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祖農耕文化展覽館

周祖農耕文化展覽館

周祖農耕文化展覽館,位於慶城縣東郊塬頂上,這裡,用枯木搭起三角形狀的蒿房,每處牆體都是荊條和泥巴築建的,屋頂鋪蓋著厚厚的毛草,樹椏間吊著金黃色的玉米棒子,有著原始氣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祖農耕文化展覽館
  • 位置:慶城縣東郊塬頂
  • 面積:4000多平方米
布展實物,歷史沿革,文化價值,

布展實物

這座展覽館占用土地面積4000多平方米,館內布展的核心內容由農耕文化實物區和民俗文化演繹區組成,設計理念古老而新鮮,充分體現了這裡數千年來厚重的歷史積澱與燦爛的農耕文化原生態特徵。
周祖農耕文化展覽館
周祖農耕文化展覽館
這裡陳立著考古發掘的新石器時代的幾盆穀粒,泥壇內被碳化了的穗殼與旁邊破損的犁頭木楔筐籃,它們都是慶城黃土地悠久的歷史和周祖族人智慧的結晶。泥壇、陶罐、石斧、銅針,各種各樣粗拙凹損的杴耙農具,還有鞭梢、籠頭、眼罩、牛韁繩,灶台、水井、木槽、獨輪車,用紙筋廢帛砸成漿糊成大小不一帶蓋子的盛物器具,以及不同形狀多用泥皮與樹條、草稈編織而成的糧筐糧櫃糧倉。

歷史沿革

這裡,周祖先民們的興起是富有傳奇色彩的。根據《史記》等有關資料記載,七千多年前這方沃土上就出現了墾荒與種植,六千多年前就有了圈禽和養畜。夏朝太康年間,也就是距今四千多年前,周先祖不窯(“穴”字頭下面是“出”字)承繼先輩后稷的農官精神,來在這片土地上順應大自然、開創新紀元,教民稼檣,拓荒墾田,播灑穀物,生息繁榮。他和兒子鞠陶、孫子公劉,相繼持續地發展早期農業而大有作為,從耕作、育種、澆灌、收割、打輾、儲藏乃至食用,形成了古代中國典型的農耕文明。
我國最早的農事詩《詩經·豳風·七月》是西周早期的作品,追述了先周人開創農業生產和發展社會生活的動人情景。他們“就地取材”掏建冬暖夏涼的窯洞而告別了穴居,發明了二牛抬槓的“牛耕”作業模式,替代了原始農業用石制耒耜翻地的“火耕”而精耕細作發展實用技術,開建了有路經的方塊田野以便灌溉和管理,逐步使用了青銅農具,還開闢了打穀的場地,創造了體現豐實收穫的倉廩儲藏與窖穴儲藏方式。更讓人們留心的是,在他們代代相傳的四百多年農耕實踐中,不僅不斷創新發展農業技術,而且在不斷升華自己的生活理念和民俗操行;他們大力傳播勤奮、敦篤、忠誠的心儀美德,廣泛蘊蓄民間的優良風氣,倡導“積德行義”,“仁信孝善”,出現了“行者有資,居者有蓄積,民賴其慶”的生動景象,極大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故而“民皆歌樂之,頌其德”,“周道之興自此始”。今天,這座展覽館顯明地告訴我們,這方沃土乃是中國傳統農業和文明禮儀的重要肇始地,具有深廣的文化義涵。

文化價值

周祖農耕文明早已成為慶城人重農務本、發展農業經濟之“魂”,從而又衍生為在今天時代背景下全方位發展經濟強勁的社會動力,充分體現出今人藉助“周人之興”的歷史經驗來提升自己的現代文明品位,這就是我們時代精神的寫照。這種景象在古樸原始中見高端大氣,更見中華民族復興之魂。今天慶城乃至整個隴原的日新月異欣欣向榮,我們13多億人口之眾的國家連續6年糧食豐產,都是很精彩的印證。難怪兩年前中國農業博物館開闢了“慶陽分館”,充分宣示隴東“周人興起”的偉大歷史與貢獻,昭示來人,這挺有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