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門橋街道

吳門橋街道

吳門橋【wúménqiáo】街道建立於1984年初,因蘇州城裡最高的石拱古橋吳門橋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吳門橋街道
  • 所屬地區:蘇州
  • 地理位置:蘇州古城區南部的吳門橋地區
  • 建立於:1984
  • 靠近車站:蘇州南門汽車站
簡介,地理位置,歷史文化,發展現狀,社區簡介,湄長社區,南環第二社區,南環第三社區,內馬路社區,盤溪第一社區,盤溪第二社區,大龍社區,興隆橋社區,金塘社區,解放社區,龍港苑社區,潤達社區,南華社區,

簡介

吳門橋【wúménqiáo】街道建立於1984年初,因蘇州城裡最高的石拱古橋吳門橋而得名。街道轄區東起南園南路和迎春路,西至桐涇南路、福星路,北以外城河及巴里河為界,南到蘇苑街以南與吳中區相連,東西長,南北窄,呈狹長形,面積4.0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10萬,下設15個社區居民委員會。是一個老新村與新建住宅小區相交融,歷史文脈和新城市景觀亮點相輝映,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發展較快、各種城市元素豐富活躍的城市區域。

地理位置

位於蘇州古城區南部的吳門橋地區曾經有過一段辛酸的歷史,區域內的青暘地(即今南環新村一帶)。

歷史文化

在甲午戰爭後,曾先後淪為日本租界和公共租界。在第一絲廠內,至今仍保持著原日本領事館的建築。日本侵華期間,駐蘇日軍的“海軍司令部”就設在盤門路上。這塊土地上也曾書寫過蘇州的驕傲:早在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這裡就誕生了頗具規模的工業企業——蘇經絲廠和蘇綸紗廠,成為近代蘇州民族工業的發祥地。到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吳門橋地區的工業已發展到了相當規模。

發展現狀

解放後,吳門橋地區的工業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門類也更加齊全,並逐步形成了一個工業產業群。改革開放以來,商業、交通、餐飲、金融等第三產業的迅速崛起及大批新建住宅小區的建成,給吳門橋街道的區域格局和經濟結構帶來了較大變化,各項社會事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尤其是進入二十一世紀,特別是近幾年來,隨著南門路改造、南環高架路建設、新汽車南站及許多商貿建築、住宅樓的落成,使吳門橋地區展現出了靚麗的新姿。
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緊緊圍繞“文化立區、經濟強區、和諧滄浪、幸福社區”的發展思路,牢牢扣住“重民生、謀幸福、建和諧”的工作重點,發揚“團結、誠信、務實、爭先、創優”的“吳門精神”,切實履行建設社區、管理社區、服務社區、平安社區的責任和義務,努力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和安居環境,區域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社區三個文明建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成為多門類產業和民營經濟成長的一方沃土,居民民眾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
近幾年來,吳門橋街道先後獲得了全國“社區教育示範街道”、江蘇省“社區建設示範街道”、江蘇省“紅旗基層黨校”、蘇州市“文明單位”等榮譽,並被江蘇省人民政府授予“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榮譽稱號。

社區簡介

湄長社區

湄長社區居委會成立於2001年5月18日。區劃範圍:東至湄長新村82幢,西至蘇苑新村交界,南至蘇苑國小,北至湄長河。社區面積0.34平方公里,共分四個小區,有住宅樓67幢,常住居民3000戶,約9000人。社區內有湄長國小、湄長幼稚園、吳門橋清潔服務公司等單位。共建單位有蘇州市委組織部、滄浪區民政局黨支部、蘇州望亭發電廠等。

社區居委會設主任1名,副主任2名,專職委員2名,勞動保障員1名,退管協管員1名,兼職委員8名。社區居委會設有“五位一體”綜合治理領導小組、人民調解委員會、勞動保障服務站、計畫生育領導小組、軍烈屬服務小組、殘疾人服務小組,多方位地為居民服務。
近年來,湄長社區以設建“黨建服務型”社區為載體,切實加強社區黨的建設,於2002年11月1日成立了社區黨委,現有2個黨總支,共299名黨員。2002年,在全市率先實施了“社區黨員公示責任制”,讓社區黨員“亮出牌子,做出樣子”,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得到更好的發揮。2003年,社區又建立了“黨員風采展示室”,用黨員的光揮歷史點亮了社區文明一盞燈,組建了黨員夜間巡邏隊。去年又成立了“社區居民管家委員會”這個社區民主自治組織,把樓幢的管道管起來,把寒暑假的孩子管起來,把空巢老人管起來,把小區的衛生管起來,把“新蘇州人”管起來。黨建促社建,2005年被滄浪區評審五星級社區。

