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姑戲(一種戲曲種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周姑戲,是一種戲曲種類,就是現在的五音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姑戲
  • 類型:五音戲
是中華文藝百花園中的一支奇葩,是享譽全國的獨一劇種。
說到五音戲,知者甚多,要說她是怎么發展起來的,也就是她的前身如何。恐怕知者甚少,特別是當今年青一代。這就有必要簡略介紹一下。
談起五音戲,還與周村有一段不解之緣。周村,這個地方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說她不大,是她地域不大,人口不多,世界地圖上找不到,國內地圖上不顯眼。說她不小,是她的名氣不小,素有“天下第一村”、“旱碼頭”、“絲綢之鄉”之美稱。早在很多年前,就已是魯中著名商埠。
鮮為人知的是,周村是五音戲的溫床。
五音戲,原名“周姑戲”。距今大約一百多年前。在章丘、長山(當時的縣名)交界處,有一座廟,廟內有一個尼姑,(姓周)人們不知其名,只知叫周姑子。此人善唱小曲小調,經常口哼小曲四處化緣。周村是她常到之處(此時周村已是魯中商業重鎮,屬長山縣)。時值清末,朝廷腐敗,喪權辱國,民不聊生。乞討者甚多。有一對年青要飯的,兩口子特別喜歡周姑子的小曲調。每天要飯歸來,晚上就在周姑子的廟門下住宿,偷聽她唱小曲。此時,周姑子回到廟中就愛唱“尼姑思凡”時間長了,就學會了很多。從此,再上門要飯,就經常唱段小曲給人家聽聽,以討得主人歡喜,多打發一點乾糧。後來,別的要飯的,見他(她)二人唱小曲要飯要得特別多,也跟著到廟門下住宿,學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很多要飯的便學會了唱周姑子小曲。周姑子的小曲小調廣泛傳開了。越來越多的人愛聽這個調調了。乞討者們有了更多的生存機遇了。於是,要飯的自動組織起來,打場子、趕廟會、唱堂會、慶宴會、忙紅白公事……由原來的乾口清唱,到加上鑼鼓動靜。這就形成了周姑戲的雛形。
章丘有個叫李德興的藝人,原來是唱章丘梆子的。因為該戲占人多,往往是掙不出吃來。後來,聽說一幫要飯的串莊趕會,唱周姑子小曲,唱得很紅火,占人不多,掙錢不少。就領著幾個人跟蹤他們,一邊看,一邊聽,把這幫要飯的“玩意兒”學到手,重打鑼鼓另開戲,大見成效。由於該曲調易唱易學,內容大都是反映百姓鄉里的民間凡事,因而深受農村大眾歡迎。特別是戲文中的男婚女愛、打情罵俏,事非恩怨、家長理短,逢場作戲、捧場逗眼,鄉上氣息、通俗易懂。倍受農村婦女青睞,稱為“拴老婆撅子”。李德興的兒子唱周姑戲唱紅了!人們送給他一個藝名叫“根柱子”(意為舞台上一根台柱子。或許是他的乳名。未詳。作者注)。當時,當地流傳著這樣的口頭禪:“摸摸根柱子大辮子,三天不用想漢子(清朝男人都留辮子)”。“聽見根柱子鑼鼓響,烀餅子糊到門框上(指婦女慌著去看戲,忙中出錯)”。周姑子唱腔流傳開了,影響很大,當地一些戲班紛紛移植、改唱。據周村老藝人張金霞口憶,他的師父原來也是唱梆子和大秧歌的,早在“根柱子”之前就已偷學了周姑子唱腔。
五音泰斗“鮮櫻桃”(鄧洪山)的父親,原來也是唱章丘梆子的。後來,領著鄧洪山、王化奎、王化元等人都改唱“周姑戲”了。
周村,是周姑戲的演出地、根據地、發祥地。以“鮮櫻桃”為代表的“周姑戲”班,在周村唱響了,唱紅了。全國京劇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硯秋來周村演出時,看了“鮮櫻桃”的表演,大加讚揚。據說還向他學了一招(水袖功)。後又贊助戲箱,扶持他到上海灌唱片,“周姑戲”正式改名為“五音戲”……這些自然就是後話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