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設立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呈村村民委員會
- 羅馬字母拼寫:Chénggāncūn Cūnmínwěiyuánhuì
- 設立年份:1983年
- 性質:歷史地名
呈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設立的地名。
三星莊村村民委員會 三星莊村村民委員會,1983年設立。地名含義 因駐地於三星莊村,據傳因三口井分布呈三星狀,故名。歷史沿革 自1983年設立起,現無村,具體年份待考證。
山賀村村民委員會是浙江省的地名,1983年大隊改村民委員會時,沿用原大隊名稱。地名含義 古名山和,始祖於宋代遷居於此,見山峰純合,故名。後音譯呈今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為靈山鄉四村。1956年為和睦鄉山賀農業社。1958年為清湖管理...
盤田村村民委員會,1962年與楊柳坡村劃分,以稻田呈梯田而命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駐地在盤田村的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61年前原楊柳坡大隊,1962年劃分為盤田大隊,原大橋江公社管轄,本隊分為9個生產隊。1984年分田到戶改為6個...
長常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該村莊分布特徵呈長條狀,且常姓居民居多,又因原村委會駐地在此,故得名長常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58年撤區並鄉,汊澗區改建汊澗鄉,屬之;1959年劃建長常大隊,屬汊澗公社...
西石橋村村民委員會是歷史地名,因所在居民點西白石橋村而得名。地名含義 東、西白石橋原為一村,名白石橋。唐代以前就有人在此臨河而居已形成村落。村東有一石橋,橋頭上有一塊象白玉色的長方石,過往行人均慕石而停息,時稱白石橋...
斜堰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唐朝時建有一條石堰,呈斜線狀,因此村民給它取名斜堰。歷史沿革 1958年設斜堰大隊,1983年政社分設,成立斜堰村村民委員會,於2000年與河雙、石涇村合併成立西南村村民委員會。
汀洲村村民委員會是2008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境內有扁擔洲,四面環水,地形呈丁字形,故而得名。歷史沿革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茅坦大隊,1961年從茅坦大隊析出成立汀洲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時改為汀洲村村民委員會,2008年併入茅...
曉灣村村民委員會根據境內自然村名稱而命名。地名含義 以境內曉灣自然村而得名。因此地河流走向呈灣曲形,人稱小灣,後將“小”改成“曉”,故名。歷史沿革 1956年合作化時為曉灣高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併入萬寶大隊,1971年從...
軛頭灣村村民委員會是歷史地名,以居民點名“軛頭塆”派生而得名。塆子的形狀象牛軛頭,故名軛頭塆。地名含義 “軛頭”指一種農具,呈X形;“灣”指水流彎曲旁的小塊平地;“村民委員會”指民眾性自治組織。歷史沿革 明嘉靖年間...
臨武縣楚江鎮赤源村村民委員會是歷史地名,來源於地形地貌。地名含義 村境內多紅土壤,下雨時溪水呈紅色,故名 。歷史沿革 1961年7月,從水庫大隊分出,建立赤源大隊,改名為楚江公社赤源大隊。1984年6月改社為鄉,復稱臨武縣楚江...
長王村村民委員會 長王村村民委員會,1983年改設村委會並報懷遠縣政府審批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落呈長方形且王姓人居多,故得名。歷史沿革 消失於2002年06月。
丁字村村民委員會,村內有一處兩河匯合且有一座呈“丁”字形的橋,故取名的地名。地名來歷 該村1954年為丁字初級合作社,1959年更名為丁字生產大隊,1983年體制改革,撤銷丁字大隊,成立丁字村,2004年合鄉並村時,英佳村與丁字村合併,...
山上村村民委員會,舊屬十五都,因地處北山之下。祖居楊姓。原名下楊。“楊”與“垟”同音,後演變為下垟。1963年北洪水 洗劫,全村遷居村後山上,由於山土呈黃色,故稱黃山上。當地“黃”與“王”近音,後演變為王山上。地名...
三陽鄉洪山村村民委員會 三陽鄉洪山村村民委員會,201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此地山上的岩石呈紅色,故取諧音洪山。歷史沿革 潘坳與洪山兩村合併為潘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