南環第二社區

南環第二社區居委會組建於2002年4月,區域範圍;東起街道辦事處門前中心線,西至南環第一幼稚園門前中心線,南到南環東路,北靠青陽河。社區的管轄面積為0.6平方公里,有居民住宅48幢,1953戶,常住人口約6835人,設76個居民小組。
南環第二社區黨委下設三個黨支部,共有黨員395餘名,並建有社區分黨校。社區居委會下設的綜合治理、人民調解、“低保”求助、計畫生育和老幹部、烈軍屬、殘疾人等服務小組,為社區居民提供了多方位的“體貼式”服務。南環第二社區民眾文體活動豐富多彩,社區建立了拳操、書畫、戲曲、唱歌等文體隊伍,居民體育健身、家庭文化交流等活動經常開展,參與者人數眾多,豐富和活躍了居民們的精神生活。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社區治安管理等工作都取得了交好的成效。

南環第三社區

南環第三社區位於南環新村西端,東至南環第一幼稚園主幹道,西至人民路,南至團結橋西塘河,北至人民橋南門路,轄區面積0.5平方公里。居民住宅樓97幢,居民戶3035戶,居民8300人。有企事業單位30多家,個體工商戶200多家。
社區居委會位於南環新村109幢北側,辦公活動用房面積230平方米,內有社區辦事室、“五位一體”綜治辦、勞動保障服務站、黨員服務中心、調解室、文體活動室。
居委會設主任1名,副主任2名,專職委員2名,計生助理員1名,兼職委員7名。勞動保障服務站1個,設勞保協管員1名,退管協管員1名。居委會下設治保會、婦女聯合會、殘疾人協會、老年人協會、民事調解委員會、公共衛生委員會、家庭文化促進會、民政福利委員會、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領導小組(委員會)。建有社區治安巡邏隊、便民服務隊,積極開展便民服務活動。還建有拳操、書畫、戲曲、歌詠、象棋等文體興趣隊伍,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民眾文體活動。
2004年5月成立社區黨委,下設2個總支部,5個黨支部,每月召開組織生活會,每年集中開展一次黨員輪訓,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明顯。
社區居委會堅持為民服務宗旨,積極開展社區服務活動,努力爭創社區特色,成立樓寓“夕陽紅”愛心互助組,2005年獲市十佳新人新事提名獎,社區居委會被評為滄浪區“三星級”社區。

內馬路社區

內馬路社區居委會建於2001年5月,辦公地點在內馬路10號,轄區範圍:東至南園南路,西至人民橋支路口,南至青暘河,北至南園南路外運河,轄區面積為0.85平方公里,有居民樓100幢,樓道200個,常住居民2800戶,總人口7200人,下設90個居民小組。
內馬路社區黨委下設2個總支,4個黨支部,共有黨員206名,建有社區分黨校。
社區居委會設:書記1名、副主任2名、專職委員2名、勞動保障協管員2名、特聘副主任1名(民警)、居民組長90名。
社區居委會設:綜合治理領導小組、人民調解委員會、低保求助服務站、計畫生育領導小組、老幹部服務小組、軍烈屬服務小組、殘疾人服務小組等,為社區居民提供了多方位的“體貼式”服務。

