。最初宣揚道家的修身養性,以改惡從善的宗旨,也是道家所說的“點化”。
據說很久很久以前有個道人看見天這么大,它總會有個邊際,於是他就騎上他的驢子朝西邊去找天邊,經過很長很長時間的長途跋涉,又回到了原地,當他經過東海岸,休息了幾個時辰,發現海潮退後,海岸上有很多魚骨,他揀了幾支,順手一合,就變成了園筒形、它這樣一連三次,便接成了長達二尺寸的園筒狀物,因此叫它“魚鼓”。相傳此人乃是八仙之一,名為張果老,又稱雲遊道人。以後投奔老子門下,常在人間說經教化。相傳又有海外二十四群仙,曾贈送給他尖板兩支,上有刻度,四季八節,二十四節氣。他把魚鼓,尖板當做天令、宣傳點化的工具,早晚三拜九扣。所以尖板,魚鼓是“道情”打擊樂的主要伴奏樂器。傳說雲香板是八仙里蘭采和手裡所拿的法器,是演唱“道情”時必不可少的一種打擊樂器。過去許多畫師在畫“天仙”時,前後各有一朵白雲,下面有一朵浮雲,這是對雲香板最初形狀的形容和比喻。
道情是以“清、賢、高、載”四字為教義。清,是清淨無為。賢,是賢壽重德。高,是高風亮節。載,是宣揚教義的意思。最早的道情見雲遊道人拿上尖板魚鼓演唱。後來傳於民間,其形成一個人唱,眾人合的形式。經過長期演變,逐步形成演唱有故事情節的劇目。因道情的主要旋律、樂句產生於道教經韻,所以聽“道情”演唱和道士念經相似。
相關物品
1、樂器:尖板、魚鼓、三岔板、(雲香板)、撞鈴、板胡、邊鼓、皮鼓、鈸、鑼、笛子、牙子等。
2、一定數量的手抄劇本。
保護計畫
一、主要保護內容
為了保護“周至道情”從2006—2010年制定了五年保護計畫,此計畫由縣文化館負責組織實施,縣文化體育局負責管理,周至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導小組負責監查、督促,保護計畫如下:
1、進一步全面細緻地開展普查工作,徹底摸清“周至道情”的發生,發展的歷史沿革、價值等全部狀況,錄製專題片,把資料進行整理存檔。
2、保護身懷絕技的老藝人,發揮他們的“傳幫帶”作用,結合外出進修等方式,培養年輕一代的傳承人。
3、每年撥出一定經費;保護“周至道情”老藝人。
4、進一步深入開展理論研究工作,召開有關專家理論研討會,對“周至道情”的製作工藝進行研究。
為了保護“周至道情”從2006—2010年制定了五年保護計畫,此計畫由縣文化館負責組織實施,縣文化體育局負責管理,周至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導小組負責監查、督促,保護計畫如下:
1、進一步全面細緻地開展普查工作,徹底摸清“周至道情”的發生,發展的歷史沿革、價值等全部狀況,錄製專題片,把資料進行整理存檔。
2、保護身懷絕技的老藝人,發揮他們的“傳幫帶”作用,結合外出進修等方式,培養年輕一代的傳承人。
3、每年撥出一定經費;保護“周至道情”老藝人。
4、進一步深入開展理論研究工作,召開有關專家理論研討會,對“周至道情”的製作工藝進行研究。
二、已採取的保護措施
1、2004年7月,周至縣文化體育局召開“挖掘保護周至縣民間藝術工作會議”,並下發檔案,把“周至道情”作為周至縣民間文化保護重點項目。
2、2005年6月,由縣政府主管文化的副縣長主持召開了“周至縣民間藝術保護工作會議”,並下發檔案,再次把“周至道情”作為周至縣民間藝術重點保護項目。
3、縣文化館組織了一批業務骨幹對“周至道情”進行了普查、整理、錄像、建立了檔案。
