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門醫派骨傷科發展史略》是2020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門醫派骨傷科發展史略
- 作者:編者:姜宏//戴宇祥//馬奇翰//劉錦濤//陳華|責編:陳玲玲
- 出版時間:2020年
-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 ISBN:9787547850619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吳門醫派骨傷流派源遠流長。較之於明清時代吳門醫派溫病學說及其內科雜病流派的繁盛,骨傷流派亦是獨樹一幟。吳門醫派骨傷科包括葛氏傷科、楚氏傷科、閔氏傷科等流派,非常著名的為葛氏傷科,已經傳承至第四代。
《吳門醫派骨傷科發展史略》主要圍繞吳門醫派骨傷科發展史展開,闡述了吳門醫派骨傷科萌芽、發軔、傳承與發展,敘述了蘇州市中醫醫院骨傷科簡介、歷年大事記、代表性醫家軼事瑣憶等方面,從中介紹吳門醫派骨傷科的淵源、發展,代表性醫家傳略、學術思想、臨證經驗及常用方藥等。
《吳門醫派骨傷科發展史略》重點介紹了蘇州市中醫醫院骨傷科對吳門醫派葛氏傷科的傳承與發展。蘇州市中醫醫院骨傷科是吳門骨傷流派的主陣地、主力軍,創建於1956年。其葛氏傷科傳承,由葛雲彬為創始人,第二代以顧大鈞、陳益群為代表,第三代以龔正豐以及賀九龍、鄔振和為代表,第四代以姜宏、惠初華、李宇衛、陳詠真等為代表。其還兼容並蓄吳門其他傷科流派如楚氏傷科、閔氏傷科。在傳承葛氏傷科的基礎上,歷經幾十載的傳承創新、融合發展,經過幾代傳承人的共同努力奮鬥,已經由以傳統的中醫正骨治療為主的科室向中西醫並重的現代化骨傷專科轉變。60多年來,走出了2名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4名江蘇省名中醫和3名博士生導師,成為當時衛生部國家重點臨床專科。
《吳門醫派骨傷科發展史略》可供中西醫臨床醫師、中醫文獻研究者、中醫院校師生以及中醫愛好者參考閱讀。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吳門醫派骨傷科萌芽
第一節 吳門醫派簡介
第二節 吳門醫派骨傷科溯源
一、代表醫家薛己
二、代表醫家葉桂
第二章 吳門醫派骨傷科發軔
第一節 吳門醫派葛氏傷科
一、葛氏傷科創立
二、創始人葛雲彬傳略
三、葛雲彬治療腰腿痛經驗總結
四、葛雲彬整復肩關節脫臼經驗簡介
五、葛雲彬整復脊椎骨折經驗簡介
六、葛雲彬傳人簡介
第二節 吳門醫派楚氏傷科
一、楚氏傷科淵源
二、楚氏傷科特色手法
三、楚氏傷科特色方藥
四、楚氏傷科傳承與發展
第三節 吳門醫派閔氏傷科
一、閔氏傷科淵源
二、閔氏傷科臨床特點
三、閔氏傷科特色方藥
第四節 吳門醫派謝明德傷科
第三章 吳門醫派骨傷科傳承與發展
第一節 如日方升,奠定基礎——吳門醫派葛氏傷科第二代傳人簡介
一、顧大鈞及主要學術思想與臨證經驗簡介
二、陳益群及主要學術思想與臨證經驗簡介
第二節 日新月著,弘揚提升——吳門醫派葛氏傷科第三代傳人簡介
一、龔正豐及主要學術思想與臨證經驗簡介
二、賀九龍及主要學術思想與臨證經驗簡介
第三節 群英薈萃,創新發展
一、姜宏及主要學術觀點與臨證經驗簡介
二、李宇衛及主要學術思想與臨證經驗簡介
第四章 吳門醫派葛氏傷科傳承者——蘇州市中醫醫院骨傷科簡介
第一節 蘇州市中醫醫院骨傷科簡介
第二節 媒體相關報導掠影
看似尋常最奇崛——國家重點中醫專科蘇州市中醫醫院骨傷科發展紀實
一、底蘊繪就特色傷科
二、業績奠定重點專科
三、發展彰顯優勢學科
中醫“骨董”的仁術厚德——蘇州市中醫醫院骨傷科的科室精神
卻顧所來徑——寫在蘇州市中醫醫院整體搬遷滄浪新城新院之際
專業領域代有才俊出——中醫治脊柱,蘇州絕技多
一、有人的地方就有腰腿痛
二、治療起來非常棘手
三、中醫藥治療優勢多
四、蘇州有獨到優勢
蘇州引進“國字號”骨傷科團隊,時隔一甲子南北再相聚
一、一段佳話——南北骨傷科再次聯合
二、一項突破——不開刀就能治脊柱病
三、一張藍圖——科研教學推向新高度
盤點國家重點中醫骨傷科——蘇州市中醫醫院骨傷科歷代掌門人(或學術引領人)
一、第一代:顧大鈞
二、第二代:陳益群
三、第三代:龔正豐
四、第四代:姜宏
吳醫正骨面貌新——《吳醫骨傷方技薈萃》序
歷史永遠是一面鏡子——《吳醫骨傷方技薈萃》序
追溯與夢想——《吳醫骨傷發展掠影》序
守住流派傳承發展的精粹——《閔氏傷科——正骨手法分冊》序
第五章 蘇州市中醫醫院骨傷科歷年大事記
第一節 臨床發展大事記
第二節 科教成果大事記
第三節 舉辦學術會議大事記
第四節 人事變動大事記
第五節 科室榮譽大事記
第六節 個人榮譽大事記
第七節 人才培養大事記
第六章 蘇州市中醫醫院骨傷科代表性醫家軼事瑣憶
儒雅的光輝——陳益群軼事
浩然正氣,成就豐碩——記全國名中醫學術繼承人導師龔正豐
一、專心臨床,致力科研
二、注重理論,善於實踐
三、關愛人文,從心治傷
斯人已去,風範猶存——記鄔振和老師
附篇
附一 蘇州市中醫醫院骨傷科代表傳人姜宏詩詞選粹
附二 蘇州市中醫醫院骨傷科發表的論文及著作輯錄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