盤溪第一社區

盤溪第一社區居委會管轄範圍東起搖船頭,西至盤南路,南至錢塘河,北至吉水橋西街。轄區面積為0.35平方公里,有居民大樓46幢,私家平房住戶多達4百多戶,常住居民1884戶,人口4880人,其中60歲以上老人1165人,占社區總人口24%,學齡前兒童和在校生為350人,社區分68個居民小組。社區居民身體狀況基本健康,但高血壓患者的比例相對較高,居民的文化水準總體比較低,國小、國中文化的比例占55%。
社區居委會設主任1名,副主任2名,專職委員2名,社保協管員2名。
社區居委會自2001年5月19日成立以來,充分發揮社區居委會民眾自治作用,於六月份成立了社區服務工作委員會,竭誠為社區服務,積極開展文化教育,科普教育,環境保護,綜合治理等各項活動,使社區成為環境優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鄰里和睦的新型文明社區。社區成立4年多在社區全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在街道黨工委和辦事處的指導下,獲得了多項榮譽。2002年獲得區文明老年活動室,2005年獲得了區人口和計畫生育局頒發的2002-2004 年度的計畫生育先進集體,2005年獲得了吳門橋街道四星級衛生社區,2005年5月份民眾歌詠比賽獲得了三等獎。2004年6月在滄浪區人民政府的關懷下,盤溪新村進行了老新村改造,投入1200萬元對轄區污水管網,下水道、樓房外牆屋頂進行改造,重新布局了綠化及小遊園,改造後的小區面貌煥然一新,到處生氣勃勃,綠樹成蔭,鳥語花香,一片現代化的生活氣息,目前已成為滄浪區小區改造樣板。居民們精神面貌,身體素質有了很大的變化和提高,人們生活在社區大家庭更覺得和諧、溫馨、幸福。

盤溪第二社區

盤溪第二社區居委會於2001年5月組建而成。區域範圍是東鄰大龍河,西至盤南路,南靠南環西路,北依錢塘河,占地面積0.2平方公里,綠化面積占總面積的30.5%。轄區內有市中級人民法院、盤新國小、盤溪干休所、滄浪盤溪衛生服務站、同濟醫院、東方口腔醫院單位。有區級安全衛生文明小區一個,有社區服務網點、市場、商店,現有三個小遊園等,為社區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醫療、健身、休閒場所。直管居民住宅樓65幢,2270多戶,6350人。60歲以上的老人1120名;軍烈屬9戶;各類殘疾總人數190名,持證殘疾人101名(其中持證精神病16名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56戶,低保邊緣3戶。
社區居委會主任正職1名,副職2名,社區專職委員2名,民警1名,協警1名,委員6名,勞動保障協管員1名,退休協管員一名。
社區有家庭文化促進會成員70人,書畫、拳操 、戲曲、腰鼓隊、象棋等9個興趣小組。社區居民小組50個,組長50名。保潔員6名。社區小區專職值班8名,“四護”人員24名。

大龍社區

大龍社區坐落於大龍新村54幢西側,轄區範圍東至人民南路,西至上沙河,南至南環西路,北至萬豐河, 面積約0.3平方公里,2732戶((外租戶300戶),7956人,72幢樓,60歲以上老人800多人,軍列屬2戶,殘疾99人(有證),精殘25人。有轄區單位12個。 轄區單位有建設物業,美佳超市,大龍港市場,盤溪中心國小,大龍幼稚園,紡織機械廠,熱電廠,居民活動小遊園等。雙結對單位:蘇州市物價局。
社區居民有小組100個,組長100名。保潔員5名,“四護”人員15名,社區志願者80名。
社區以加強文明建設為中心, 提倡 “社區共建. 資源共享”堅持 “以人為本” 的服務宗旨, 為居民民眾排憂解難, 造福社區, 創造更好便利, 舒適的文明社區。
大龍社區於2004年度被評為三星級社區後,在區、街道關心與指導下,社區幹部帶領民眾,不驕不躁繼續努力,不斷創新,繼續努力奪得區級“愛國衛生先進集體”,社區“黨建示範點”,“五有五好先進單位”,在街道衛生星級社區的評比中被評為“環境衛生星級社區”四星級一次,三星級二次,並通過了“規範化勞動保障站” “充分就業社區”的驗收,目前正在開展“創建健康城市”活動。