1、2004年7月,周至縣文化體育局召開“挖掘保護周至縣民間藝術工作會議”,並下發檔案,把“周至道情”作為周至縣民間文化保護重點項目。
2、2005年6月,由縣政府主管文化的副縣長主持召開了“周至縣民間藝術保護工作會議”,並下發檔案,再次把“周至道情”作為周至縣民間藝術重點保護項目。
3、縣文化館組織了一批業務骨幹對“周至道情”進行了普查、整理、錄像、建立了檔案。
三、十年保護目標
1、利用現代化、科技化手段整理出一套完整的的“周至道情”資料。
2、建立“周至道情”傳承人機制。
3、建立一個“周至道情”排練場館。
1、利用現代化、科技化手段整理出一套完整的的“周至道情”資料。
2、建立“周至道情”傳承人機制。
3、建立一個“周至道情”排練場館。
四、五年保護工作計畫
2006——2007年 進一步全面細緻地開展普查工作,徹底摸清“周至道情”的淵源、發展過程及價值等。完善普查、資料整理為主的基礎工作。
2008——2010年 組織舉辦“周至道情”培訓班,培養一批青年人才。建立成熟的傳承人機制。培養“周至道情”傳承人100多名。出版《周至民間美術工藝》一書,其中包括“周至道情”。經己確立的傳承人發放生活補助金。
2006——2007年 進一步全面細緻地開展普查工作,徹底摸清“周至道情”的淵源、發展過程及價值等。完善普查、資料整理為主的基礎工作。
2008——2010年 組織舉辦“周至道情”培訓班,培養一批青年人才。建立成熟的傳承人機制。培養“周至道情”傳承人100多名。出版《周至民間美術工藝》一書,其中包括“周至道情”。經己確立的傳承人發放生活補助金。
五、五年主要保障措施
1、建立有專家指導的,文化館館長為組長,鎮領導為副組長的“周至道情”保護領導小組。
2、舉辦“周至道情”培訓班,請老藝人傳授經驗和技巧,並現場督導。
3、縣政府每年撥出一定的專項資金,對“周至道情”進行保護使其發揚光大。
六、建立機制
在實施五年保護計畫中,要提高幹部民眾的保護意識,逐步健全持續發展的保護體系。
1、成立縣級、鎮級、村級、文化部門四級民間藝術保護小組,建立縣、鎮、村三級民間藝術保護網路,建立文化工作方向,保護工作位置,幹部職責,資金投入幾方面為內容的領導制度建設機制。
2、建立現有老藝人,年青藝人,專家步調一致的人才隊伍建設機制。
3、加強搏物館的建設,充實“周至道情”收藏內容。
1、建立有專家指導的,文化館館長為組長,鎮領導為副組長的“周至道情”保護領導小組。
2、舉辦“周至道情”培訓班,請老藝人傳授經驗和技巧,並現場督導。
3、縣政府每年撥出一定的專項資金,對“周至道情”進行保護使其發揚光大。
六、建立機制
在實施五年保護計畫中,要提高幹部民眾的保護意識,逐步健全持續發展的保護體系。
1、成立縣級、鎮級、村級、文化部門四級民間藝術保護小組,建立縣、鎮、村三級民間藝術保護網路,建立文化工作方向,保護工作位置,幹部職責,資金投入幾方面為內容的領導制度建設機制。
2、建立現有老藝人,年青藝人,專家步調一致的人才隊伍建設機制。
3、加強搏物館的建設,充實“周至道情”收藏內容。
七、經費預算及依據說明
1、普查完善資料、整理、影像、圖片、存檔需5萬元;
2、培養“周至道情”青年人才150名需50萬元;
3、“周至道情”老藝人保護生活補助需20萬元。
1、普查完善資料、整理、影像、圖片、存檔需5萬元;
2、培養“周至道情”青年人才150名需50萬元;
3、“周至道情”老藝人保護生活補助需2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