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告緡
- 屬性:一項重要政策
- 目的:打擊商人勢力﹑解決財政困難
- 提出者:漢武帝劉徹
- 時間: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
漢武帝劉徹為打擊商人勢力,解決財政困難而採取的一項重要政策。告緡是算緡的延伸。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漢武帝實行告緡,即鼓勵告發算緡不實。凡揭發屬實,即沒收...
算緡告緡算緡 編輯 算緡是西漢武帝時封建國家向商人徵收的一種財產稅,中國古代是以農立國,一向就有重農輕商的傳統,把農看做是本業,把商看成是末業。到秦漢...
楊可告緡是漢武帝為打擊富商大賈所採取的措施。元狩四年 (公元前119年) ,西漢政府發布“‘告緡令”,徵收富商大賈的財產稅。為了防杜隱匿或虛報,元狩六年 (公元...
算緡和告緡是漢武帝為加強中央集權而進行的經濟改革之一,元狩四年(前119年)開始實行算緡。算緡就是向工商業主徵收財產稅,令商賈、手工業者、高利貸者向官府自報...
算緡告緡令是漢代向商人及高利貸者徵稅的法令。武帝元狩四年 (公元前119年) ,因興兵伐匈奴,又以山東水旱,貧民流徙,國用不足,頒算緡令 (緡為絲繩、用以貫錢...
西漢武帝時官員,主管全國告緡事。...... 西漢武帝時官員,主管全國告緡事。漢武帝於元鼎三年(前114年)十一月下令百姓告發偷漏緡錢者,稱之為“告緡”,此事由楊可...
所以,當豪富巨商爭相匿財時,漢武帝於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頒布告緡令,並任命楊可主持告緡工作,鼓勵大家揭發檢舉偷、漏稅之人;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還出賞格...
廢格,即擱置不實施,指官吏不執行而且阻礙皇帝的詔令,視為侵犯皇權的犯罪行為。漢武帝,行《告緡令》,使楊可告緡,左內史義縱(人名)。“...
自元狩三年(前120年)起,在漢武帝大力支持下,先後推行算緡、告緡、鹽鐵官營、均輸、平準、幣制改革、酒榷等經濟政策,同時組織六十萬人屯田戍邊,防禦匈奴。這些...
漢武帝,行《告緡令》,使楊可告緡,左內史義縱(人名)。"以為此亂民,部吏捕其為(楊)可使者"。武帝知道後,安排杜式處理此事,結果"以為廢格沮事,棄縱市",將...
天子既下緡錢令而尊卜式,百姓終莫分財佐縣官,於是告緡錢縱矣。 郡國多奸鑄錢,錢多輕,而公卿請令京師鑄锺官赤側,一當五,賦官用非赤側不得行。白金稍賤...
在楊可主管告緡事務時,告緡之風,遍及全國。[109-110] 上述各項措施的實行,限制和打擊了富商大賈、豪強、貴族的經濟勢力,增加了西漢政府的財政收入,暫時解決了由於...
“告緡令”規定:凡被人告發隱匿資產、呈報資產不實之人,其資產將被全部沒收,沒收資產的一半將被獎勵給告密人。此令一出,民間告密之風大盛,司馬遷總結其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