興隆橋社區

興隆橋社區居委會建於2001年5月,轄區範圍:東起大龍港河,西至朱公橋邊,南起萬豐河,北至外城河。社區管轄面積1.2平方公里,有居民2200戶,6584人,設居民小組60個,社區有流動人口1000餘人,目前登記在冊的外來暫住人員700 名,房屋出租戶為196 戶。社區辦公地點在保興里30#5幢北側,辦公面積250平方,設有社區辦事室、“五位一體”辦公室、勞動保障服務站、居民活動室。
社區居委會設主任一名,副主任三名,專職委員一名,特聘副主任一名(轄區民警),勞保協管員一名,退管協管員一名,計生協理員一名,兼職委員7名,居民組長62名
社區居委會設有:民政工作委員會、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委員會、計畫生育委員會、人民調解委員會、健康教育環境衛生工作委員會、老齡工作委員會。
社區黨委下設二個總支、四個支部,共有黨員126餘名,建有社區分黨校、黨員服務中心。
興隆橋社區目前 志願者 85 名,設有老年人服務小組,軍烈屬服務小組,殘疾人服務小組。青少年教育社會實踐基地,為社區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務。
興隆橋社區十分注重民眾文體活動,設有老年人協會,家庭文化促進會,建有拳操功隊伍,戲曲歌詠隊伍,象棋隊,桌球隊等,文體隊伍。社區經常組織居民開展健康積極向上的文體活動,促進了居民家庭文化的交流,豐富了居民的精神生活,為社區的三個文明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
興隆橋社區的特色工作品牌是:“奉獻愛心,重塑新人”。
興隆橋社區的工作目標是:“創幸福社區、讓居民得實惠。

金塘社區

金塘社區轄區範圍東起金塘河,西至何家塔,南至解放43幢,北至金塘橋河。總面積為0.08平方公里。共有居民大樓47幢,167個單元、2085戶,總人口為6276人。轄區內單位有新城物業、華潤超市、金塘幼稚園、金塘衛生所。現60歲以上老人 1200人,軍屬5戶,殘疾人58人(其中精神病人11 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為20戶。社區以加強文明建設為中心。抓好群防群治工作,創建平安社區。提倡“社區共建、資源共享”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宗旨,為居民民眾排憂解難,造福社區,創造便利、舒適的文明社區。
社區居委會正職1名,付職2名,專職委員1名,社區工作者1名,勞動保障協管員1名,退管協管員1名,民警1名,協警1名,委員9名。社區有家庭文化促進會,老年人協會、還有書畫、花卉、歌詠、拳操、象棋、腰鼓等興趣小組。
社區居民小組59個,組長59名、保潔員5名,“四護”人員42名,社區志願者60名。

解放社區

解放社區居委會組建於2001年5月,轄區範圍東起盤胥路,南到解放東路,西至解放新村29幢,北至巴里新村北牆。轄區單位有田家炳實驗學校,南空干休所等。社區的管轄面積約1.0平方公里,有310戶平房,79幢居民住宅樓,共有居民3187戶,12315人,設86個居民小組,現有60歲以上老人1300人,殘疾人108人,目前低保戶65戶。社區以三個文明建設為中心,抓好群防群治工作,創建平安社區。搞好社區共建,資源共享,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宗旨,為居民民眾排憂解難。
社區居委會設正職1名,付職4名,勞保、退管、協管員各1名,社區民警、協警各1名,社區兼職委員8名。下設勞動保障服務站、綜合治理辦公室、人民調解、“低保”救助、計畫生育、青少年教育和烈軍屬、殘疾人等服務小組,為社區居民提供各種良好、便利的服務。
解放社區建有家庭文化促進會、老年協會、科普協會,組織太極拳、健身操、腰鼓、龍燈、歌詠戲曲等文體隊伍,在居民開展健康有益的體育健身、家庭文化交流等活動,豐富和活躍了社區居民的精神生活。目前,社區居委會正努力拓展社區服務,搞好社區衛生,繁榮社區文化,加強社區治安,美化社區環境,深入開展社區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為居民民眾提供更好、更完善的服務。

龍港苑社區

龍港苑社區居委會是由原南環西路第一居委會和第二居委會、邱家橋居委會合併組建而成,地處市區與原吳縣市交界處,東臨大龍港運河,南靠團結河,西至盤蠡路,北臨南環西路主幹道,區域面積0.134000平方公里,總戶數2217戶,總人數6651人,共有樓房58幢、178單元。包括未竣工的明日家園。
轄區單位有:蘇州貨櫃貨運有限公司、蘇州花線廠有限公司、茶葉市場、好美佳裝飾城、華僑物業管理、嘉實物業管理、集幾家較大的單位,現有黨員173人,現有60歲以上老人703人,社區已採集退休人員1657人,軍烈屬20人,離休幹部4人,育齡婦女信息表採集人數405人,殘疾人63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為32戶,社區以加強文明建設為中心,提倡“社區共建”“雙結對”資源共享,“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宗旨,開展社區“五老”和青少年、新蘇州人老少同樂等活動,為居民民眾排憂解難,造福社區,創造更好便利、舒適的文明社區。社區制定了創安工作三年總體規劃,為創建和諧社會而努力。
特色:關愛弱勢群體、拓展就業崗位。今年社區建立了圖書館,藏書5058冊。家庭盆景、老年書法活動小組、根雕、剪紙、家庭文化促進會。
社區居委會正職1名,副職2名,社區工作者2名,勞動保障協管員1名,退管協管員1名,民警1名,協警1名,委員11名。

潤達社區

潤達社區居委會成立於2006年9月,辦公地點位於潤達新村37幢。地域範圍:東起盤胥路,西至桐涇路,南依南環西路,北靠解放東路,占地面積0.36平方公里。有城市恬園、潤達新村、友新新村等7個小區,共有居民住宅樓115幢,2317戶,常住人口6746人。社區活動用房1500平方米。社區特色——科普健康家園。在社區黨委領導下,社區居委會、社區工作站、“鄰里情”幸福聯盟按照各自的職能為社區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潤達社區黨委下設2個總支,5個支部,共有黨員100多名,建有社區分黨校。蘇州市農林局是社區黨建工作雙結對單位。
社區民間中介組織有老年協會、科普協會、殘疾人協會、家庭文化促進會、志願者隊伍等。
社區場所分為三大區域:服務區域、文化活動區域和科普宣傳教育區域。
一樓主要以服務型為主。辦事大廳實行一站式服務,開設了黨員接待站、社區勞動保障站、計畫生育、民政、老齡工作等社區對外服務的視窗。 社區“五位一體”綜治辦公室全面負責社區治安、穩定工作。
二樓主要以活動型為主。健康俱樂部是一個多功能活動室,室內總面積200餘平方米,集文化娛樂、學習輔導、談心聊天為一體。
健身房110平方米,配有全自動多功能跑步機、慢步機、抬腿機、腳踏車及多功能健身機,還有坐姿腿練習器、仰臥起坐器設備等,廣大居民可根據自己的愛好、身體狀況,選擇自己的喜愛的健身器材項目進行鍛鍊。

音樂舞蹈房,主要團隊有吳門藝術團,目前開辦了民族舞、瑜伽等舞蹈班。

潤達圖書館是蘇州市圖書館的分館,圖書閱覽室250平方米。設有成人類、少兒類兩個部分,藏書1萬多冊,電腦藏書3000冊,並具有圖書電子閱覽功能。圖書借閱,實行“一卡制”,憑此卡均可在蘇州圖書館和潤達分館借閱書籍,也可上網閱覽。

三樓是健康家園科普教育基地。社區健康科普園,是社區的“一居一品”特色。 這裡主要展出的是與居民日常生活有關的農產品、動物標本,以圖文並茂的方式,介紹各種動物、植物的營養成分和藥療功效,在社區普及以食為主的健康科普知識。

南華社區

南華社區居委會辦公地點位於南華新村31幢南。地域範圍:東起湄長路,西至人民路,南依湄長河,北靠南環東路,占地面積0.2平方公里。有南華公寓、南環一村等小區,共有居民住宅樓52幢,1620戶,常住人口4090人。其中:流動人員295人,黨員102人,低保戶8戶。社區活動用房1000平方米。分為三大區域:服務區域、文化活動區域和法治宣傳教育區域。
社區特色——法治社區。 在社區黨委領導下,社區居委會、社區工作站、“鄰里情”幸福聯盟按照各自的職能為社區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建設祥和文明、法治社區。
社區民間中介組織有老年協會、科普協會、殘疾人協會、家庭文化促進會、志願者隊伍等。
社區場所一樓主要以服務型為主。辦事大廳實行一站式服務,開設了黨員接待站、社區勞動保障站、計畫生育、民政、老齡工作等社區對外服務的視窗。 社區“五位一體”綜治辦公室全面負責社區治安、穩定工作。
二樓主要以活動型為主。集文化娛樂、學習輔導、談心聊天為一體的多功能活動場所。
三樓是法治教育基地。法治建設展示廳是社區的“一居一品”特色。 這裡主要展出建立法治建設展示廳,展示近年來法治戰線禁毒、反邪教的成果,增加社區居民的法律知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